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

英国的餐桌礼仪,来自于法国。

英女王宴请的时候,放餐具居然要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法国人反过来揶揄:"有那闲工夫,不如研究研究食物做好吃点?"

英国人每天吃啥?

土豆、牛肉、胡萝卜。最出名的国菜,是Fish&Chips。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1)

炸鱼薯条

同样日本的禅道和茶道,来源于鉴真东渡的文化输出;禅道、茶道,比起发源地大唐,日本对形式的追求要比发源地复杂得多。江南的小说《龙族3》中,对日本茶道有细致的描写:

“有了!煮茶的人会把茶碗有花纹的一面朝向饮茶的人……然后……我们要拿古帛纱垫着,顺时针旋转两次,把花纹对着煮茶的人表示尊重……然后,嗯,饮下茶汤,把茶碗逆时针旋转两次,低头欣赏茶碗的花纹,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也可以赞叹两声。”

基督教进入朝鲜半岛不过只有五百年左右的时间,然而韩国的信众,则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加狂热。韩国甚至出现了基督教徒攻击佛教寺院等事件,各教派向世界各地派出了两万余名传教士,足迹基本遍布了世界各地,甚至传教到了阿富汗、伊拉克这种全民伊斯兰教的国家,出现了多起被当地暴徒绑架的案子。韩国的基督教徒相比原生国家,在教条的遵守上显得更加的虔诚。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2)

新天地教会信徒

清人的辫子头发型从何而来?

清朝入关之初并未强迫全体汉人剃发,但孙之獬上疏:“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清廷遂采取“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极端政策,满足了孙之獬的夙愿。

孙之獬是什么人?汉人。

大城市中最排外的那一部分,通常不是三代往上数都住本地的纯本地人,往往是刚刚在这城市扎根拿到户口,但立足未稳的新“大城市人”。急于向旧时的伙伴炫耀新的身份,切断旧有的联系。

一些香蕉人、国外的华侨,往往比西方人更加歧视华人,更加认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例如某些留学生回国在隔离等待区非要喝咖啡矿泉水,怒发微博:“留学生回国就这待遇?”大妈回国后为了身体健康不惜违反规定也坚持要跑步,都是比“西方”更“西方”的极端表现形式。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3)

打上马赛克你们应该也认得

港du明明黄皮肤黑眼睛,却更认同英国文化,认同“大英女王的荣耀”,认为自己是精神英国人。例如张敬轩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但是他前往香港之后,对于广东广州的评价都很差。

抗日战争时期,伪军、汉奸往往比日本侵略者更加凶狠,无底线。

某市为了效仿所谓的“先进文明”,标榜自己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一刀切颁布禁食狗肉令。然后所谓的“先进文明”并没有如此法令,某市直接走在了立法的前列线上。

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解释,叫做皈依者狂热。

什么意思呢?

半路皈依宗教的个体,往往比原生信教的个体,更加遵守教条、更加虔诚、更加不能忍受异教的存在,并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分析有三。

根不正苗不红,自我挣扎与冲突

由于不是那么根正苗红,迫切需要证明自己对新身份的忠诚。

对文化性的信徒来说,教徒身份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未经思考和选择而获得的身份认同,自然不会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特殊性。而经过思考和选择的皈依者,在皈依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番习俗、观念甚至理性的自我冲突——这个不断自我暗示的努力和挣扎,会使得他和具有与生俱来身份的人相比,有着更为坚韧和狂热的信念。

急于融入新圈子,纳投名状

如果急于融入新的圈子,纳投名状往往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而贬损旧有的圈子、生活方式、信念、人际关系,便是代价最小、速度最快的捷径。

出国旅行求学就业,更换城市、高升跳槽、阶级跃迁后对旧有圈子接触后表现出百般不适,这看不惯那看不惯,便从精神上与旧有圈子切割开,表示自己受到了教化和升级,便是一种投名状和炫耀的表现。

反思下自己,在过年归家离开大都市时,脱下了Will、Mindy、David的英文名,回村里被人亲昵的叫成二丫、狗蛋、王大锤,是否也有些不适?此时出于炫耀的成分和皈依者狂热,急于彰显自己与旧环境的格格不入和新环境的优越,无疑是一种不太得体和理性的表现。

毕竟见过世面的标志,我认为是:“会讲究,能将就”。

文化不自信,无法理性判断

三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无法处理多种文化碰撞产生的冲突。

某些文化、习俗在新的文化环境里是有历史遗留原因的,完全生搬硬套则会水土不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某些文明在经济、军事、部分领域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不代表其在所有领域都比旧有的环境强。在遇到与旧有文化相左的理念时,应理性的思考几种理念产生的原因,思考优缺点是什么,将优秀的点纳为己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例如在农耕文明中,牛是每家最重要的财产,牛即是生产力,即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狗的地位无法与牛相提并论;而西方的狩猎文化浓厚,狗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自然相对较高。一味地照搬只会导致水土不服。至于上升到法律层面,漏洞更是百出,这里不再多提。只学皮毛,是急于求成,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黑人文化圈内诞生的嘻哈音乐,充斥着少儿不宜的内容,歌词也往往是“今天的我你爱答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老子要开着我的法拉利载着成排的Model,养了四十四个带枪的小弟”诸如此类。

Rap的表现形式确实令人大呼过瘾,但与之相对充斥着涩情暴力毒品的歌词明显不适合尽数拿来。我国某些艺人缺乏自主思辨的能力,歌词尽是"撅起屁股cos圣诞小麋鹿"“我TM送你去见姚贝娜”这种无脑跟风的皈依者狂热,还吃着饺子玩嫂子,在没有文化土壤的情况下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同时连累了一大批优秀的Rapper。


皈依者狂热完全是坏事吗?辩证的看,也并不总是。

在短暂的皈依者狂热之后,如果能够在其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出自己的特点,便足以青史留名。

在此随手举两个例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文明中的艺术品,受雅典文明的影响甚大。古罗马共和国成立的三百年间,罗马共和国不断攻城略地,从北到南打了个遍。但是罗马人除了能打仗和种地来支持打仗之外,在文化上并不是非常自信。同期的古希腊文明远远领先古罗马文明,早已孕育出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给人类带来无数启示的先师。并留下了无数传世的艺术珍品。

当古罗马军队带着从古希腊抢夺回来的艺术品珍宝凯旋而归时,罗马人目瞪口呆,追星一样追捧古希腊的艺术品。深深地皈依在了古希腊文明的艺术之下。物以稀为贵,罗马人无法人人收藏到希腊原件,便诞生了一批本地艺术家,类似大芬油画村的画手一样,专门复制希腊雕塑、艺术品。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4)

断臂维纳斯,古希腊文明的经典之作

不同于希腊艺术的完美人体,古罗马人希望别人记住自己的真实面目,这对于一些出身低微的将军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

由此,罗马人在复制古希腊艺术品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不再复刻希腊的完美面庞,而是照进现实用写实派映射生活。

罗马艺术家不再局限于表面样式的变化,而是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造,利用他们善于观察和精细刻画的优势,如实的刻画出了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古罗马的雕塑是自古希腊艺术表现理想美的古典主义雕塑之后,人类在艺术创作上的又一大进步。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5)

《贵族男子头像》,托洛尼亚别墅博物馆,罗马

到如今,得益于罗马人的复刻和再创造,很多希腊战利品已经消失在茫茫历史长河中,而复刻的古希腊艺术品却得以保存下来,让人唏嘘不已。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6)

《图拉真·德基乌斯像》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罗马

诞生于日本的Citypop

诞生于日本的Citypop音乐风格,以充满大都会感、纸醉金迷、电子元素的音乐风格著称,在80年代掀起了一股热潮。

Citypop以繁复多变的编曲、充满律动感的背景音乐著称,让人一听到就想到那个热衷于享乐的美好时代。当我们听Citypop风格的音乐时,往往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灯红酒绿的大都会、海边沙滩的椰子树、缓缓落下的夕阳、以及在海滨公路上疾驰的老爷车。这种音乐风格的诞生,与时代背景和外来音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7)

典型的Citypop风格艺术

一是当时80年代日本的繁荣经济,昭和末年,可以说是世界潮流文化的中心策源地之一。日本在战后不断地发展,经济上无比的繁荣。银座的地皮价格贵出天际,当年的土地公示价格1平米1.1亿日元,折合97万美元,一个银座便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日本人疯狂的把财富投入到国内外的房地产中,自信且豪迈,对都市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东京高楼林立,灯红酒绿,日本大妈的国外游毫不吝啬,出门就买买买,豪掷千金;在歌舞伎町大门的街道上,人们挥舞着万元日钞,依旧打不到车。

此时的日本有种不真实的未来感。在经济上强势,让日本人膨胀无比,并自信满满,对未来持有无限乐观的态度。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8)

银座前挥舞钞票打车的日本人,就比谁更有钱

二是日本在文化上对欧美国家无限的崇拜,此时的日本在经济上虽然与欧美强国不遑多让,但在文化上,日本已经厌倦了自己樱花、武士道、忍者的输出,急于在潮流文化上与国际接轨。

此时在流行音乐领域,爵士(Jazz)、放克(Funk)、摇滚乐(Rock)等欧美流派,对日本乐坛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日本音乐人将时代背景和舶来品相结合,糅合了每种流行曲风的精髓,创造了Citypop。

Jazz的律动感强烈,那么在Citypop中,我就律动感更强烈;

Funk的节奏复杂多变,那么在Citypop的编曲中,就融入更多复杂的编曲,往往一个编曲中要合成7-8种的层次;

Rock的节拍感强,表现富有张力,在Citypop中更是将这种张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再掺杂着Disco、Chillpop、电子乐的特点,便拥有强烈的都市感和现代感。表现出清爽夏日的海滩度假风和灯红酒绿的都市夜生活风两个流派,citypop便表现出独有的魅力。将西方各种音乐风格的糅合和放大,是日本音乐人的皈依者狂热。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9)

《城市猎人》的插曲专辑,浓浓的Citypop风格

Citypop同时也被不同的音乐流派模仿,一是在诞生后迅速被香港音乐圈、影视圈借鉴,我们很多时候看到港产片觉得有浓浓的“港味”,这港味很大一部分便传承于Citypop流派。

二是在最近引发了复古怀旧的新风潮,例如最近很火的蒸汽波类型的音乐,便是citypop音乐的再创造。2017年7月被上传到YouTube的竹内玛莉亚的名曲〈PLASTIC LOVE〉,已经超过2000万的播放次数,也被无数“厨子”(蒸汽波制作音乐人的自称)再创作,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优秀音乐作品。

皈依的人如何进修(皈依者狂热为何之前是自己人)(10)

蒸汽波名曲,竹内玛莉亚的《Plastic Love》


在一个国家、文化、个体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思维跟不上发展速度,种种迷思的出现和文化碰撞,产生的皈依者狂热是非常很正常的现象。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在当代中国,随着我们国力的不断强大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大可不必一味跪舔所谓西方的习俗和理念,而是可以对外输出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以德待人的价值观,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

外国的月亮圆不圆,取决于用什么眼光去看待。对于舶来品和传统文化,都应该抱着谨慎理性的态度去审视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您也可以在下方告诉我,还有哪些例子,是皈依者狂热的表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