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

在软件开发领域,「异地多活」是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的一座高峰,很多人经常听过它,但很少人理解其中的原理。

异地多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异地多活?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究竟是怎么解决的?

这些疑问,想必是每个程序看到异地多活这个名词时,都想要搞明白的问题。

有幸,我曾经深度参与过一个中等互联网公司,建设异地多活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所以今天,我就来和你聊一聊异地多活背后的的实现原理。

认真读完这篇文章,我相信你会对异地多活架构,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篇文章干货很多,希望你可以耐心读完。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

01 系统可用性

要想理解异地多活,我们需要从架构设计的原则说起。

现如今,我们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你了解一些「架构设计」的要求,就知道一个好的软件架构应该遵循以下 3 个原则:

  1. 高性能
  2. 高可用
  3. 易扩展

其中,高性能意味着系统拥有更大流量的处理能力,更低的响应延迟。例如 1 秒可处理 10W 并发请求,接口响应时间 5 ms 等等。

易扩展表示系统在迭代新功能时,能以最小的代价去扩展,系统遇到流量压力时,可以在不改动代码的前提下,去扩容系统。

而「高可用」这个概念,看起来很抽象,怎么理解它呢?通常用 2 个指标来衡量:

  • 平均故障间隔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表示两次故障的间隔时间,也就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这个时间越长,说明系统稳定性越高
  • 故障恢复时间 MTTR(Mean Time To Repair):表示系统发生故障后「恢复的时间」,这个值越小,故障对用户的影响越小

可用性与这两者的关系:

可用性(Availability)= MTBF / (MTBF MTTR) * 100%

这个公式得出的结果是一个「比例」,通常我们会用「N 个 9」来描述一个系统的可用性。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2)

从这张图你可以看到,要想达到 4 个 9 以上的可用性,平均每天故障时间必须控制在 10 秒以内。

也就是说,只有故障的时间「越短」,整个系统的可用性才会越高,每提升 1 个 9,都会对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系统发生故障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规模越大的系统,发生问题的概率也越大。这些故障一般体现在 3 个方面:

  1. 硬件故障:CPU、内存、磁盘、网卡、交换机、路由器
  2. 软件问题:代码 Bug、版本迭代
  3. 不可抗力:地震、水灾、火灾、战争

这些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在面对故障时,我们的系统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就成为了可用性的关键。

可如何做到快速恢复呢?

这篇文章要讲的「异地多活」架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高效解决方案。

下面,我会从一个最简单的系统出发,带你一步步演化出一个支持「异地多活」的系统架构。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一个系统会遇到哪些可用性问题,以及为什么架构要这样演进,从而理解异地多活架构的意义。

02 单机架构

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讲起。

假设你的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体量非常小,那你的架构是这样的: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3)

这个架构模型非常简单,客户端请求进来,业务应用读写数据库,返回结果,非常好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数据库是「单机」部署的,所以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一旦遭遇意外,例如磁盘损坏、操作系统异常、误删数据,那这意味着所有数据就全部「丢失」了,这个损失是巨大的。

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方案:备份。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4)

你可以对数据做备份,把数据库文件「定期」cp 到另一台机器上,这样,即使原机器丢失数据,你依旧可以通过备份把数据「恢复」回来,以此保证数据安全。

这个方案实施起来虽然比较简单,但存在 2 个问题:

  1. 恢复需要时间:业务需先停机,再恢复数据,停机时间取决于恢复的速度,恢复期间服务「不可用」
  2. 数据不完整:因为是定期备份,数据肯定不是「最新」的,数据完整程度取决于备份的周期

很明显,你的数据库越大,意味故障恢复时间越久。那按照前面我们提到的「高可用」标准,这个方案可能连 1 个 9 都达不到,远远无法满足我们对可用性的要求。

那有什么更好的方案,既可以快速恢复业务?还能尽可能保证数据完整性呢?

这时你可以采用这个方案:主从副本。

03 主从副本

你可以在另一台机器上,再部署一个数据库实例,让这个新实例成为原实例的「副本」,让两者保持「实时同步」,就像这样: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5)

我们一般把原实例叫作主库(master),新实例叫作从库(slave)。这个方案的优点在于:

  • 数据完整性高:主从副本实时同步,数据「差异」很小
  • 抗故障能力提升:主库有任何异常,从库可随时「切换」为主库,继续提供服务
  • 读性能提升:业务应用可直接读从库,分担主库「压力」读压力

这个方案不错,不仅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可用性,还提升了系统的读性能。

同样的思路,你的「业务应用」也可以在其它机器部署一份,避免单点。因为业务应用通常是「无状态」的(不像数据库那样存储数据),所以直接部署即可,非常简单。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6)

因为业务应用部署了多个,所以你现在还需要部署一个「接入层」,来做请求的「负载均衡」(一般会使用 nginx 或 LVS),这样当一台机器宕机后,另一台机器也可以「接管」所有流量,持续提供服务。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7)

从这个方案你可以看出,提升可用性的关键思路就是:冗余。

没错,担心一个实例故障,那就部署多个实例,担心一个机器宕机,那就部署多台机器。

到这里,你的架构基本已演变成主流方案了,之后开发新的业务应用,都可以按照这种模式去部署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8)

但这种方案还有什么风险吗?

04 风险不可控

现在让我们把视角下放,把焦点放到具体的「部署细节」上来。

按照前面的分析,为了避免单点故障,你的应用虽然部署了多台机器,但这些机器的分布情况,我们并没有去深究。

而一个机房有很多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通常会分布在一个个「机柜」上,如果你使用的这些机器,刚好在一个机柜,还是存在风险。

如果恰好连接这个机柜的交换机 / 路由器发生故障,那么你的应用依旧有「不可用」的风险。

虽然交换机 / 路由器也做了路线冗余,但不能保证一定不出问题。

部署在一个机柜有风险,那把这些机器打散,分散到不同机柜上,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这样确实会大大降低出问题的概率。但我们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无论怎么分散,它们总归还是在一个相同的环境下:机房。

那继续追问,机房会不会发生故障呢?

一般来讲,建设一个机房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地理位置、温湿度控制、备用电源等等,机房厂商会在各方面做好防护。但即使这样,我们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看到这样的新闻:

  • 2015 年 5 月 27 日,杭州市某地光纤被挖断,近 3 亿用户长达 5 小时无法访问支付宝
  • 2021 年 7 月 13 日,B 站部分服务器机房发生故障,造成整站持续 3 个小时无法访问
  • 2021 年 10 月 9 日,富途证券服务器机房发生电力闪断故障,造成用户 2 个小时无法登陆、交易

可见,即使机房级别的防护已经做得足够好,但只要有「概率」出问题,那现实情况就有可能发生。虽然概率很小,但一旦真的发生,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机房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太小了吧,工作了这么多年,也没让我碰上一次,有必要考虑得这么复杂吗?

但你有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不同体量的系统,它们各自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体量很小的系统,它会重点关注「用户」规模、增长,这个阶段获取用户是一切。等用户体量上来了,这个阶段会重点关注「性能」,优化接口响应时间、页面打开速度等等,这个阶段更多是关注用户体验。

等体量再大到一定规模后你会发现,「可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像微信、支付宝这种全民级的应用,如果机房发生一次故障,那整个影响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再小概率的风险,我们在提高系统可用性时,也不能忽视。

分析了风险,再说回我们的架构。那到底该怎么应对机房级别的故障呢?

没错,还是冗余。

05 同城灾备

想要抵御「机房」级别的风险,那应对方案就不能局限在一个机房内了。

现在,你需要做机房级别的冗余方案,也就是说,你需要再搭建一个机房,来部署你的服务。

简单起见,你可以在「同一个城市」再搭建一个机房,原机房我们叫作 A 机房,新机房叫 B 机房,这两个机房的网络用一条「专线」连通。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9)

有了新机房,怎么把它用起来呢?这里还是要优先考虑「数据」风险。

为了避免 A 机房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所以我们需要把数据在 B 机房也存一份。最简单的方案还是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备份。

A 机房的数据,定时在 B 机房做备份(拷贝数据文件),这样即使整个 A 机房遭到严重的损坏,B 机房的数据不会丢,通过备份可以把数据「恢复」回来,重启服务。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0)

这种方案,我们称之为「冷备」。为什么叫冷备呢?因为 B 机房只做备份,不提供实时服务,它是冷的,只会在 A 机房故障时才会启用。

但备份的问题依旧和之前描述的一样:数据不完整、恢复数据期间业务不可用,整个系统的可用性还是无法得到保证。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用「主从副本」的方式,在 B 机房部署 A 机房的数据副本,架构就变成了这样: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1)

这样,就算整个 A 机房挂掉,我们在 B 机房也有比较「完整」的数据。

数据是保住了,但这时你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如果 A 机房真挂掉了,要想保证服务不中断,你还需要在 B 机房「紧急」做这些事情:

  1. B 机房所有从库提升为主库
  2. 在 B 机房部署应用,启动服务
  3. 部署接入层,配置转发规则
  4. DNS 指向 B 机房接入层,接入流量,业务恢复

看到了么?A 机房故障后,B 机房需要做这么多工作,你的业务才能完全「恢复」过来。

你看,整个过程需要人为介入,且需花费大量时间来操作,恢复之前整个服务还是不可用的,这个方案还是不太爽,如果能做到故障后立即「切换」,那就好了。

因此,要想缩短业务恢复的时间,你必须把这些工作在 B 机房「提前」做好,也就是说,你需要在 B 机房提前部署好接入层、业务应用,等待随时切换。架构就变成了这样: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2)

这样的话,A 机房整个挂掉,我们只需要做 2 件事即可:

  1. B 机房所有从库提升为主库
  2. DNS 指向 B 机房接入层,接入流量,业务恢复

这样一来,恢复速度快了很多。

到这里你会发现,B 机房从最开始的「空空如也」,演变到现在,几乎是「镜像」了一份 A 机房的所有东西,从最上层的接入层,到中间的业务应用,到最下层的存储。两个机房唯一的区别是,A 机房的存储都是主库,而 B 机房都是从库。

这种方案,我们把它叫做「热备」。

热的意思是指,B 机房处于「待命」状态,A 故障后 B 可以随时「接管」流量,继续提供服务。热备相比于冷备最大的优点是:随时可切换。

无论是冷备还是热备,因为它们都处于「备用」状态,所以我们把这两个方案统称为:同城灾备。

同城灾备的最大优势在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机房」级别的故障了,一个机房发生风险,我们只需把流量切换到另一个机房即可,可用性再次提高,是不是很爽?(后面还有更爽的)

06 同城双活

我们继续来看这个架构。

虽然我们有了应对机房故障的解决方案,但这里有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的:A 机房挂掉,全部流量切到 B 机房,B 机房能否真的如我们所愿,正常提供服务?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就好比有两支军队 A 和 B,A 军队历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而 B 军队只是后备军,除了有军人的基本素养之外,并没有实战经验,战斗经验基本为 0。

如果 A 军队丧失战斗能力,需要 B 军队立即顶上时,作为指挥官的你,肯定也会担心 B 军队能否真的担此重任吧?

我们的架构也是如此,此时的 B 机房虽然是随时「待命」状态,但 A 机房真的发生故障,我们要把全部流量切到 B 机房,其实是不敢百分百保证它可以「如期」工作的。

你想,我们在一个机房内部署服务,还总是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发布应用的版本不一致、系统资源不足、操作系统参数不一样等等。现在多部署一个机房,这些问题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另外,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我们新部署一个机房,需要购买服务器、内存、硬盘、带宽资源,花费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只让它当一个后备军,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

因此,我们需要让 B 机房也接入流量,实时提供服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实时训练这支后备军,让它达到与 A 机房相同的作战水平,随时可切换,二是 B 机房接入流量后,可以分担 A 机房的流量压力。这才是把 B 机房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的最好方案!

那怎么让 B 机房也接入流量呢?很简单,就是把 B 机房的接入层 IP 地址,加入到 DNS 中,这样,B 机房从上层就可以有流量进来了。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3)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别忘了,B 机房的存储,现在可都是 A 机房的「从库」,从库默认可都是「不可写」的,B 机房的写请求打到本机房存储上,肯定会报错,这还是不符合我们预期。怎么办?

这时,你就需要在「业务应用」层做改造了。

你的业务应用在操作数据库时,需要区分「读写分离」(一般用中间件实现),即两个机房的「读」流量,可以读任意机房的存储,但「写」流量,只允许写 A 机房,因为主库在 A 机房。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4)

这会涉及到你用的所有存储,例如项目中用到了 MySQL、Redis、MongoDB 等等,操作这些数据库,都需要区分读写请求,所以这块需要一定的业务「改造」成本。

因为 A 机房的存储都是主库,所以我们把 A 机房叫做「主机房」,B 机房叫「从机房」。

两个机房部署在「同城」,物理距离比较近,而且两个机房用「专线」网络连接,虽然跨机房访问的延迟,比单个机房内要大一些,但整体的延迟还是可以接受的。

业务改造完成后,B 机房可以慢慢接入流量,从 10%、30%、50% 逐渐覆盖到 100%,你可以持续观察 B 机房的业务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及时修复,逐渐让 B 机房的工作能力,达到和 A 机房相同水平。

现在,因为 B 机房实时接入了流量,此时如果 A 机房挂了,那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把 A 的流量,全部切换到 B 机房,完成快速切换!

到这里你可以看到,我们部署的 B 机房,在物理上虽然与 A 有一定距离,但整个系统从「逻辑」上来看,我们是把这两个机房看做一个「整体」来规划的,也就是说,相当于把 2 个机房当作 1 个机房来用。

这种架构方案,比前面的同城灾备更「进了一步」,B 机房实时接入了流量,还能应对随时的故障切换,这种方案我们把它叫做「同城双活」。

因为两个机房都能处理业务请求,这对我们系统的内部维护、改造、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可实施空间(流量随时切换),现在,整个系统的弹性也变大了,是不是更爽了?

那这种架构有什么问题呢?

07 两地三中心

还是回到风险上来说。

虽然我们把 2 个机房当做一个整体来规划,但这 2 个机房在物理层面上,还是处于「一个城市」内,如果是整个城市发生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水灾(河南水灾刚过去不久),那 2 个机房依旧存在「全局覆没」的风险。

真是防不胜防啊?怎么办?没办法,继续冗余。

但这次冗余机房,就不能部署在同一个城市了,你需要把它放到距离更远的地方,部署在「异地」。

通常建议两个机房的距离要在 1000 公里以上,这样才能应对城市级别的灾难。

假设之前的 A、B 机房在北京,那这次新部署的 C 机房可以放在上海。

按照前面的思路,把 C 机房用起来,最简单粗暴的方案还就是做「冷备」,即定时把 A、B 机房的数据,在 C 机房做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这种方案,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两地三中心」。

两地是指 2 个城市,三中心是指有 3 个机房,其中 2 个机房在同一个城市,并且同时提供服务,第 3 个机房部署在异地,只做数据灾备。

这种架构方案,通常用在银行、金融、政企相关的项目中。它的问题还是前面所说的,启用灾备机房需要时间,而且启用后的服务,不确定能否如期工作。

所以,要想真正的抵御城市级别的故障,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实施「异地双活」。

08 伪异地双活

这里,我们还是分析 2 个机房的架构情况。我们不再把 A、B 机房部署在同一个城市,而是分开部署,例如 A 机房放在北京,B 机房放在上海。

前面我们讲了同城双活,那异地双活是不是直接「照搬」同城双活的模式去部署就可以了呢?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如果还是按照同城双活的架构来部署,那异地双活的架构就是这样的: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5)

注意看,两个机房的网络是通过「跨城专线」连通的。

此时两个机房都接入流量,那上海机房的请求,可能要去读写北京机房的存储,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网络延迟。

因为两个机房距离较远,受到物理距离的限制,现在,两地之间的网络延迟就变成了「不可忽视」的因素了。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 1300 公里,即使架设一条高速的「网络专线」,光纤以光速传输,一个来回也需要近 10ms 的延迟。

况且,网络线路之间还会经历各种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实际延迟可能会达到 30ms ~ 100ms,如果网络发生抖动,延迟甚至会达到 1 秒。

不止是延迟,远距离的网络专线质量,是远远达不到机房内网络质量的,专线网络经常会发生延迟、丢包、甚至中断的情况。总之,不能过度信任和依赖「跨城专线」。

你可能会问,这点延迟对业务影响很大吗?影响非常大!

试想,一个客户端请求打到上海机房,上海机房要去读写北京机房的存储,一次跨机房访问延迟就达到了 30ms,这大致是机房内网网络(0.5 ms)访问速度的 60 倍(30ms / 0.5ms),一次请求慢 60 倍,来回往返就要慢 100 倍以上。

而我们在 App 打开一个页面,可能会访问后端几十个 API,每次都跨机房访问,整个页面的响应延迟有可能就达到了秒级,这个性能简直惨不忍睹,难以接受。

看到了么,虽然我们只是简单的把机房部署在了「异地」,但「同城双活」的架构模型,在这里就不适用了,还是按照这种方式部署,这是「伪异地双活」!

那如何做到真正的异地双活呢?

09 真正的异地双活

既然「跨机房」调用延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那我们只能尽量避免跨机房「调用」,规避这个延迟问题。

也就是说,上海机房的应用,不能再「跨机房」去读写北京机房的存储,只允许读写上海本地的存储,实现「就近访问」,这样才能避免延迟问题。

还是之前提到的问题:上海机房存储都是从库,不允许写入啊,除非我们只允许上海机房接入「读流量」,不接收「写流量」,否则无法满足不再跨机房的要求。

很显然,只让上海机房接收读流量的方案不现实,因为很少有项目是只有读流量,没有写流量的。所以这种方案还是不行,这怎么办?

此时,你就必须在「存储层」做改造了。

要想上海机房读写本机房的存储,那上海机房的存储不能再是北京机房的从库,而是也要变为「主库」。

你没看错,两个机房的存储必须都是「主库」,而且两个机房的数据还要「互相同步」数据,即客户端无论写哪一个机房,都能把这条数据同步到另一个机房。

因为只有两个机房都拥有「全量数据」,才能支持任意切换机房,持续提供服务。

怎么实现这种「双主」架构呢?它们之间如何互相同步数据?

如果你对 MySQL 有所了解,MySQL 本身就提供了双主架构,它支持双向复制数据,但平时用的并不多。而且 Redis、MongoDB 等数据库并没有提供这个功能,所以,你必须开发对应的「数据同步中间件」来实现双向同步的功能。

此外,除了数据库这种有状态的软件之外,你的项目通常还会使用到消息队列,例如 RabbitMQ、Kafka,这些也是有状态的服务,所以它们也需要开发双向同步的中间件,支持任意机房写入数据,同步至另一个机房。

看到了么,这一下子复杂度就上来了,单单针对每个数据库、队列开发同步中间件,就需要投入很大精力了。

业界也开源出了很多数据同步中间件,例如阿里的 Canal、RedisShake、MongoShake,可分别在两个机房同步 MySQL、Redis、MongoDB 数据。

很多有能力的公司,也会采用自研同步中间件的方式来做,例如饿了么、携程、美团都开发了自己的同步中间件。

我也有幸参与设计开发了 MySQL、Redis/Codis、MongoDB 的同步中间件,有时间写一篇文章详细聊聊实现细节,欢迎持续关注。:)

现在,整个架构就变成了这样:

在异地定居的感受(搞懂异地多活看这篇就够了)(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