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苏轼(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苏轼《寒食雨二首》

其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其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简注

三寒食,苏轼元丰三年(1080)二月抵黄州,至作诗时元丰五年(1082)已过J三个寒食。暗中二句,用《庄子大宗师》句意,言海棠凋谢。

君门句,宋玉《九辩》“君之门兮九重”。坟墓,祖坟,代指故乡。哭途穷,用阮籍事,见《晋书阮籍传》。死灰,用韩安国事,见《史记》。此处喻心灰意冷。

诗意散绎

其一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过了三个寒食节。年年有心怜惜春天,春天匆匆不容惋惜。今年苦雨下个不停,两个月来秋意萧瑟。床上卧听雨打海棠,胭脂般花瓣全凋落。是谁暗中偷走大山,夜间大自然施神力。与少年生病一个样,病好之后满头白发。

其二

春江涨水即将入户,雨势哗哗依然不止。小屋就象一条小船,飘浮在濛濛水云里。空空厨房煮着青菜,破灶膛中烧暑湿苇。哪知今天就是寒食,只见乌鸦叼着钱纸。君主之门深有九重,家乡祖坟远隔万里。想学古人穷途痛哭,心如死灰吹燃不起。

评析

第一首

每逢寒食,诗人总是感到时序惊心在无期的贬谪中耗费,诗人的内心充满惶恐不安,真害怕星移斗转,就像一个缠绵病榻的少年,待到病愈之日,却已变成白发老翁。诗风清寒萧索,表现了苏轼內心悲凉与愁苦的一面。

第二首

自己的住所被水包围,犹如小舟飘浮在濛濛水云之间。厨房空空,破灶湿柴,见到乌鸦衔纸钱,才知寒食已至。想到朝廷寡恩,家乡万里,与冷雨寒风相对,不禁把压抑在心的苦闷倾泻出来。沉痛低回,代表了苏诗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清贺裳《载酒园诗话》评曰:“小屋如渔舟”一篇,最为沉痛。

苏轼此诗的墨迹,被称为《寒食帖》,世所宝之,流传至今。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第二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附图一即是《寒食帖》的局部。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苏轼(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1)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苏轼(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2)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苏轼(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