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云河北梆子简介:河北梆子最好的旦角演员

张惠云,女,1941年生人,河北高阳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剧协河北分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委员。她是河北梆子界难得的旦角演员,正工青衣,扮相俊美,表演大方,嗓音甜润,尤其是她的唱腔,咬字清楚,韵味纯正,听起来非常清新悦耳,人赞“大珠小珠落玉盘”而享誉燕赵大地。因她成绩显著,自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的主要剧目有:《陈三两》、《夜宿花亭》、《秦香莲》、《拾玉镯》、《王宝钏》、《王春娥》、《望江亭》、《蝴蝶杯》等。

张惠云河北梆子简介:河北梆子最好的旦角演员(1)

张惠云老师的特色是大嗓用腔,或者叫大口梆子腔,这当然是与张惠云老师的好嗓子分不开的。张惠云老师的好嗓子可以说空前绝后,高音亮而不噪,低音稳而不沉,音质极佳。正是因为没有嗓子上的限制,张惠云老师完全放得开运用自己的好嗓子来塑造人物、设计唱腔,因此才有了《洪湖赤卫队》那跳跃八度的高难唱腔,才有了《陈三两》那催人泪下的大拖腔,才有了那鹤唳九霄的“金牌调来银牌宣”,才将河北梆子唱腔的另一分支——大口梆子腔向前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凸现和深化了梆子腔的本色。

张惠云河北梆子简介:河北梆子最好的旦角演员(2)

张惠云老师的唱腔很难学,第一嗓子不行,没有好嗓子就很难唱出张派的味道来,一听就不像,我想每个张派戏迷都深有体会;第二张派唱腔突出大嗓行腔,行腔特色、咬字发声技巧和人物塑造方法都是和唱腔结合起来的,如果我们体会不到大嗓行腔的诸多迷人之处,自然对唱腔的内涵就体会不深甚至体会不到了,因此张惠云老师的戏就更加难学,那些优美动听的唱段对戏迷来说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张惠云老师发展的大嗓行腔特色被很多中青年演员学习和继承下来了,因此现在河北派的很多唱段大都慷慨激昂、荡气回肠。

张惠云河北梆子简介:河北梆子最好的旦角演员(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