四大高僧惜福(三位高僧惜福的事迹)

近二三十年来,人们物质条件丰富了,温饱问题解决了,很多人就不知道粮食的珍贵了,不懂得惜福了。无论是饭店、单位食堂、学校食堂,还是个人家庭之中,浪费食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吃饭都是挑三拣四,不喜欢吃的,就直接倒进垃圾桶。

除了食物,还有衣服,古人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现在的人,很少有把衣服穿破才换的,都是追时髦,赶流行,好好的一件衣服,就扔掉了。

四大高僧惜福(三位高僧惜福的事迹)(1)

大家读《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只是当成一首诗而已,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辛酸了。并且现代人不懂得培福惜福的道理,总结的钱是自己的挣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食物是自己买的,想扔就扔,跟别人无关。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思想,无论是自己买的食物,还是别人请客,浪费的都是自己的福报。不要以为现在有点福报,现在物质丰富,就可以随意浪费。要知道,世事无常,天灾人祸随时都可能发生,等吃不上饭要啃树皮的时候,那就有的苦吃了。

话不多说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三个高僧惜福的故事,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四大高僧惜福(三位高僧惜福的事迹)(2)

一、虚云老和尚的惜福事迹

当年在云居山修复道场的时候,已是117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晚上还要翻阅来自各地的信件,有些重要的函件,他都亲笔回复。平常都是到深夜十二点左右才休息,到凌晨两点又起床打坐,直到三点半左右,才起床洗脸。

老和尚不用牙刷牙膏,只用温水漱口,然后吐在毛巾上,先洗双眼,再洗整个脸部。他说这样洗,可以防止眼疾,增加视力。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老和尚都只是穿着一件补了又补的长衫,到了冬天,就在里面加一件棉衣,夏天就只穿单长衫而已。

当时山上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一次,江西省宗教事务处处长张先生,到山上探望老和尚。老和尚就加了几道菜,请他吃午饭。

张处长毕竟是个在家人,不知道惜福。在吃饭的时候,他就将好几粒米饭掉在了地上。老和尚看到后,也没说话,等大家吃完饭后,他才弯下腰来,一粒粒地把米饭从地上捡起来,放进自己嘴里吃了。那位张处长看到后,面红耳赤,很不自在,就劝老和尚说:“米饭掉在地上已经弄脏了,不能吃了。”

老和尚说:“不要紧呀!这些都是粮食,一粒也不能糟蹋的。”张处长说:“你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呀!”老和尚说:“就是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四大高僧惜福(三位高僧惜福的事迹)(3)

二、印光大师惜福的事迹

印光大师在一生之中,非常注重惜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非常简单粗劣,反对追求精美。

大师每天早上的食物,就是一大碗粥,没有菜。大师说:“我刚到普陀山时,早晨是有咸菜的,但因北方人吃不惯,所以就改为仅仅喝白粥,已经三十年了。”喝完粥后,还要用舌头把碗舔干净。然后再倒上一些开水,把碗晃荡一下,用剩余的粥汁漱口,然后再咽下去,唯恐有残余的饭粒被丢弃了。

到了中午饭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大师还是都吃干净,跟早饭吃法一样,还是先舔干净,再倒水漱口咽下。

大师不但自己这样,劝人也很严厉。看到有客人吃饭后,碗中还有饭粒,就会大声呵斥说:“你有多大的福气,竟敢如此糟蹋!”又有客人将已经凉了的茶水倒进痰桶中,大师也会呵斥训诫。

四大高僧惜福(三位高僧惜福的事迹)(4)

三、弘一大师的惜福事迹

弘一大师是当代著名律藏大师,他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的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如果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就更好了。”

弘一大师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一直保守着爱惜衣食的习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蹋,身上所穿衣服也时时小心,不敢损坏和污染。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是1920年在杭州时,一位出家人送的。他每晚用的棉被面子,是出家以前用的。还有一把洋伞,是1911年买的。这些生活用品,如果破烂了,他就请人用针线缝补一下,当新的使用。除了身上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东西,只能五六年一换,其他的一切衣物,大部分都是出家前或者刚出家时置办的。

别人送给弘一大师好的衣服或者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他人。他说:“因为我知道自己福薄,没有胆量受用好的东西。又如吃东西,只有在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之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常有人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看了三位大师的事迹,不知大家有何感想?这些得道高僧,所修的福报不知比我们大多少倍,他们尚且如此惜福,而我们一介凡夫,无功无德,从哪里来的胆量,敢像现在这样糟蹋衣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