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

王母娘娘是《西游记》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在王母娘娘主持召开的“蟠桃会”上,孙悟空偷吃蟠桃,开始大闹天宫。

这个王母娘娘,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的西王母。在这些神话传说中,西王母都是雍容慈祥的中年仙人形象。

但是,事实上,西王母这个形象在中国的神话中是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豹尾虎齿”的怪人变为雍容和穆的女王,最后变成“颜容绝世”的仙人。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1)

1.“豹尾虎齿”的怪人

西王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书中提到西王母的地方有三处。

成书最早部分的《大荒西经》记载:“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意思是:有一个人戴着玉做的装饰品,有虎的牙齿,豹的尾巴,在洞里居住,叫做西王母。

注意,这里说西王母只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也不是仙,而且很可能是一个男人而不是女人。所谓的虎齿、豹尾,并不是说他真的长着虎的牙齿和豹的尾巴,而是跟“戴胜”一样,都是他戴着的装饰品。

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有用动物身体部分装饰自己的习俗。如著名的彩陶舞蹈纹盆,上面画着五个跳舞的人,就装饰着一条尾巴。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2)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3)

西王母像(清代汪绂释《山海经存》)

再看成书年代最晚的《海内北经》所记:“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意思是:西王母靠在一个几上,戴着玉做的装饰品。他的南边有三个青鸟,为他捕取猎物。

这里西王母的形象跟前面两个相比,同样还戴着玉做的装饰品,但是“豹尾”、“虎齿”这些装饰都没有了,头发也不蓬乱了。当然,作为一个王者,他也不再像野兽一样唱歌,也不住在洞里了。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4)

古画像砖中的“戴胜”

重要的变化是给他配了一个家具,一个小小的几。

“几”是古时候对有才德的老者表示尊重的专门设施之物,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表征之一。西王母戴胜凭几,显示他已经初步女性化和王者化了,并开始有了雍穆和平的气质。

可以看出,在《山海经》的三次记载中,西王母从一个部族的酋长或巫师逐渐演化成了有家具和宠物的神。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5)

西王母(《山海经》明代蒋应镐绘图本)

2.雍穆的人王

先秦的重要古籍《穆天子传》里记载的穆天子见西王母的故事,把西王母确立为雍穆的人王。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余归东土,和洽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爱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天子遂驱升于 弇山,及纪名迹于 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6)

西王母与穆天子

这里描述了穆天子在瑶池宴请西王母的经过,他们相谈甚欢。西王母说她是“帝女”,与虎豹和乌鹊为伍。

也就是在这里,西王母正式确立了女性的形象。而《山海经》里的“豹尾虎牙”也演变为围绕着他的虎豹等“宠物”;“三青鸟”演变为了真实世界存在的“於(乌)鹊”。

由《山海经》怪人、怪神的西王母,一变而为《穆天子传》中雍穆的人王,是西王母形象的一大演变。

3.“容颜绝世”的仙人

《穆天子传》里的西王母还只是一个人间女王的形象,后来又是怎样变为仙人的呢?

这个跟“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又扯上关系了。我们都知道,嫦娥是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药才飞升到月宫成为仙子的。

西汉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览冥篇》“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此时西王母有了不死药,身上已带有了若干仙气。其实这段神话还不始于《淮南子》,早在战国初年的《归藏》(已佚)一书里,已经见到了它的雏形。《文选·祭颜光禄文》注引《归藏》说:“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便是此一神话的雏形。这是西王母神话的又一次重要演变。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7)

嫦娥奔月

流传演变到六朝人作的《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西王母就俨然成了仙人。《汉武帝内传》中的西王母,尤其仙化得厉害:

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葳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于坐上酒觞数遍,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凌华拊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于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

这里面描述的西王母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仙人,从头到脚的穿着、装饰非常华贵,身材不高不矮,气质脱俗。西王母请汉武帝吃饭,当然非常美妙,“非地上所有”。西王母又请汉武帝吃桃子。汉武帝吃完桃子想把核拿回去种。西王母说这种桃三千年才结一次果,中原的土地是种不活的。汉武帝这才作罢。西王母又让人演奏音乐。他们演奏的乐器都是只有仙界才有的东西。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8)

汉武帝

顺便说下,这里三千年结一次果的桃子,就是孙悟空偷吃的那种桃子。

到此为止,仙人西王母的形象,终于大体上完成了。以后人们心目中的西王母或王母娘娘,就是以这幅图画为基础修润而成,然而修润的地方也并不多,只不过使她更年老更慈祥一点罢了。

例如,《西游记》里的王母娘娘就是一个母仪天下的形象。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性格特征 西游记王母娘娘的黑历史(9)

《西游记》王母娘娘剧照

从西王母形象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神话就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因此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西王母,原始社会的西王母是怪人或怪神,到了奴隶社会西王母自然便成了王者。再到封建社会,西王母又成了仙人。

参考资料:《山海经》《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