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童谣儿歌(农村的曾经流传的儿歌童谣)

农村里曾经流传着许多儿歌童谣,也伴随着一代代人的长大。如今这些儿歌跟许多不合时宜的事物一样,逐渐的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也鲜有人会记起来。儿歌童谣都源于生活中的场景,信手抓来不拘与格式,孩子们也念的郎朗上口。小时候也是唱着这些儿歌长大的,脑海里依稀还记着几首,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出现在眼前。

农村里还保留在街头聊天的习惯,大人在板凳上坐着,孩子相互打闹奔跑,充满了人情味。记忆最深的街头儿歌是“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这也是农村里经常见到的场面。当然小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要媳妇的事呢,都是大人的调笑,也是农村人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经典童谣儿歌(农村的曾经流传的儿歌童谣)(1)

农村都是烧火做饭,这柴火必不可少的资源,有闲空的时候都要去地里面捡柴火烧。有这样一首“刮大风,搂树叶,从南边来了个小媳妇;你坐坐,我歇歇,过来小脸我捏捏”。大风过后地里面落满了树叶枯枝,人们都争相着搂树叶做柴火烧,正好有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路过捏着孩子的小脸调笑。农村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从这里也能了解到当时的农村生活的场景。

还有表现农村风俗习惯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打棚,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老人过寿或者过年的时候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唱戏,女儿、女婿一家人都赶了过去祝贺,氛围特别的热闹。从吃饭的这一段可以看出来农村“让”的礼节,走亲访友的到了饭点,主家自然要张罗着招待,但客人都会谦让一番,实在推脱不了才留下来吃饭。小外孙看到饭桌上的好饭菜嘴里说着不吃,其实吃的比谁都多。

经典童谣儿歌(农村的曾经流传的儿歌童谣)(2)

农村的儿歌还担负着教育功能,小时候有这样一首儿歌“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关上门,堵上窗,出溜出溜吃面汤,你说爹娘悲伤不悲伤”。以前农村条件有限,面条等食物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说的是有东西给媳妇不给爹娘吃。这个儿歌是讽刺的是村子里的不孝子,告诫晚辈要孝敬爹娘,不过这句民谣直接把婆媳放到了对立面,折射的也是婆媳关系。

经典童谣儿歌(农村的曾经流传的儿歌童谣)(3)

在农村谁家都是一大串的亲戚朋友,平时互相来往有事都会帮忙。当然百人百性,也有的一些亲戚相处着很难,有这样一首童谣“花狸猫,上屋脊,妗子不给外甥吃。娘啊娘咱回家去,擀上饼,杀了鸡,活活馋着俺妗子。”讲的是舅妈做了好吃的不给外甥吃,不疼外甥,这让大人特别的憋屈,于是借小孩的嘴表达了出来。这则民谣也是教育人们不能亲疏有别,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

经典童谣儿歌(农村的曾经流传的儿歌童谣)(4)

曾经农村里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这些儿歌童谣都是孩子娱乐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娱乐的设施,玩具越来越多,而这些童谣已经很少在有人传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