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对写作的态度(文学权力恐惧)

卡夫卡对写作的态度(文学权力恐惧)(1)

《卡夫卡传:早年》[德]莱纳·施塔赫 / 任卫东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上海贝贝特 / 2022年06月

布拉格犹太人、保险局公务员以及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博士给后人留下了《城堡》《诉讼》《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2022年是卡夫卡《城堡》诞生的一百周年,广西师范大学上海贝贝特的“文学纪念碑丛书”陆续推出广受赞誉的《卡夫卡传》三部曲(首推《关键岁月》《早年》,《领悟之年》可能后续也会加入出版计划中)。在这套《卡夫卡传》中,作者施塔赫将带你踏入卡夫卡的人生,破解他的创作之谜。这是迄今为止内容最详实、体量最浩繁的一套卡夫卡传记。已译为英语、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斩获莱比锡书展奖、海米托·冯·多德勒奖等奖项。

在6月出版的《卡夫卡传:早年》中,作者莱纳·施塔赫查阅尚未公布的书信、日记、笔记等手稿资料,重现《一场斗争的描述》《乡村婚礼筹备》《观察》等文学试验,细数语言才华,教育经历,性心理、新技术、朋友圈等成为卡夫卡的条件,描绘了天才初登的舞台布拉格。

卡夫卡的内心图像与文学作品之间到底存在着何种关联?卡夫卡又如何找到进入集体噩梦的通道?《致父亲》作为卡夫卡早年最重要的自传性资料,似乎正是他一生受制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证据。施塔赫试图解读这封一百多页的长信,展示权力、恐惧、孤独这三大母题在作家童年时就扎下的根。

《卡夫卡传:早年》也展现了作家如何与文坛“伯乐”布罗德结下那段影响了现代文学史的友谊。布罗德是卡夫卡的挚友兼编辑,后来还成为卡夫卡文学遗产的保管人。他们的相遇是一场终生游戏的开始,并且后来让文学研究界为之绞尽脑汁一个多世纪: 从那时候起,布罗德想看到文本,但是卡夫卡要么不交出来,要么就犹犹豫豫,一页一页给他。

决心以写作为志业的卡夫卡后来成为了保险局公务员,他反复抱怨说,他的办公室工作具有幽灵特点,单凭其抽象程度就是。处理危险等级和风险百分比,确定保费金额,用法律和修辞手段与不愿意缴费的企业家谈判——这些直到他职业生涯最后,都一直是他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大多是枯燥的例行公事,不过这种统计性的、借助数据表格与现实进行的交流,也会有可笑的另一面,卡夫卡没有忽略这一点,并且后来从中获得了文学启示。所以,小说《城堡》中荒诞的分发文件场景就来源于机构中机械化日常的经验,每天要处理上千份文件。

城市布拉格和世纪交替的时代也同样塑造了卡夫卡,在哈布斯堡王朝灭亡后,尽管森严的社会等级、过时的礼仪、血腥的历史依然是布拉格这座古城的一部分,但一个新的布拉格也渐渐浮出水面,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巨变。工业化飞速发展,市郊爆炸式扩张,一个德语城市正向一个多元的捷克城市转变。

此外,《卡夫卡传:早年》还剖析了作家的犹太人身份,他如何崇尚“符合自然的疗法”,以改善自己的健康,作家性心理的成熟以及对新技术、新媒介的体验……最终回答了那个“卡夫卡何以成为卡夫卡”的问题。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评价“施塔赫以极度的细心和同情心阅读作品与生平。他对卡夫卡生活的时代理解深刻,而与之相应的,是一种智慧,一种对隐于作品背后的冲动及欲望的敏锐体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则说“它本身就是一部小说。”

文/贝贝特

编辑/韩世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