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管理创新(多元跨界智能创新共享)

2018-12-06 15:4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慧

文化市场管理创新(多元跨界智能创新共享)(1)

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暨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高峰论坛”近日举行。

中国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本届论坛与竞赛召集人单增教授介绍,本届年会围绕“多元、跨界、智能、创新、共享”理念设四场分论坛,聚焦于“智能化时代艺术管理开展的可能性和方式”“艺术管理机构与院校交流机制与人才供需”“文化政策与产业化运作对艺术管理的影响”“不同艺术门类艺术管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探讨”,探索新理念、新机制、新未来。本次论坛同时举行了全国艺术管理学生创意策划竞赛,汇聚全国46所院校的141组团队,经过严格评审,26所院校的35组优秀团队进入决赛。

中国美院副院长、中国美院美术馆总馆长杭间教授根据自身接触艺术管理的经验谈到,目前中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在整个中国的艺术及艺术产业的发展上,面临着许多建设点和机遇,中国艺术管理与国际艺术管理存在共同特性,但也需要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南京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学科董峰教授表示,今天的时代可以说是错综复杂,而又瞬息万变,不管世界如何发展,总会有永恒和朴实的价值内容存在,尤其需要艺术管理各个领域的相关者铭记、恪守以及发扬光大。在永恒与朴实意义上来说,大学的源头或者说大学的本质就是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论辩、交流、成长的地方。艺术管理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的艺术管理共同体,而且也需要社会外部的一个联合体,积极来推进共同体的建构,可以说这也正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这一届年会的初心所在。

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的创始人及学术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委员会主席Francois Colbert在主题演讲中强调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向与会人员提出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中学生应当具备哪些品质?教育者应当如何施教于学生?艺术管理应当如何把文化带到不同的国家?

中国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黄骏教授说,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构筑“东方学”学科集群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代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高度的新型特色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以“艺术智性学”为基本内核,强调“一法多能”和“艺理兼修”,以艺术实践的上手经验和方法论研究联结为路径,其核心研究是如何辅助使得艺术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运用合理方法和优秀的鉴赏能力让艺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以实现。当下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为艺术管理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黄骏教授肯定了艺术管理专业在当下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中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交叉学科的自我评估和发展树立标尺,进而优化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评估机制,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体系。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应时在以《艺术博物馆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主题发言中表示,中国美术馆作为展览的主要活动场所发挥着美育大众的重要作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始终强调其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开展了多种教育形式并与其他领域的艺术机构、院校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专业人员并在工作中始终强调思辨精神,创新精神与协作精神。

文旅部海外中心副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出站博士后许立勇围绕“政策、产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与协调”做了主题发言。通过“取势”“明道”和“优术”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述,并在“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三个方面做了总结。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就《博物馆对于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行讲演,提出在历史发展中博物馆职能与价值使命的变化,肯定了博物馆作为创新驱动力场所的重大作用,阐述了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专业人才的缺失。

台南艺术大学荣誉教授、前台湾美术馆馆长薛保瑕透过“文化的推手——美术馆多元化的艺术教育”的主题,引介美术馆与艺术院校暨志工教育的交融界面,分为美术馆与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面向和美术馆的志工教育两个方向,共从五个子题讲述:思考亚洲现、当代性的变异、转折与开展;建构艺术发展系谱学的研究工作,来呈现台湾艺术多元发展面貌;为推动台湾当代新媒体艺术,建置开放式资料库;以推动多元视觉文化张力,“跨域”连结缩短着与艺术世界的距离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