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

如今的社会风气啊,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道德沦丧、败坏德行的事情,触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少有不被这种社会风气所污染。各位,国家的兴衰,要看社会风气是高尚还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这种社会风气,前途不堪设想,所以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

——《觉醒年代》·蔡元培先生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

《觉醒年代》,一部充满情怀和诚意的良心剧!作为历史题材剧目,不仅不枯燥沉重,反而充满热血,带给观众无数感动;也很难想象,历史课本上那几页白纸黑字简要概括的内容,曾经真的有无数人为之付出一生!

这部剧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编剧的强大功底,更得益于众多“老戏骨”的加持!有网友直呼:“让你演,没有让你直接从历史书里走出来。”

马少骅饰演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虽不是主角,但是就像《哈利波特》里面的邓布利多校长,俨然是整部剧的灵魂人物。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2)

蔡元培就职演说

剧中的蔡先生,君子端方,彬彬有礼,为请陈独秀三顾茅庐;遇事沉稳,不急不徐,力促众学子思想启蒙。他总是面带微笑,说话温和谦恭,不像陈独秀那么暴躁,也不像辜鸿铭那么自傲。

每个同僚和学生都对他尊敬有加,称呼他一声“蔡先生”,这种气质延伸到电视剧外,连看剧的观众讨论时,也称他为“蔡先生”!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3)

蔡先生的表情包

在剧中贡献无数表情包的他,好像没有什么脾气,是一个天生能让各种人与之亲近的学者、师长!一个温和有礼的文人。

但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蔡元培的全部,那就错了!

北大校长,虽然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站,但也只不过是他众多牛叉“标签”中的的一张罢了。作为清末民初的“斜杠青年”,隐藏在这副温吞面容背后的,是他印在骨子里的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牛人”。

★(一)学霸考神★

别看《觉醒年代》中的蔡公将提倡新思想的《新青年》引入北大,一手推动新文化运动的他从小接受的可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学的是做八股文,参加的是正统的科举考试。

蔡元培出生在1968年,那时还是清朝同治年间,父亲是一个钱庄经理,家境还算殷实。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4)

在私塾学习不过数年,他就展示出了远超同辈人的“应试天赋”!放到今天就是一名妥妥的学霸天才少年。

参考54岁中举的名人范进,蔡元培17岁考上秀才,23岁中举。

中举第二年,他进京参加会试,顺利成为了一名贡士。按理应该马上参加殿试,不过此时他已经在家,来不及再快马加鞭回到京城的他,错过了下一场考试。关于为什么没能参加考试的说法有几种,一说他参加会试之后对自己的答卷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会落榜就先走人了;另一说是当时殿试要求答题写标准的馆阁体,蔡元培不擅长就回家练字了。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5)

馆阁体

不过不要紧,在考神光环的加持下,两年之后,他顺利地通过补考,成为了一名进士,进入翰林院,此后又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翰林院编修。

至此,蔡元培应该是金饭碗到手了!要知道,古代的科举制度下,三年才出大概三百人进士。只要当上进士,就算再菜再无能,混到退休也能当个五品知府,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而进入翰林院的人,那就是妥妥的进入了中央,几十年下来,放到地方上就是一方封疆大吏,留在中央就是国级干部。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6)

自制蔡元培考神符

手拿金饭碗的蔡元培,这时还不到30岁。

此时正值西学东渐之时,看着国家日益腐朽衰败的蔡元培也开始对西学产生兴趣。只是当时翻译成中文的现成西学书籍太少,为了进一步接触到更多的西方著作,蔡元培开始自学外语。先学日语,随后又学了德语、法语、英语和拉丁文,掌握6门语言的他不仅自学外文著作,也翻译这些知识,一定程度上,要说他是一名翻译家也不为过。

★(二)搞暗杀的会长★

按照现在大部分家长的期望,自己的孩子如果能走到这一步,这辈子的事业线基本上是圆满了。但牛人毕竟是牛人,总会在一些普世价值观上跟大众有些差异。

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蔡元培主动放弃了他的“金饭碗”。

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深陷被帝国主义瓜分的泥潭。蔡元培当上翰林院编修不久,中国就在甲午战争中消耗掉了整个北洋水师,并面临2亿两的巨额赔款,和割地辽澎台,开放四市通商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之后,蔡元培又亲眼目睹了中国被瓜分的过程,正如章太炎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写的对联一样: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7)

时局图

看到国家蒙此大难,政府却毫无作为,至此,蔡元培对晚清政府彻底失去信心,并站在了清政府的对立面。

了解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应该听说过光复会的名字,就算不知道光复会,也一定听过秋瑾、徐锡麟的名字。他们都是晚清的爱国志士,他们都是光复会的人,而蔡元培,就是光复会的会长。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8)

《蔡元培与光复会》(绘画作品)

担任光复会会长时,蔡老师白天教书晚上制造毒药、研究炸弹。单看面相,谁能相信这个文质彬彬的先生竟然是个令清朝官员闻风丧胆的杀手呢?

光复会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口号,除了基本的文字宣传外,主要以暗杀和暴动为主。鲁迅和秋瑾都是暗杀组织的成员。

蔡元培作为会长积极地在背后研究刺杀武器。他先吸收爱国女校的化学老师俞子夷入会研究出氰酸毒药,但又觉得毒药还要找机会下毒,始终不如一颗炸弹方便快捷……

他决定搞炸弹,虽然不懂化学,但学霸不愧是学霸,他硬是拿着一本《化学大成》自学,多次尝试之后被他做了出来!

1905年,清政府派五名大臣出国考察,在正阳门车站被革命党人吴樾扔了炸弹,这枚炸弹,就出自蔡老师的手笔。

而当时陈独秀,章太炎、鲁迅等人都是光复会的主要成员,最后也成为了五四运动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激进的女权主义者★

蔡元培虽从小受传统私塾教育,但是却是近代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权主义者。

离开清政府之后,他踏上南下办学的“教育救国”道路。他执教南洋公学,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又创办了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鼓励支持女子入学。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9)

公开身份是老师,背地里身份是暗杀会长的蔡元培十分肯定女子在行动中的重要性,甚至觉得女子更具隐蔽性,参与行动更容易成功。

在受到西学影响之后,蔡元培重新审视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还有婚姻生活中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旧观念,由此写出了至今具有参考意义的《夫妻公约》

其中提及要禁止女子缠足,每个人都可以不奉门第观念,嫁娶离异完全自由,夫妻需同心协力,教育孩子也要夫妻分工,注重培养孩子的专业知识、自立、自信等……

蔡元培的第一任妻子是听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迎娶的,娶妻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面,无甚感情可言,《夫妻公约》立下之后,夫妻关系才得以缓和。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0)

原配夫人后来染病去世,他为之写道悼亡之词:“自由主义君始与闻,而未能免俗,天足将完,鬼车渐破,俄焉属纩,不堪遗恨竟终身。”

后为自己写下了征婚启事,其中所言皆超出了当时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年代的认知:

第一、是不缠足的女性;

第二、须识字者;

第三、男子不得娶妾;

第四、如果丈夫先死,那么妻子可以改嫁;

第五、夫妇如不合,可以离婚。

★(四)北大校长★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蔡元培受外交总长汪大燮的邀请,出任北大校长。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1)

这是蔡元培最为人熟知的一段历史。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脱骨于翰林院。清政府被推翻民国建立之后,更名北大,但内核还是旧式学堂,学生主要是进来混个履历的官二代。

当时有“两院一堂”的说法,就是说当时进出北京八大胡同(著名红灯区)的人,主要就是参议院、众议院和大学堂的人。

蔡校长进入北大之后,雷厉风行地给北大来了一个大换血——清理了一大批混日子的教授和混文凭的官二代。随即又召集了他一起研究炸弹的老熟人陈独秀、鲁迅、刘半农、胡适等新思想文人,把《新青年》带进北大,让这所学府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沿。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2)

蔡校长推行学术自由和平民教育,在引入新派思想的同时也毫不避讳与旧观念展开辩论,同时允许女子入学,接纳平民入学。很快封建腐败的学堂改革成为一所有先进思想武装的现代型大学。

《觉醒年代》中的蔡公,表面上温润儒雅,但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保护学生的作风是相当刚硬的。要知道,毕竟在当校长之前,蔡校长是个搞暴动和暗杀的激进革命者!毒药和炸弹都是小儿科,还会怕几个作乱的官二代和学生,和混日子的教授?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3)

也正是因为蔡元培的强硬作风,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抗住了绝大部分的政治压力,才促成了运动的成功。

★(五)反复横跳的革命人★

从大清翰林到激进革命党人,蔡元培在时代的洪流中站队过各种阵营。

原本的大清的高官,但看够了晚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作风,率先萌发“救国图存”的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救国道路的探索。

1898年,康梁开始戊戌变法,虽然蔡元培也对政府不满,但却并不认为戊戌变法会成功。他认为:“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引自《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可见从此时开始,他已经意识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4)

戊戌变法失败了,蔡元培也离开了清廷,开始南下办学,投身革命。终其一身,他也秉承革命需要培养新式人才的理念,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在绍兴发展教育的蔡元培同时兼任了光复会会长,表面搞教育,背地宣扬革命思想,立场十分坚定,就是要革命要暴动,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1905年光复会并入同盟会,蔡元培成为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成为国民党的骨干元老。

武昌革命爆发前,蔡元培还在海外游学,并伪造报纸发回国内营造外国都支持中国革命的假氛围。革命爆发之后,他立刻回国支持革命。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5)

他曾在致吴稚晖的信中预言:“故彼(袁世凯)出山,意在破坏革命,而借此以自帝。”后民国成立,袁世凯果然篡夺革命果实,成为大总统并欲称帝。

彼时,蔡元培出任民国教育总长,在看穿袁世凯的野心之后,辞职走人。直到1917年,才受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汪大燮之邀,出任北大校长,进行一系列改革,让北大成为了中国的最高学府。

后期,蔡元培一直坚定主张“教育救国”的理念,考察海外诸多名校并访问各界名人,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泰戈尔、萧伯纳等。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6)

鲁迅 萧伯纳 蔡元培

直到1924年,国共一大召开,蔡元培再次受孙中山之邀回国继续革命事业。

1925年,中山先生病逝。国共合作后期,蔡元培对合作的前景悲观,于1927年配合蒋介石开始了清党运动。但此时蔡与蒋的区别在于,蔡元培依然主张工农为党的基础,而蒋介石却已经脱离群众基础。然而借由蔡元培名义提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酿成的流血惨案让他始料不及,他反复强调依法办理不可杀人,但事情已经不受他的控制。

1932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走上“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道路,消极抗日。对其无比失望的蔡元培在这时和宋庆龄一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面,走上反蒋抗日保护民权的革命道路。

他一生为革命奔走,在茫茫的探索中,走过错路也走过弯路,但即便是学霸也没法在历史的进程中开启上帝视角,直接选对一条最正确的道路。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最终未能看见革命的最终胜利。

觉醒年代里的蔡元培最牛,觉醒年代之外的蔡元培(17)

美国哲学家杜威曾经说:

哪怕拿全世界的大学校长做比较,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