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栓三个小时能不能重复用(一连放倒三个人)

上个星期天的晚上,武汉市中医院急诊科一连收治了三个因为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门退烧而导致休克的患者。

那天晚上8点多钟,67岁的尚老先生被老伴用轮椅推进急诊科时,面色惨白,头耷拉在一边,接诊医生喻灿喊他的时候,毫无反应。喻医生用手探摸他的衣物,除了外套表面是干的,从贴身内衣到中间的毛衣,全部湿透。再量血压,发现尚老先生的血压在正常值之下,心率在正常值之上。

老伴告诉喻医生,尚老先生感冒了一个星期,吃了很多药都没有好。一个小时前,又发烧到39.5℃。老伴去家门口的药店买退烧药,营业员推荐双氯芬酸钠栓,说退烧效果很好,塞到肛门里。不用口服副作用也少。老伴买回一颗,立马给尚老先生塞了一颗。

未曾想,不到十分钟,尚老先生就开始狂冒汗,直到出现意识模糊,呼喊不应,老伴被吓到了,赶紧将他送到医院。

做完了体检,也问明白了病情,喻灿医生诊断尚老先生这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后出现的脱水性休克。当即挂水进行了纠正。

随后,急诊室又陆续来了两个休克病人,女病人32岁,男病人43岁。询问家属得知,这两个病人也几十分钟前在家里用了双氯芬酸钠栓退烧。

退热栓三个小时能不能重复用(一连放倒三个人)(1)

退热栓让大脑中枢发出“出汗”指令

武汉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旭成告诉《武汉问医》,双氯芬酸钠栓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退烧药。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向大脑中枢传递一个“身体需要降温”的信号。收到信号后,大脑中枢再发出一个“降温”的指令,人体随之大量出汗,出汗就是肌体用来降温的手段。同时,双氯芬酸钠栓能减轻炎性反应,这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大量出汗可导致脱水性低血容量性休克

“大量出汗不仅能降温,也会使用来维持肌体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出现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李旭成主任告诉《武汉问医》,这三个病人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李旭成解释,大量排出的汗里,有水也有电解质。人体组织细胞靠血液来滋养,肌体组织和血管里的水份是平衡的、渗透的,当肌体组织里的水份因为大量出汗减少时,从肌体组织里渗透到血管里的水就会大大减少,血管里的水少了,它流到的地方就少了,使一些组织细胞得不到滋养。这就是这三位病人为什么到医院来时都休克了的原因。

出事的为什么是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退烧药,如果口服,最大的问题是会引起消化道症状,栓剂不会引起消化道症状。”李旭成主任告诉《武汉问医》,正是这个便利,容易使人放松警惕。

李旭成主任特别强调,双氯芬酸钠栓在正确的使用的前提下,还是比较安全的。从他在急诊科接诊到的因为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而休克的病人来看,都存在滥用的问题。

李旭成主任告诉《武汉问医》,双氯芬酸钠栓的说明书标明使用剂量的以成人和儿童来区别,但同样是成年人,体重100公斤和体重50公斤那差别是很大的。他进而分析这三个病人的情况,尚老先生是一个中过风的老病号,人很消瘦,如果那天他只用1/3颗,可能就不会出事了;那个34岁的女病人是一种甲亢患者,基础代谢本身就高,她本身患的这个病就相当于给双氯芬栓钠栓增效了,因此,一粒退热栓对她还说也是剂量大了。而那位43岁的男性患者,同时在服用几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退烧药,药物成份有叠加,剂量超量。

退热栓三个小时能不能重复用(一连放倒三个人)(2)

除了这三个人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些病人性子急,一塞了一粒没退烧,短时间内又塞一粒,完全不考虑安全剂量,从而出事。

发烧38.5℃以下不要退

人为什么会发烧?李旭成主任告诉《武汉问医》,当我们遭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体温升高就是人体免疫系统反击入侵病原体发出的信号,因此,并不主张一发烧就去退烧。有研究表明,人体体温至38.5℃时,可以希望病原体。

与口服退烧药相比,双氯芬酸钠栓确实安全一些,但对于有些人群来说,使用上有禁忌,因此要慎用。

有心脏病、糖尿病、甲亢等基础疾病的人慎用

老人、幼童慎用

消瘦的人慎用

长期生病卧床的人慎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