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天圆地方是时空宇宙观)

作者:龍雲之子

前几日听一个著名考古学家讲“天圆地方”,解读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认为这是远古先民在认知上的局限,想必现在绝大所数中国人也都是这个看法和认知。这是文人们一知半解的狭义认知,是错上加错的解释,偏离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下面以中华文化的本源(天文地理),重新诠释“天圆地方”的本意。

为什么说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天圆地方是时空宇宙观)(1)

“天”字既有“天空”的意思,还有一个更久远、更本源的含义,是“时间”;“方”字既有“方正”的意思,还有一个更久远、更本源的含义,是“方位”。

在前面的文章《太阳高高的挂在扶桑树上》中,介绍了我们的远祖女娲是如何通过观测太阳一年的活动规律,而开始计天时的,在《八风八位和后天八卦 》中介绍了伏羲是如何依据风向而定义八个方位(八风和八卦)的。“天圆”讲的就是一年中太阳的阳气变化规律,“地方”讲的就是阴气(八风)一年中在不同方位的变化规律,这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对于地球的生物(动植物)的生、长、成、熟,有很大的关联,这也是《阴阳学说》的起源,后来衍生为风水学说。

“天圆”是指时间按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像圆圈一样永不间断地循环;“地方”是指空间的东南西北上下不同的方位(XYZ坐标),东南西北的四方形是最早的空间二维坐标系,不是四方城。这是人类最早的时空观念,这个远古的时空概念,其意义类同于现代的爱因斯坦时空观,是开天辟地的时空宇宙观。伏羲一画(即一位01二进制),分出天地和阴阳的时空概念,是科学唯物的。“天圆地方”讲的是时间和空间,是讲宇宙的真实面目!体现了老祖宗智慧的时空观念。

《尚书·虞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随后命羲和、羲仲、和仲、和叔分赴四方。”

尧帝是先讲“天时”,然后再说赴“四方”去发展扩张,根本就没有任何“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意思,我们的先圣在讲科学的时空概念,定天时,分四方。

《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 -”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坐的“方坛”其实是一个东南西北的空间坐标系,用以确定八风的不同方位,八卦、八方和八风之气是一脉相承的。

《吕氏春秋》:“八风者,盖风以应四时,起于八方,而性亦八变。东北曰炎风,艮气所生,一曰融风。东方曰滔风,震气所生,一曰明庶风。东南曰熏风,巽气所生,曰清明风。仲春始发,主暖。南方曰巨风,离气所生,一曰凯风。风自大洋来,势汹汹,毁屋败舍,坏没田稼。西南曰凄风,坤气所生,一曰凉风。凄者,苦困也,取冷风之解。西方曰飂风,兑气所生,一曰阊阖风。秋时之风也,主萧瑟。西北曰厉风,乾气所生,一曰不周风。北方曰寒风。坎气所生,一曰广莫风。起于孟冬,而过则万物肃杀,草木凋零。”

为什么说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天圆地方是时空宇宙观)(2)

良渚出土的玉琮

最早的玉琮出土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是新石器时代。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中国古代就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礼制,玉琮与“地”是有直接关联的,这个“地”不是指大地,而是指地气(阴),即八方之气。玉琮是不是一个测定季风的仪器?应该是!就像是今天我们气象局用的测风仪!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就掌握了测风技术,并以风向确定季节。将玉琮固定下来,方形外形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坐标),中间的圆孔插入一根长杆,杆上飘一片羽毛,当季风来临,羽毛飘向不同的方位,所以就有了八方之风。伏羲依此八方之风,而制八卦。这个大量出土于石器时代的玉琮,就是伏羲“听八风之气”,而制八卦的实证!“卦”字左边的‘’圭’’是个玉琮,右边的“卜”是杆子上系着一片随风飘扬的羽毛。古代先民“祭天”仪式,其实是在校准一年的四分时节(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祭地”仪式是在测量八方之风,而确定一年的八个节气,是讲天文(阳气)和地理(阴气),是阴阳合一的道,是科学唯物的。不懂天文地理的文人,把“地”误解为大地,“方”误解为“方形”,偏离了正道,让后人越来越看不懂了,逐步演变成宗教仪式和神话,失去了中华文化的根本。

“地方”最开始的本意是指地气的八方之风,与形状的“方圆”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不懂天文地理的后儒们却把“地方”一步一步筑成了封闭的“四方城”,《周髀算经》所谓:“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日圆,地道曰方。圆出于规,方出于矩,天环规以为圆,地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魏晋时期的鲁褒在《钱神论》形容道:“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

为什么说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天圆地方是时空宇宙观)(3)

后续不懂天文地理的文人们,一知半解胡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误导中华文化数千年。这些文人的胡说八道致使华夏民族科学的空间几何观念停滞了,唯物的时空观停滞了!而转向偏离大道的虚无人文观念,以教化民众臣服于历代的统治阶级。汉后独尊儒学之后近2000年,中华民族的观念困在封闭的人文四方之城,在内,宁愿跪求主子的施舍,思想守旧而奴性;对外,不求进取向四面八方发展。奴性守旧、闭关锁国的文化背景就源自“地是方的”这个愚蠢错误的解读。

从魏源“睁开双眼看世界”,变法维新,洋务运动,五四“德赛二先生”回归,新中国建立,直到78年后的改革开放,历经近代200多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惜“抛头颅,撒热血”,历经千辛万苦才最终冲出这个封闭的四方城,在内解放思想求变革,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为什么说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天圆地方是时空宇宙观)(4)

为什么说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天圆地方是时空宇宙观)(5)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谨以此文祭典以上近代史的中华优秀儿女,是他们唤醒和带领民众,冲破儒学几千年的封闭保守的“四方城”观念!继往开来,中华优秀文化必将傲然屹立在东方。

建筑学的风水——天圆地方

为什么说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天圆地方是时空宇宙观)(6)

天圆地方运用之天坛

天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正好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的主体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是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由于与八卦一脉相承的《八风历法》的失传,风水中的八风(八方之风)概念没有了,而变成了几何的四方或八方围城。比如,古代风水中坐北朝南,与季风有直接关联,北面背靠的山可以挡住西北的厉风或寒冷的北风,而迎南的是和煦的东南风和暖暖的南风,这样的居家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然的阴阳之气保持合一。如果把“方”理解成几何的方形,其实是已经偏离了正道。

这个“地方”必须更正为地气的“方风”(来自不同方向的风),风水学说就是唯物科学的。后儒们一知半解,把“地方”错上加错改为封闭的“四方城”,把中华子孙的观念都关在四方城里,是在给中华文化作了极大的恶!中华优秀文化的回归,要追本溯源,“十日太阳历法”和“四分八节历法”是中华文化真正的源头,汉后的儒学有很多的误区,万不能盲从迷信,需要清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