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

前两天上映的电影《你好,之华》中,胡歌就饰演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渣男张超。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1)

一个切大白菜,削土豆皮的食堂小哥却娶到了女神级别的老婆袁之南。女神甚至为了他离开了才华横溢的恋人尹川。这本是做梦都能笑醒的事。但我们的胡歌不负众望地秉承了“克妻”的传统。婚后的他,一事无成,胡子拉碴,酗酒打老婆,是个大写的loser。可即便这样,之南却没有主动离开他,反而是张超先离开了这个家。

最后之南抑郁自杀。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2)

“她真是一个无聊的女人,连一点女人味都没有,整天畏畏缩缩的,我看着就想打。”后来,张超却这样评价之南。但他眼中这个“无聊”的女人,曾经是学校里最漂亮的女孩,是尹川心心念念了多少年仍旧放不下的初恋,是妹妹之华永远仰望的优秀姐姐。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3)

《红楼梦》中贾宝玉曾说过:“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究竟是什么会让宝珠沦落成死珠,甚至成为鱼眼睛呢?“那双眼睛,只要她用那双眼睛看着我,我就觉得自己是个人渣,烂透了。”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4)

张超算得上是“渣”得明明白白。之南为什么会选择张超,在电影中是留白的。但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拼凑出来。张超出身底层,没家世没文凭,但因为向往大学,便去食堂里打杂。甚至因为自己的外表出众,还想过出道去当歌星影星。无疑,年轻的张超英俊不凡,有梦想,又上进,有股子野性,还有些恃才傲物。和内向忧郁的尹川截然不同。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5)

之南是天之骄女,漂亮聪明,还担任过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是典型的“好女孩”。而这样的好女孩,往往最容易被“坏男人”吸引。坏男人是新鲜的,是刺激的。满足了好女孩心中的“拯救”情结,能激发“圣母感”。但梦想照不进现实。之南的存在,甚至对张超的忍让迁就,都是在提醒他活得究竟有多失败。他最受不了之南的眼睛,是想回避自己是个“人渣”的事实。之南代表着他过去充满梦想的自己和再也没有希望的明天。被生活磋磨的他,将怨气尽数发泄在了之南身上。这是他另类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因为,他通过摧毁之南可以获得可悲的自我。而之南这个好女孩呢?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6)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对人格完整性的追求是生命的终极目标。在好女孩的成长经历中,因为家庭的教育把她们身上这种善解人意,乐于奉献的人格特质通过赞赏不断地强化。而与之对应的是,冲动叛逆这种特质却不断的被压抑被否定。因为这种特质往往被认为是负面的,不稳定的。过于“完美”的之南像是一潭死水,而“渣男”会唤醒她内心深处被压抑的需求,并形成一种渴望去满足的动力。以致于会深陷渣男提供的“情绪价值”中。将过多的情绪价值寄托在他人身上,是不成熟的。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7)

这个电影模型和我之前遇到一个案例惊人的相似,一个家境很好的家庭的女儿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院校,后来认识了来学校打工的一个初中学历的同龄人,妈妈死活不同意,觉得自己家将来的公司谁来打理?!妈妈一直问自己女儿为什么会爱上这样的男孩,看山去各方面并不出众。其实答案很简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一直忙于生意,没人听她说话,没人走进她内心给她支持,忽然来了一个愿意听她讲话的男孩,满足了女孩的心理需求自然就谈到一起了。当然从长远角度看,他们的三观,知识眼界等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将来如果在一起......所以,中国古人讲门当户对是有参考意义的,因为门当户对里有着太多的内涵需要我们年轻人理解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生活。

电影《你好之华》(电影你好之华遇见)(8)

心理咨询中有个概念叫“自我分化”。用来形容一个人心理上的独立性。一个“自我分化”尚未成熟的人,会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他们对幸福的认知是寄托在他人身上,尤其会对伴侣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但是,如果一个“自我分化”成熟的人,便会向内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会向外索取情绪价值。对一个人来说,从小家庭教育的教养和后天自我的学习成长对自己来说绝对是最好的馈赠和投资。

作者简介:

陈兰红,三月精舍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始人,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专业催眠师,家庭教育讲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