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出血跟宫颈癌有区别吗(辟谣同房后出血)

昨天我发布了一篇文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为何拒绝宫颈癌患者的这个要求?讲述的是关于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一些情况。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天我想继续谈谈宫颈癌。

说到宫颈癌,大家马上想到的症状就是同房后出血。没错,同房后出血的确是宫颈癌的症状之一。在妇科门诊,这样的案例不少见。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30岁的宫颈癌患者,她在一年的时间里白带明显增多,而且同房后容易出血。由于平时工作忙,又听身边的同龄女性朋友讲她们也有过类似的情况,自己觉得是小事一桩,不用太过紧张,所以一直拖着未到医院检查,出血的时候吃吃止血药。突然有一天,情况愈加严重了,出血了二十多天,止血药也不管用,这才来医院做检查。最终她被确诊为宫颈癌,而且已经是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非常让人惋惜。

同房出血,是宫颈癌的一个重要信号,假如她能早点重视,早点来医院,或许结局就不是这样了。然而,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后悔药。

宫颈出血跟宫颈癌有区别吗(辟谣同房后出血)(1)

同房后出血,就等于得宫颈癌了吗?

那么有同房后出血,就一定是宫颈癌吗?

不能这么说!

同房后出血,是指同房时或同房后出现的与月经无关的点滴出血或流血,也可以表现为分泌物呈褐色、粉色、或伴有血丝、血块。同房后出血其实并不罕见。一项研究发现,在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同房后出血的患者比例约为5%。

女性同房后出血的原因很多,比如严重的阴道炎、宫颈炎、宫颈息肉都容易发生同房后出血。除此之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节育环下移脱位、月经期、人流后及产褥期过早就开始性生活、服用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等也可能造成同房后出血。还有一些下生殖道良性脉管肿瘤,比如血管瘤、淋巴管瘤、局限性淋巴管瘤、血管瘤病和动静脉畸形等,也可引发同房后出血。

虽然同房后出血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一个典型症状,但绝不是同房后出血就一定是宫颈癌。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段女性发生同房后出血的宫颈癌风险如下:

  • 20~24岁,1/44000
  • 25~34岁,1/5600
  • 35~44岁,1/2800
  • 45~54岁,1/2400

可以看出,随着年龄上升,与同房后出血有关的宫颈癌风险也是逐渐上升的。

很多20多岁的年轻女性,一看见同房后出血,就马上联想到自己是宫颈癌,惊慌失措。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是或不是,及时就医检查最重要。

宫颈出血跟宫颈癌有区别吗(辟谣同房后出血)(2)

去医院该怎么检查?

首先,详细告诉医生你的月经情况,使用哪种避孕方式,是否用过药物或做过哪些治疗,发生同房后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出现症状有多长时间,是否生育、生育方式等详细病情。如果有最近一年内的检查资料,建议要随身携带,不要扔掉。很多患者检查之后觉得这些检查报告没用了,随身就会扔掉,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其次,做相关检查,包括医生肉眼观察、阴道分泌物检查,盆腔B超,宫颈筛查等,最重要的就是宫颈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这是宫颈检查的“三阶梯”。先用小刷子刷取宫颈上皮细胞,做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如结果有异常,再做阴道镜下活检确诊。如果高度怀疑宫颈癌,有时医生也会直接在病灶上活检。

最终,医生会综合情况得出引起同房后出血的原因,指导后续治疗。

宫颈出血跟宫颈癌有区别吗(辟谣同房后出血)(3)

患了宫颈癌是不幸的,每次看到这样的患者或家属在我面前痛哭流涕,惋惜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将宫颈癌的宣教做得更好一点,让大家更重视一点……

所有肿瘤中,宫颈癌是完全可以被预防的恶性肿瘤,因为我们有一级预防(科普性生活健康,接种HPV疫苗),还有有二级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把宫颈癌扼杀在摇篮中。

不管多大年龄,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应该定期做妇科检查,即便没有症状也要体检。因为HPV感染、癌前病变,甚至早期的宫颈癌都是没有症状的,但可以通过体检发现,进行早期的治疗干预去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出血跟宫颈癌有区别吗(辟谣同房后出血)(4)

#谣零零计划##向癌症说不#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