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的安全感都在这里(女人想要的安全感究竟是什么)

女人要的安全感都在这里(女人想要的安全感究竟是什么)(1)

我记得以前看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时,有一个桥段让我记忆犹新。

女人要的安全感都在这里(女人想要的安全感究竟是什么)(2)

年少的派正准备拿一块生肉去笼子边喂老虎,结果被他年迈的老父亲看到一把夺了过来,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派匪夷所思,因为妈妈曾告诉他,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什么父亲如此提防人类的好伙伴呢?

父亲为了让派明白母亲的想法有多那么的天真愚蠢,在笼子里放进了一头活蹦乱跳的小羊,而当小羊刚进笼子的瞬间,老虎就飞扑过去将它咬死并拖走,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迹。

如果一个男人童年时跟自己母亲的关系太好,往往成年后就会造就她性格中的懦弱和优柔寡断,因为女人往往并不善于做大决定。

叔本华在《论女人》中有一段对于对母爱的描述:

「最初的母爱完全是出于本能,无论是低级动物还是人类均如此。一旦孩子能自食其力时,这种爱就不复存在,而最初的爱则为习性和理性这种基础的爱所代替,并且,这种爱往往难以表现出来,尤其是当母亲已不爱父亲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父爱则相反是经久不衰的,它的基础是,父亲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找到了内在的自我,因此说,父爱在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

母爱是无私但同时又是自私的,因为母亲很难去爱一个没有血缘纽带的孩子,但她们又会过度溺爱保护自己亲生的孩子,甚至她们把孩子,已经看作了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父爱则相反,许多后妈会对前任的孩子刀刃相向,但父亲则不同,即便没有血缘纽带,他们也会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去教育他。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德高望重的年迈企业家,更愿意让有能力的女婿来接班,因为相较母爱,父爱更愿意把孩子看作是身体之外自我意识的延伸,这种爱更接近大爱。

当年的北大学子弑母,就是母爱极端控制欲下的酿成的惨剧。

母亲会将在父亲身上没有得到的安全感,投射在自己孩子身上,对孩子进行精神、生活和行为进行全面的控制,甚至在孩子面前诋毁自己前夫,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当然我相信一定存在开明的母亲和自私的父亲,但这毕竟是少数;控制欲强的母亲,和正义感强的父亲,是男人与女人基本的共性。

所以在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中,父母之间一定是一种力量的互补和平衡,有一方的力量过盛都会导致孩子后天性格上的缺失。

其本质原因是女人的安全感几乎无法由内而外产生,她们的一生就像是一块逐渐在融化的奶酪,所以当女人在面对时间巨大的洪流时,只会随波流逝,她们无法成为时间的主人。

这是女人内在不安全感和一切痛苦的根源。

内在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往往更注重现在而不是未来。甚至某种程度上她们难以接受甚至讨厌未来的。

因为她们不愿去接受,自己的容貌正在每分每秒衰退的事实,消费主义又为她们塑造了一个「爱丽丝的仙境」,她们宁可相信自己永远不会老去,也不去接受这样的现实。

所以抓不住时间的女人,总想要抓住些什么,控制些什么,这样才能填补她内心安全感的空缺。

她们去整容,打扮自己,驾驭男人……其实都是来源于内心深处不安全感和焦虑。

这就导致了再漂亮的女人,都会怀疑自己的容貌,再努力的女人,都很难真正自信,缺乏主见没有自我。

哪怕是一些看起来有自我的女人,大部分也是靠努力经营伪装出来的而已,就像叔本华所说的:女人对文学和艺术表现出的热爱,是一种装腔作势以其媚态来间接的掌控男人,征服男人,想要获得男人的关注。

日本女性导演,摄影师蜷川实花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日本文艺界罕见的女性摄影师兼导演,她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但在主流摄影界,艺术界她的作品根本不被权威认可,从出道以来作品看不到任何思想上进步的轨迹,作品空洞缺乏灵魂。

当然许多女人嘴上并不会认同,主观意识上也不这么认为,毕竟大部分女人就处于这种自我割裂的生命状态。

如果一个女人没有自我觉知,注定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很难看清事物的本质,大部分女人她们听风就是雨,内心世界永远随着外界而改变,随波逐流。

这就为什么世界上最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几乎清一色都是男性,即便存在像波伏娃那样的女性哲学家,但其实一生都只是在追随萨特的影子。

女人要的安全感都在这里(女人想要的安全感究竟是什么)(3)

加缪生前就非常讨厌波伏娃,说她是一位整天喋喋不休,卖弄学问,装腔作势的女人。加缪和萨特身边所有的情人几乎都上床了,但唯独拒绝了波伏娃。

许多年龄在28以上的女人,在外貌的赛道上竞争不过年轻女孩,就开始看书、旅行、热爱文学和艺术,但实际上扪心自问一下,她们内心真的热爱这些吗?还只是在用一个新的谎言掩盖旧的谎言呢?

所以对大部分女人来说,她们一生的意志必须依附于另一个意识,一位年迈的母亲让孩子在保护中长大,看似他在掌控孩子的人生,但其实也是在依附孩子,当孩子结婚后,就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婆媳矛盾。

因为这种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始终存在,年轻时是害怕失去男友陪伴的焦虑,年长后又害怕孩子被媳妇抢走。

所以她们一定要控制些…抓住些什么…

许多国内的女孩去信仰西方女权,她们忽略了西方是一个增量经济的市场,有着较好的社会福利,所以女人不用很努力也可以实现经济独立。

西方社会的女人不用跟时间赛跑,用自己有限的青春来换取金钱,但反过来说金钱真能填补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吗?

成为一名女强人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吗?

不管是金钱、男人、事业还是孩子这种安全感始终来源于外在。

而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由内而外的,虽然女人无法成为时间的主人,但可以跟时间做朋友,而不是做敌人,接纳时间的画笔在自己身上留下印迹,才能找回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我是李小野,这是第一期的思考随笔。看兄弟们是否喜欢,决定是否有下一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