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精辟(经典文言文赏析)

经典文言文精辟(经典文言文赏析)(1)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①云:"一日之计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③,而旨④则远矣。

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⑤,甘食褕(yú)衣,玩日愒岁⑥。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⑦;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⑧;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立行。徒然⑨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⑩耳!

夫天地之化⑪,日新则不敝⑫,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⑬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⑭乎?

经典文言文精辟(经典文言文赏析)(2)

注释
  1. 邵子:指邵雍,宋代学者。
  2. 计:计划,打算。
  3. 近:浅近。
  4. 旨:意义,用意。
  5. 逸:舒适。
  6. 玩日愒(kài)岁:指贪图安逸,旷废时日。
  7. 易耨(nòu);把田耘好。
  8. 功:效果。
  9. 徒然:白白地。
  10. 蠹(dù):蛀虫。
  11. 化:变化。
  12. 敝:坏,破旧。
  13. 陶侃:晋朝人,曾说:"大禹惜寸阴,吾人当惜分阴。"
  14. 彼者:那些人。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更重要了。因此邵雍说:"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的决定,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的决定,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劳的决定。"这些话虽然说得浅显,但意义却很深远。

无奈一般人的习性,厌恶劳苦而喜好安乐,只顾眼前吃得好、穿得好,玩掉时间,荒废岁月。让他去当农夫,却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尽;让他去做工人,却不能计算日期来求工作的成效;让他去做商人,却不能把握时机而追求利润;让他去当读书人,却不能坚定志向努力实践。白白生活在人间,好像一只蛀虫罢了!

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是天天更新就不会败坏。因此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实在是上天不想要万物常常安逸啊!人的心思和力量,不是也一样吗?劳苦了就会用心思考,安逸了就会迷惑昏乱,这是一般人的常情。像大禹那样的圣人,尚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那样贤明的人,尚且爱惜每一分的光阴;又何况在才能、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经典文言文精辟(经典文言文赏析)(3)

出处

《恒斋文集》

文言知识

说"诚":一指"的确"、"实在"。上文中的"诚不欲其常安也",意思是实在是上天不想要万物常常安逸。类似的如《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二指"如果"、"果真"。如"诚能听臣则安"。三指"真诚"、"真心实意"。如成语"开诚布公"。

启发与借鉴

经典文言文精辟(经典文言文赏析)(4)

这篇文章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深刻地揭示了勤奋的意义所在,说明了勤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发人深省。类似的古训还有很多,如:"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从古至今,无数的例子都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获得真才实学。

现在外面的诱惑太多,稍不留意便会堕落,变成古人口中的"蛀虫"。希望大家都能振奋起来,树立目标,制定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