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1)

我们常说“花香、香气、香味”,但“香”到底是什么味道?为什么“禾”加“日”就是“香”?

《说文解字》说:“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黍是五谷之一,古代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类似于今天的黄米。而“香”下面的“日”是由“甘”讹变而来,指好的味道。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2)

“甘、日、曰”傻傻分不清楚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撞脸汉字”,它们字形相似却含义不同,在使用中容易混淆,“甘、日、曰”就是其中的一组。如何区分它们呢?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3)

甲骨文:日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4)

甲骨文:曰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5)

金文:甘

“日”外面的边框指太阳圆圆的轮廓,中间加上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曰”是“口”上加一横,表示有东西从嘴巴里出去,这个东西可能是说出去的话,所以这一横必须要在“口”的外面。按照这样的逻辑理解,如果要表示“在嘴巴里美美地品尝着”,那这一横就要放在“口”里面了,这就是“甘”。

“日、曰、甘”不止迷惑我们,古人也经常出现误认、误写的情况。有些错误甚至被延续至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以“日”代“甘”。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6)

最好的味道就是粮食的香

“香”古文字写作“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7)

”,上面的“禾”表示粮食,下面的“日”不是太阳,“香”不是太阳落到粮食下面;“香”的下半部分其实是“甘”字,表示粮食的美味。书法作品也经常把“香”写成“禾”加上“甘”。

大家可能会问:粮食有什么好吃的,白米饭没有什么味道嘛!这是因为现在有太多美味的食物,各种各样浓烈的味道刺激味蕾,让我们尝不到最本真、最朴素的味道。大家不妨回去用水漱漱口,舀一勺白米饭,或者买一个白馒头,什么都不要蘸,什么都不要加,就吃白味的粮食,放嘴里仔细地嚼,能从中吃到一丝甜甜的味道。这就是古人说的“香”,是谷物、粮食吃在嘴里的味道。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8)

“香”原本表示一种味觉的味道,后来表示一种嗅觉的气味,如香水、花香的“香”,这是通感。

“粮食一碗本真味(香),佐以满口鲜美鱼(鲁)”。除了“香”,“鲁”下面也是一个“甘”而非 “日”,“鲁”不是把鱼放在太阳下晒成鱼干,而是表示美味地吃着鱼。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9)

从好的味道到甜的味道

“甘”本义是好味道,好味道可以有很多种:酸甜苦辣咸等等,每个人对“好味道”的感受和定位都不同。那为什么表示好味道的“甘”后来特指甜味呢?比如甘蔗的“甘”,甘甜的“甘”。

这是因为刚出生的婴儿在还没形成口味偏好之前,最先吃到的就是带着淡淡甜味的母乳。可以说每个人对甜都是有天生好感的,无论你是湖南四川喜欢辣味,还是江西安徽偏好咸味,“甜”是大家共同接受的好味道,由此便用表示好味道的“甘”来表示“甜”了。

“甘”由表示一般的“好味道”变成特指甜味这一种 “好味道”,由一般到特殊,这是汉字在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的词义缩小。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10)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把打开文化密码的钥匙,希望通过“汉字思维”的讲解,让更多人认识和体会到汉字本身的魅力。

我们从一个“甘”字探索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也明白唯有追根溯源,回到汉字本身,剖析字的产生和本义,才能顺畅、系统、高效地学习汉字,中华文化才能真正从“自绝”走向“自觉”。

汉字思维导图手抄报(汉字思维)(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