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

每周一堂美育课,本期主题“花中君子——菊”。深秋时节,百花凋零,万木萧瑟,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这种品质被古人赋予了一种人格力量,菊也因此成为品性高洁的君子象征,与梅、兰、竹一起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1)

菊花

花中君子——菊

喜欢读唐诗的小朋友,一定读过大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吧。你还记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句吗?它不禁让人联想到在重阳佳节,诗人应邀到一位乡间老朋友家做客。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中,大家闲话家常、观赏菊花、畅饮菊花酒。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2)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3)

菊花

菊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植物。深秋时节,百花凋零,万木萧瑟,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这种品质被古人赋予了一种人格力量,菊也因此成为品性高洁的君子象征,与梅、兰、竹一起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从爱菊花,到赞美菊花,再到喜爱、赞美品德像菊花一样的人,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今,菊花作为“花中君子”所引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也成了中国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4)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5)

菊花

早在战国时期,菊花在屈原的笔下就有了人文精神,成为美好人格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与其他香草一样,成为屈原表明自己高尚品质的象征。菊花因此被赋予了刚正不阿、坚持操守、不趋炎附势的君子品格,这种品格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毕生追求的人文精神。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百花之中独爱菊,不仅写过“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更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他笔下的菊成了诗人的自喻,也是诗人品格的象征。他归隐田园,有着不慕名利、志存高远的品格,因而被世人称为“靖节先生”。也正因陶渊明对菊的钟爱和赞美,菊花便与隐士结了缘,也有了后世周敦颐那句“菊,花之隐逸者也”。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6)

清 虚谷 菊花图

陈洪绶也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故事中得到灵感,创作了一幅《玩菊图》,用来赞美这种隐逸的精神。图中人物坐在古树根上,怀抱竹杖,神态淡然地赏着瓶中菊花。人物衣褶细若游丝、用色清雅,让人观画后可联想到陶渊明赏菊时的淡泊与自得。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7)

明 陈洪绶 玩菊图

郑思肖也喜爱菊花,曾写过一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前两句的主要意思是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奇斗艳。接着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诗人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后两句诗讲的是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文学家的笔下代表着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也不愿屈服于元朝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表明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民族气节。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8)

明 沈周 菊花文禽图(局部)

古人不仅为菊花留下赞美的诗词,而且通过画菊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徐渭擅长用大写意手法来画菊,在《菊竹图》中以淋漓酣畅的笔墨画了菊花和竹子。徐渭用笔豪放,纵横挥洒,笔墨、线条、气韵组合成交响乐一般波澜起伏的宏大乐章,其中的菊花像是信笔写出,仿佛是徐渭自身经历的写照。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9)

明 徐渭 菊竹图

朱耷继承了这种画法,笔下的菊花甚至变得更显破败,就像他眼中的山河。在一首题画诗中,朱耷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不能直抒胸臆,他便将内心的孤寂痛苦寄托在残菊败荷这些让世人难解的创作题材之中。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10)

清 朱耷 菊石图

近现代画家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也喜欢创作菊花题材的作品。在他们的笔下,菊花呈现出多种风貌,或娇艳,或雅致,或冷峻野逸,或清高正气,有的用勾勒线条、层层渲染来展现菊花的清丽淡雅,有的用酣畅笔墨来表现菊花的凌霜飘逸,好像超然世外的隐士,又似恬然自处的君子。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11)

清 吴昌硕 墙根菊花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爱上菊花了呢?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除了关注精细入微的技法外,也要试着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寄托。等到秋高气爽的时节,很多地方都会举办大规模的菊花展览,有赏菊、咏菊等丰富的活动,到时候记得和小伙伴一起去观赏吧。

关于美育的话题(每周一堂美育课)(12)

现代 齐白石 菊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