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法分析问题步骤(如何用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的思维,也叫“二分法”思维,也叫“矛盾分析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用辩证法分析问题步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用辩证法分析问题步骤(如何用一分为二)

用辩证法分析问题步骤

“一分为二”的思维,也叫“二分法”思维,也叫“矛盾分析法”。

这种思维方法主要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它是由什么决定呢?是由西方人的文明文化决定的,就像我们中国人,擅长“合二为一”,它是由什么决定呢?是由华夏文明文化决定的。

这两种思维模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东西方人文化基因决定了。

就像我们中国人,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学“合二为一”的思维,这种思维我们本来就会,华夏文化的起源“伏羲八卦”到“周易文化”到“儒道文化”一直传下来,所有文化都教我们站在整体上看问题,统筹兼顾、允执厥中、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人看问题本来就会“合二为一”,所以不用刻意去学习。

这是一种什么思维呢?模糊思维、远景思维、统筹全局、战略思维、道统思维、综合思维、抽象思维、整体思维等。总之,一句话:“合二为一”的思维。

它的优点是什么?看问题具有整体性,能看到全貌,能站在高处看问题,能统筹兼顾各个方面,能顾全大局,因为用远景思维去看待,也就有艺术感。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

它的缺点是什么?看问题具有模糊性,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解构剖析事物的逻辑,对于细微局部的事物不善于处理,不能把问题剖析的很彻底,思维不清晰明朗,黑白是非问题分的不清楚。

这一优点一缺点,是一对矛盾。

我们要解决这对矛盾,就要发扬优点而去克服缺点,要克服缺点就要向西方人学习“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而发扬我们自己擅长的“合二为一”。

我们既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为一”,我们就掌握了东西两方人的思维模式,这样就克服了我们中国人思维的短板,就解决了我们思维优缺点的矛盾。

那我们能不能说,中国人的思维就一定都是“合”的思维,而西方人都是“分”的思维呢?这就太绝对化了。这里说的只是从东西文化发源下来导致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整体来说,我们中国古人也会分析问题,阴阳辩证思维也讲二分法,但是总体上是讲“合”的思维,西方人也会综合,也会统筹,从它的总体文化走势来看是讲“分”的思维。

“二分法思维”。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二分法看问题,我们看到一面,就要同时想到它的对立面。说到优点,就要想到缺点,说到白天,就要想到黑夜。

比如说,你去面试,面试官让你自我介绍,谈谈自己的优点,很多人都没有用二分法看问题。只把自己的优点统统说出来,这具不具备说服力?不具有说服力。

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考官的是:你既谈自己的优点12345、也谈自己缺点12345,最后总结下,我会把工作做好,发扬我的优点,避免克服我的缺点。

如果你这样去做自我介绍,就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我们往往只喜欢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把自己不好的一面遮蔽起来,一个人表现好的一面,这人之常情,但是敢把自己的缺点说出来,这是需要勇气和超强的自信的,这样去面试自我介绍,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什么是辩证法?这就是辩证法,辩证的看问题。

为什么要学“二分法”思维,也就是“一分为二”的思维?

因为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所面对的事情都是具体的一个个的问题,对这些具体的问题要加以分析处理,就要用到辩证法。而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也叫矛盾,要分析矛盾,是不是要进行二分法看待,把问题剖析清楚,把一个问题一分为二。

举个例子:我们做一项工作完成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最后领导评定结果的时候,只肯定成绩或者只肯定错误,这是单线思维,这是不客观的思维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既看到成绩是一面,又要看到错误的一面,这就是二分法。肯定成绩的同时,表扬成绩,发扬成绩,同时又提出错误,纠正错误,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引以为戒,这就是辩证法。

如果只表扬成绩而不提出错误,得了成绩很可能会骄傲,把尾巴翘上天了,尾巴一翘上天就是犯错误的开始。

提出了错误,错误下一次会纠正,没有犯错误的人也会引以为戒,是成绩这一方的反面教材。如果只批评错误不去表扬成绩, 没有正面的引导作用,就没有再接再厉的动力,人心理也不舒服,我工作做的好,领导既然视而不见,只看到错误,而成绩得不到肯定,连一个表扬都没有,就有点泄气,下一次没有更大的动力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肯定表扬成绩的同时,又要提出错误,对成绩肯定表扬,对错误加以纠正批判,再接再厉。

所谓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就是要把一件事情(人事物)要加以分析,就要二分法看待,要看到两面性,也就是分析矛盾的两面,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在这个基础上,要看到统一,要看到矛盾的转化。

还是拿上个例子来说,做一项工作完成了,不管结果好坏,肯定是既有成绩又有错误,我们找出成绩的一面,也找出错误的一面,分清了成绩和错误,这叫“一分为二”。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成绩和错误是一对矛盾,这一次得了成绩可能就会导致下一次的错误,这次的错误也可能转化为下一次的成绩,有了成绩一旦骄傲,这个成绩没有得到发扬反而可能酿成下一次巨大的错误,而这次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吸取了教训,发扬了经验,反而可能转化为下一次更大的成绩。

这就是成绩和错误辩证统一,成绩可以转化为错误,错误也可以转化为成绩。所以,成绩和错误在对立统一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所以说,学会“一分为二”,二分法的看问题,这只是运用辩证法的第一步,是运用辩证法基础,是初步分析,也叫矛盾分析法。

会分析矛盾不等于会解决矛盾。

分析矛盾是第一位的,促成矛盾统一下的转化是第二位的。

这就引出了“斗争”。要让成绩不酿成错误,要让错误避免继续犯下去,转化为下一次的成绩,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斗争过程。

还是用上面那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成绩和错误,这对矛盾可以互相转化,因为成绩本身就含有错误的因素,只要骄傲大意,下一次可能酿成大错,这就要对成绩加以肯定的同时加以否定,同样错误本身也含有成绩的因素,只要吸取经验,谦虚谨慎,下一次可能获得更大的成绩,就要对错误加以批评的同时加以鼓励引导。

要把成绩引导到更大的成绩而避免转化为错误,把错误引导到成绩而避免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这个过程就是矛盾斗争的过程,这个斗争过程,就是方法问题,也是经验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是通过实践实验出来的。

在一个企业中,领导管理做到的好不好,主要就在这个环节,也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问题,这个环节掌握到了火候,就会发挥工作效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而又有自己的领导管理方法论,工作机制。具体用什么方法是实践出来的。

《毛泽东选集》中告诉我们了很多方法,那些方法那是适合毛主席的,不一定适合我们,具体的方法问题都是各自摸索实践出来的,这些经验问题,是借鉴,不是照搬,要“见路不走”。

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学会用“一分为二”来分析问题,也就是矛盾分析法,第二步是要学会解决矛盾,掌握矛盾转化的过程,掌握矛盾斗争,创造矛盾转化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合适自己的方法论。

这个方法论包括自己的学习方法,成长方法,工作总结,分析问题,管理领导等,一通百通,各行各业都能学会辩证法,只要用辩证法去处理问题,都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性的。

学习辩证法,只学马恩列斯就对了,这些导师,他们不是纯粹的理论家,不是停留在课堂上的学院派,而他们是有真才实学的,是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学活用。他们的理论是具有实践检验的理论,他们的实践是具有理论升华的实践。

理论本为“实践”服务的,只能停留在书本头脑里的理论,空谈误国,毫无意义。学习一定要和实践联系起来,这是马恩列斯,他们一生学习的最大特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