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当交换生(如何做个合格的交换生父母呢)

孩子远赴海外做交换生,考验的既是孩子,更是父母正如球场之上,踢球的是球员,而没有教练日常的精到训练,对球员的知人善任及现场的布阵排兵,要想赢球恐怕也难做交换生的孩子出现问题,情况发生在孩子身上,根源往往在父母那里由此说来,做个合格的交换生父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怎么样才能当交换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么样才能当交换生(如何做个合格的交换生父母呢)

怎么样才能当交换生

孩子远赴海外做交换生,考验的既是孩子,更是父母。正如球场之上,踢球的是球员,而没有教练日常的精到训练,对球员的知人善任及现场的布阵排兵,要想赢球恐怕也难。做交换生的孩子出现问题,情况发生在孩子身上,根源往往在父母那里。由此说来,做个合格的交换生父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如何当好交换生的父母,让孩子在远离父母时仍能把握好学习和生活,协调好人际关系,顺利完成学业?以下十二条军规,供交换生父母们参考。

一是切莫忘记主旨

交换生项目的主旨是文化交流,副产品才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不用花费大量金钱、也不牵扯父母过多精力就可能在国外读高中,进而直接考入大学的机会。无论如何,父母要告知孩子,文化交流是第一位的任务,无论孩子自己或父母为孩子制订了多么高远的学业目标,都不能忘记主旨,更不能无视机构的规则和寄宿家庭的要求,完全以自己的学业安排为中心,凡与此无关的事,一概不理,那样不仅有悖对机构的承诺,也容易让寄宿家庭产生想法,甚至可能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矛盾和摩擦。

二是常怀感恩之心

尽管加入交换生项目,父母要支付一定费用,但项目本身的大量服务包括寄宿家庭的接待,相当程度上都是爱心的体现,是人际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不应把它简单化为商业关系。父母当然有权利在加入项目时,弄清所有费用的用向,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白来的。尤其是选择交换生项目者,多数并非花钱不眨眼的宽裕家庭。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予以相关各方充分信任,并以感恩的心来对待项目给予孩子的各种付出和厚待。父母尤其要注意,不要随意在孩子面前提及费用之事,尤其别给孩子以误导。试想,假如父母意图被孩子曲解,孩子作为直接与各方接触的当事人,可能会做出一些让父母始料不及的鲁莽举动,那样会非常被动。这一点务必留意。

三是待人谦卑友善

中国孩子都是独生子,在家被宠惯了,习惯于家庭成员对自己好,而自己的待人态度如何则无所谓,常常随心所欲,阴晴不定。在崇尚礼节和讲究平等的国外,孩子的如此作派肯定会遭人侧目甚至反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便是谦卑,以自身的低姿态,使他人获得被尊重的感觉,从而赢得他人的好感。一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自以为是的样子,会让人家觉得你没有教养,也就没有了与你接近的念头。当然,谦卑不是唯唯诺诺和自贬其身。孩子需要体现出来的风貌应当是,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保持举止大方,态度和气,言行得体,讲究礼仪。

四是心胸包容大度

孩子在家时,难免没有与父母和他人发生过冲突。把坏事变好事的一个绝妙方法,就是在事后告诉孩子,要有开阔的心胸,而别为之耿耿于怀。孩子在外,面临全新的环境,尤其是与寄宿家庭的成员零距离接触,发生勺碰锅沿的事肯定会有。孩子走前,父母应当提前教会孩子:冲突之前,要能容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让冲突不要发生;冲突当中,要尽量保持冷静,别说过头话,别做过头事,避免事态扩大和不可收拾;冲突之后,要迅速调整心态,争取主动和解,多作自我批评。父母不可能代替孩子去处理与他人的纠纷,但可以教会孩子在冲突全过程中该怎么做,从而让事情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小。

五是学会换位思考

情商高的人,肯定是善于换位思考的人。产生矛盾的根源,常常是对冲突对方的心境和处境产生误读和误解造成的。所以,平时就要教会孩子掌握换位思考,让孩子始终能够在第一时间把屁股坐到对方的位置上考虑一下感受,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利与对方的有效沟通,缓解双方的冲突。反之,一些非常执拗的人,常常让人觉得不可理喻,就是因为他总是固执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完全没有顾及对方的情境、感受和想法,因而也就难以与对方建立有效沟通。

六是了解生活方式

之所以是文化交流,说明双方的文化确实存在差异,有些差异甚至非常之大。孩子作为交换生去国外,面临着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对许多情况缺乏了解是不足为奇的。出发前,机构会对孩子做这方面的培训,但时间所限未必能面面俱到,还需要父母下些工夫给孩子提供帮助,以免孩子到时茫然不知所措。一些在国内司空见惯的行为,如询问私人问题,不大守公共规则,男士不懂礼让妇女,随地吐痰等等,在西方国家就是很严重的礼节问题甚至教养问题。有些事关宗教及生活习惯方面的禁忌,更应提前知晓。

七是强化规则意识

西方国家法制健全,公民守法观念极强。日常生活当中,遵章守规的意识也非常强。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我们在这些方面与人家存在较大不同。但既然进入了人家的生活,就必须入乡随俗,否则就会出问题,甚至惹出大麻烦。在国内大家习以为常的所谓“变通”、“找关系”、“打擦边球”、“讲人情”等等,在那边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想拿钱摆平事,更是大忌讳,闹不好是要吃官司坐牢的。在这些国家,诚信,对每个人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孩子动身前,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有时哪怕自己没打算那么做,也得跟孩子正面讲,至少别公然当孩子的面做违规的事。个中好处,等孩子出去了您自会体会到的。

八是切忌盲目攀比

美国的接待家庭千差万别,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家。既然加入了项目,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对可能的家庭情况坦然接受。从物质条件上说,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接待交换生的家庭有的拥有私人飞机和游艇,生活舒适而潇洒,有的则住房面积局促,伙食极其简单,家庭成员工作辛劳,疲于奔命。从法律上说,家庭只要通过了相关部门审核,就具备接待条件,就无可厚非。作为随机安排的交换生来说,选择家庭很大程度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心态良好,把接待家庭作为孩子人生旅途的一个踏板,而非个人享受和向人炫耀的资本,那么无论家庭情况如何,只要人肯接待我们的孩子,父母都应当开心,都应当感谢人家的好心和善举。

九是主动减轻压力

送孩子去国外读高中,不消说父母要承担相当的风险,毕竟这是一条少数孩子选择的路径,且一旦走上去,就得一直坚持到底,很难转到其它的路上。一些父母从孩子前途、家庭支出等诸多方面考虑,希望孩子能够藤校加全奖。愿望是好的,但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古华山一条路,如果我走不通,就如何如何。在勉励孩子努力用功的同时,还必须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让孩子能够在适度的压力下投身学习。过度压力也许会创造奇迹,但凡事过了头,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十是培养广泛爱好

中国孩子因为课业负担过重,即使有爱好,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一项项扔掉。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孩子在国外学习,学校和寄宿家庭都会鼓励孩子培养各种爱好。而一些父母担心这些爱好与学业发生冲突,常常会阻止孩子,这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没有爱好而功课极好的孩子,在国内教育体制下会备受青睐,而在国外环境中则不被看好,因为在人家眼里,这不是正常发展、自然成长的孩子,而是内心扭曲的、单调无味的书虫,书虫是难以受到优秀大学欢迎的。

十一是抛却功利之心

孩子去国外做交换生,不是为享福,而是要开阔眼界,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学习作为每个人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绝对不是单纯的分数和功课所能涵盖的。中国孩子出去,除了语言障碍外,其他的问题更多的出在非功课因素上。也许中国教育体制的选拔机制太过单一,使得家长和孩子们深陷对功课和分数的过度追求而不能自拔,并把这种心理模式和行为方式带了出去。我想说,既然孩子离开了原有的教育体制,一定要让孩子把思维方式调整过来,别在过于功利的圈子里打转转。要孩子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转变观念。

十二是不要包办代替

孩子在身边的时候,父母早已习惯了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而孩子也早已习惯了被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出去之后,许多父母仍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和解决自己的事,远隔万里仍要遥控指挥。且不说咱们做父母的对那边的情况不够了解,就是那些非常了解的,您又能保证自己的选择,肯定比作为当事人的孩子更高明吗?父母该如何把握?基本原则是抓大放小,立足长远和大局而非纠缠眼下和细枝末节。事事替孩子决策,父母自己累不说,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更无法锻炼出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遇事决断力。风筝要飞,却总不想放线出去,那怎么能飞得高飞得远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