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10斤的五常大米是真的吗(你买的五常大米)

30元10斤的五常大米是真的吗(你买的五常大米)(1)

打开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输入“五常稻花香”等关键字,搜索到的卖家数量过百,均宣称为正宗五常稻花香米,其中不乏价格折合每斤3元左右的卖家。

30元10斤的五常大米是真的吗(你买的五常大米)(2)

但这些五常大米是真的吗?

你可能想不到

消费者购买的“五常大米”

很可能是假冒的

或者是“调和米”

随着假冒五常大米和调和米横行

最终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

真正的五常稻花香面临滞销了

2018年10月,曾有五常当地的品牌商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五常市每年大米产量只有50万吨左右,但市场上以“五常大米”名义销售的“五常大米”则高达千万吨,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五常大米”的现象比比皆是。

近日,随着一篇报道《五常大米滞销:调和米横行市场,二十斤中只有一斤真米》,这些问题终于暴露出了水面。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重要的现象:

1每20斤“五常大米”中可能只有1斤出自五常

五常市优质的“五常大米”早已家喻户晓,特别是近两年知名度最高的五常稻花香米,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但2018年,往年并不愁卖的稻花香米却在当地出现了滞销,一些粮农的稻花香米至今还没有卖出去,贷款也还不上。

在当地粮农出货难的同时,市场对“五常大米”的需求却十分旺盛。据估算,市面上打着“五常大米”名号销售的大米规模可能达1000万吨,而五常市每年大米产量只有5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保守测算的话,市面上每20斤“五常大米”中可能只有1斤真正出自五常。

30元10斤的五常大米是真的吗(你买的五常大米)(3)

2米业公司掌握话语权

五常市水稻主产区的民意、志广、龙凤山等乡镇采访发现,各村均有一些种粮户至今也没有把收割下来的稻谷卖出去。主要原因是当地粮农在销售渠道上没有话语权,而作为主要渠道的米业公司则突然降下了收购量和收购价格。

粮农所种植稻谷的销售渠道只有本地米业公司和一些种植合作社。水稻种植合作社数量超过千家,遍布全市各个乡镇,所采用的销售方式是直接从粮农手中收购,但绝大多数合作社的规模均不大,销售量完全无法与同样遍布全市的300多家米业公司相提并论。因此,米业公司一向是当地稻米销售的最主要渠道,拥有较强的话语权。

30元10斤的五常大米是真的吗(你买的五常大米)(4)

米业公司降低价格,粮农认为亏本,导致滞销与惜售同时出现。

3“调和米”消费者很难分辨

当地粮农告诉记者,米业公司从外地购进其他稻米,掺进五常稻花香中进行销售,且使用量越来越大,也导致了对本地正宗稻花香的收购量下降,所以粮农的正宗稻花香出现滞销。这种掺杂的产品被业内称为“调和米”,在五常当地并不是秘密。

30元10斤的五常大米是真的吗(你买的五常大米)(5)

当地一些米业公司知情人士称,米业公司并非一开始就愿意掺假,但随着近几年稻花香米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场的需求量旺盛,因此“迫于无奈”收购外地水稻掺进本地稻花香中,按稻花香米进行销售,“客户的问题会提得很细,比如七成真三成假、真假各一半,比例不同,价格也不同”。

据介绍,正宗稻花香的收购价在每斤2.5元左右,再算上加工、包装和销售成本,最低的出货价也在每斤6元左右。在市场上卖到每斤10元乃至更高,也是常见现象。

一些当地业内人士辩称,因为纯正的稻花香米种植、收购和加工成本都很高,最终的市场售价也必然高,一般消费者可能消费不起。“调和米”如果按照五常稻花香米销售出去,外地的消费者也很难分辨出真假,价格却肯定低于纯正的稻花香。所以,“调和米”就应运而生了。

4掺假欺骗消费者现象越来越严重

通过五常市政府所公布的信息来看,作为当地最重要稻米收购渠道的诸多米业公司,确实存在收购外地水稻冒充五常大米的情况。

当地对于五常稻花香及五常大米的质量一直有严格管理和要求,不是正宗的稻花香,不得使用“五常稻花香”或“五常大米”等显著字样,而使用“珍品米”、“东北大米”等字样,但因为产地是五常,外地消费者也会认为是地道的五常大米,这也成为当地米业公司热衷于推广“调和米”的主要动力。

不仅五常当地的米商自己热衷于销售“调和米”,五常大米也在原产地之外被广泛假冒。

前述业内人士介绍,经过他们的调研走访,还有一些“五常大米”在原产地之外的销售地被掺假,比如从五常买真货,但在销售地进行二次包装,掺成假五常大米。

市场上目前究竟有多少打着五常稻花香或五常大米旗号的大米在销售?

在五常,粮农们说得较多的数字为1000万吨。而五常市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水田面积175万亩,按每亩水田600斤的平均产量,可产稻谷100多万吨,再按照平均出米率50%计算,可产大米50万吨。也就是说,大体估算市面上每20斤“五常大米”可能只有1斤是真正原产于五常的。

五常市政府开展专项行动

整顿、规范当地米业市场

从2003年开始,原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把五常大米确立为原产地保护产品,明确五常市全部24个乡镇所生产的40多个品种大米都叫五常大米。五常市政府在2017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五常大米品牌价值639.55亿元,位列地标产品全国第五、大米类全国第一。

2018年12月5日以后,五常市政府持续发布公告以及开展专项行动,整顿、规范当地米业市场。为了防止企业在五常大米中掺杂普通大米欺骗消费者,五常市投入100多万元从德国购买了最先进的光谱检测设备,如果五常的稻花香大米混杂了其他地区的大米,这台设备通过光谱很容易就能监测出来。当地政府还明确,一旦发现企业掺混造假,就一次性踢出整个溯源平台,不再允许生产五常大米。

五常市政府公布的规范五常大米市场的举措,还包括严厉打击使用域外水稻冒充五常大米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在销售过程中冒用“五常大米”或者“五常”鹰标的违法违规行为;冒充精品五常大米的欺诈行为;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产品宣传中使用五常大米商标、非法使用“五常”、“五常大米”等宣传用语,销售假冒五常大米的违法违规行为等等。

你是否购买过“五常大米”?

面对真假难辨的“五常大米”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阅读

推荐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综合综合第一财经今日头条号等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田珍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