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

“东风夜放花千树。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所描写的欢乐美好场景,真实再现眼前。甚至连反映大宋百姓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也不再是一幅静止的画,而是活了起来。这神奇的一幕,就发生在柳江中学,就发生在11月25日的晚上。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1)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2)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3)

11月25日傍晚,柳江中学新校区的水灵广场变身“水灵瓦肆”,两道朱墙围着一个城阙式拱门,围墙外侧是花窗竹枝,里侧则是逶迤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在悠扬的古筝乐韵中,数千名师生,穿着飘逸的古装,施施然进入瓦肆,买一朵芍药,携一段梅香,开始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一步踏入大宋时期的柳州街头。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4)

校长被学生拉住各种合影

真热闹啊。这边是好几处卖花的摊档,那边则是茶水铺,还有卖老酒的。糖画摊的生意极红火,少女们排着长队,要凤凰,要小兔,笑语盈盈,暗香浮动。她们为了今晚的亮相,不仅穿上了美丽的衣裙,轻点朱唇,峨眉含黛,搭配精致的发钗和珠花,有的手执青罗小扇,有的打着流苏花伞,还有的提着小巧花灯,花蝴蝶般从这里飞到那里;男生也不遑多让,绝大多数穿着儒雅公子装,和身旁的佳丽漫步瓦肆。“灯笼,好看的灯笼,大的6交子,小的5交子”清脆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顾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宋的货币很好使。买来的灯笼面具还可以自己上色画画,不少顾客马上坐在一旁动起手来。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5)

衣袂飘飘的古装让学生们都有了几分仙气

另一边老夫子(语文老师)带着几个女弟子在展示书法,弟子们的大字已颇见功底,老夫子很是满意;对面的公子佳人都在排队玩“飞羽投壶”,不时有人爆发出快活的大叫;猜谜语和成语接龙也有不少人参与,奖品都是按照状元、榜眼探花区分。那边怎么还有几个道士呢?走近聊聊,小道士们表示,刚抓了两个“僵尸”,还贴了符,旁边的士兵和官员不禁闻声而笑,但还是伸出大拇指大赞他们的“高强法术”。中央舞台处不仅有汉服走秀,还有舞蹈表演,二八年华的姑娘们婷婷袅袅,款款而行。行古礼,秀华服,见者忘俗。

忽然间,锣鼓喧腾,醒狮欢舞,舞狮队的同学小秀了一手绝活,干练身手收获叫好声无数。原来大宋的柳州这么热闹的吗?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6)

花交子买的灯笼可自己上色

蓦然回首,校长却在灯火阑珊处。身穿高官服饰的郑文勇校长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被学生们扯着大袖子求合影,左一张右一张,忙个不停。这个柳版《清明上河图》让孩子们如此开心,他也开心极了。

“我们就是想通过沿古语,演古礼,明古史,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迎接三新改革,在体验的过程中,增加情景的创设,又用古币交易,了解交子的前世今生,通过还原清明上河图,还原大宋的盛况。”郑文勇表示。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7)

小哥的笛声婉转

据了解,其实这个柳版《清明上河图》,是柳江中学迎接70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当天还有讲座,趣味实验等多种内容,但最大的重头戏,就是晚上的《清明上河图》再现。这个别出心裁的项目,不仅让学生们惊喜,也让老师们大开眼界,纷纷穿上古装和学生们玩在一起。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8)

小铺生意兴隆

小学生的清明上河图(柳版清明上河图)(9)

有大宋交子才能在瓦肆购物

“学校把继承传统文化和校庆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学校的用心良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好玩,没想到学校里还能有这种活动。”学生们大赞本次的“大宋生活体验”,久久不愿离去。

作者:巴方

来源: 南国今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