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最著名的出塞诗(晚唐诗人落第后写了一首投谒诗)

写在前面: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晚唐寒士高蟾不是勇敢地迈出了投谒(ye)这一步,恐怕那位属于他的伯乐,还会遥遥无期,而他这匹千里马则依旧籍籍无名。

至于高蟾是不是千里马,这本无可厚非,不过是一比方而已,但后世的读者却知道,他在得到礼部侍郎高湜(shi)的举荐后,于次年(公元876年)就高中进士,而且一路顺遂,后官至御史中丞。

与孟郊等寒士的命运相似,在科举这条路上,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之人,但是,孟郊却比高蟾幸运,他因有好友韩愈的极力荐举,得以少走了许多弯路。

高蟾在一次次的失意后,终于难忍心中的愤懑之情,于是他赋诗给高侍郎,既是发泄心中的不满,也是阐述自己的才华和自信,虽“颜色如花命如叶”,但也渴望有绽放的机会,希望得到举荐和赏识。

以下分享的这首《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就是高蟾落第后写给高湜的投谒诗,最终,他这首极富才情的七言绝句打动了高湜,并得到了他的赏识和举荐,从而使得自己有了一方能够真正发挥才能的舞台。

初唐最著名的出塞诗(晚唐诗人落第后写了一首投谒诗)(1)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简译:

天上的碧桃花是用甘露种植的,日边的红杏花栽培在高高的彩云边。

芙蓉虽然生长在秋天的江畔,但它却从不抱怨东风不让它及时开放。

初唐最著名的出塞诗(晚唐诗人落第后写了一首投谒诗)(2)

赏析:

在这首投谒诗中,高蟾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学士风度,有忧愤,更有自信,虽然对那些凭借出身而青云直上者充满蔑视之情,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深怀不满之意,但是,自己并不气馁,因为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总会到来。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诗的前两句开宗明义,道出了对那些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享受特殊待遇的学子们的不满之情。

碧桃是传说中仙界的花果,秦观曾赞其曰:“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既然来自仙界,那自然就会享受甘露的灌溉,雨露的恩泽。

红杏开在高高的云端,其地位和碧桃一样独天独厚,二者都根基有依靠,有人举荐,独得恩宠,想自己这样的寒门学子却是投谒无门,纵使满腹才华,也无用武之地,更别说中第了。

初唐最著名的出塞诗(晚唐诗人落第后写了一首投谒诗)(3)

其实,高蟾所言并非一时气话,古时的科举采用推荐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这就难免会掺杂水分,在选拔人才上也有失公允,尤其是在晚唐那样朝堂昏暗的时期。 李商隐就是现成的例子,他受教于令狐楚门下,和其子令狐绹才华不相上下,令狐绹能够得以顺利进士及第,李商隐却连连失利,后幸好有令狐楚父子的极力举荐,才得以进士及第。

诗人在前两句中可谓敞开了心扉,发了一通长长的牢骚,将积蓄在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后两句则开始诉说自己的身世和理想,虽然遭受不公,但亦不抱怨,因为总有自己绽放异彩的时候。

初唐最著名的出塞诗(晚唐诗人落第后写了一首投谒诗)(4)

芙蓉生在秋江上”,芙蓉就是荷花,是传统的夏花,也是早秋之花,李白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里的芙蓉,就是指秋天开的荷花。

在此句中,诗人以芙蓉自喻,虽然和碧桃、红杏等都属名花,但生不逢时,不像碧桃和红杏那样能得东风惠顾,自己要等到秋高气爽时才能绽放。

不向东风怨未开”,虽然生的不是时候,生的不是地方(碧桃和红杏都是高高在上的天上,芙蓉却是在露冷霜寒的秋江上),但是,即便是这样,自己也不抱怨东风。

因为,不是自己没有才华和能力,只是没有适合自己的条件,待到时机成熟了,自然就会绽放光华,大放异彩。

初唐最著名的出塞诗(晚唐诗人落第后写了一首投谒诗)(5)

写在后面:

高蟾,字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大约唐僖宗中和年间在世,河朔人(山西河北人),出身寒微,自幼聪慧,颇有才华,长大后的高蟾,本以为凭借着天资和刻苦,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唐才子传》说其十年难得一第,可见,在这条崎岖坎坷的科举之路上,高蟾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打击。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再次参加科考的高蟾又一次铩羽而归,回想多年来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以及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愤懑不已,遂写下这首《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投谒于居住在长安永崇坊的礼部侍郎高湜(shi)。

与其说这是一首投谒诗,还不如说是一首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控诉书,他的自信和不俗的才华,使得高湜对其青眼有加,极力在士大夫中夸赞和荐举他,终于令其在次年的科举考试中一举中第。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看清了事情的真相,也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但却不气馁和抱怨,因为,那缕属于自己的东风,总有一天会扑面而来,就像彼时的高蟾……

初唐最著名的出塞诗(晚唐诗人落第后写了一首投谒诗)(6)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