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

一部分人认为,摄影是绘画的一种延伸,

不论这种说法对不对,

画意派摄影家都曾主宰了19世纪的摄影圈。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3)

法国女摄影师Vivienne Mok

继承了画意摄影的精神,

她并没有直接地表现拍摄对象,

而是通过对薄纱的偏爱,自然光的运用,

与模特的忧郁气质,

来表现出绘画的画面与意境。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4)

时装设计师的一场跨界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5)

Vivienne Mok不仅是摄影师,

通常在一组作品的创作中,服装造型、

发型、化妆都是她一手完成的

——她的专业是时装设计,后来才转向摄影。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6)

这一专业背景也影响了她对摄影的看法,

她认为在一张照片中,模特、装饰、光线、

气氛和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

它们共同作用才能将一张照片的气质恰当地打造出来。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7)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8)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9)

自然光的忠实拥护者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0)

Vivienne Mok最常使用的,

是从窗户射进来的自然光线。

柔和的光线使模特的衣物笼罩上一层薄薄的光晕,

并使模特的肌肤充满蜜糖般的暖色光泽。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1)

在Vivienne Mok的作品中,窗既是光源所在,

又昭示了另一明亮而梦幻的空间,

光仿佛是另一空间的来使,被细纱阻隔 柔化,

与模特融合成性感而又娇柔的唯美画面。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2)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3)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4)

忧郁美的意蕴格调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5)

在西方绘画中,

忧郁美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意蕴格调,

忧郁的女性形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审美对象,

常常成为表现艺术家个人意识、

抒写个人情感的载体。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6)

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人物罗塞蒂的

《白日梦》就是这种忧郁美学的一幅经典作品,

而Vivienne Mok有些作品中人物

简直就像是从《白日梦》中走出来一样。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7)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8)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19)

更多作品欣赏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0)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1)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2)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3)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4)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5)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6)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7)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8)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29)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30)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31)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32)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33)

惊慌与惊惶(世界的惊惶一窥)(3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