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主要思想(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因何而死)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韩非与秦相李斯同为荀子学生,韩非将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结合在一起,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的时候,秦王嬴政看了欣赏不已,经过李斯的推荐,韩非出使秦国。但是这次韩非出使秦国再也没有回到韩国,死在了秦国监狱中。关于韩非的死迷雾重重,韩非到底是怎样死亡的?

一、李斯嫉妒陷害

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喜欢研究法术学问,与李斯一同在荀子座下求学。韩国当时处于六国当中最弱的国家,韩王治理国家常常忽略刑法的修订,难以驾驭臣子,也不寻求国家中的贤能人士,反而喜欢重用那些只会耍嘴皮子,但是什么实事都不做的人。

韩非当时的思想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儒家用经典文献来扰乱国家的法度,游士凭借着武力违反国家禁令。为了拯救国家,韩非常常向韩王上书,但是韩王根本不重视韩非,对他的建议视若无睹。

韩非郁郁不得志,看着韩王只宠信那些徒有虚名的人,悲愤交加,一气之下不再参与政治,专心著书,将自己的思想与哀叹都写入了书中,著有《孤愤》、《五蠹》等著作。

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嬴政被韩非流畅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深深折服,叹息道:“要是能见到写这个书的人,和他交个朋友就死而无憾了。”嬴政是痴迷于长生的,但是他为了见到韩非能说出这种话,说明嬴政是多么佩服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主要思想(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因何而死)(1)

李斯在一旁一看,这不就是我的老同学吗?嬴政知道后,喜出望外,连忙打听韩非,知道韩非是韩国公子,就立即发兵攻打韩国。不得不说古代时候的“追星”还真的疯狂,嬴政为了得到韩非,不惜发起战争。韩国哪里打得过秦国,韩王一开始不重视韩非,等到了秦国打上门来才想到韩非,于是马上派韩非出使秦国平息了战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人或传其书至秦……乃遣非使秦”

韩非到了秦国之后,嬴政非常喜欢他,但是还没有信用他。韩非的老同学李斯看不过去了,因为韩非文章写的比他好,才华也比他高,李斯费了好大劲才从一个平民受到嬴政重视,韩非只写了几篇文章就抢走了自己的风头。

所以李斯非常妒忌韩非,就和姚贾一起诋毁韩非,在嬴政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如果大王想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还是会帮助韩国而不会帮助秦国的。如今大王不重用他,以后再放他回去,就是放虎归山啊!”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主要思想(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因何而死)(2)

嬴政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给韩非定了罪,李斯派人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找嬴政申辩,但是李斯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韩非绝望之下只能自杀。后来嬴政后悔了,想要赦免韩非,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秦王悦之,未信用……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李斯陷害韩非致死是目前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还是有很多人质疑。如果李斯嫉妒韩非想要诋毁他,那么当初为什么要为嬴政推荐韩非呢?

在韩非死后,李斯曾不止一次的提到韩非的思想,李斯在给秦二世上书讨好秦二世的时候也引用过韩非的思想,说明李斯是很赞同韩非的观点的。而且当时嬴政虽然和很喜欢韩非,但是还没有重用他,李斯为什么非要韩非死呢?所以李斯在韩非的死亡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还是很模糊的。

二、韩非引火烧身

在《战国策》中记载过这样一个事情,燕、赵、吴、楚四国曾要联手攻打秦国,嬴政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在大臣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姚贾站出来自告奋勇,嬴政很高兴,赏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让他穿上自己的衣服,佩戴自己的宝剑。

姚贾拜别了嬴政之后,访遍四国,果然瓦解了四国联合,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嬴政非常高兴,立即封赏一千户城邑给姚贾,并任命他为上卿。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主要思想(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因何而死)(3)

这时韩非逃出来指责姚贾,说姚贾利用秦国的财报私自结交别国的诸侯,那些国家并不是真心与秦国结交。姚贾做过魏国的盗贼,赵国把他驱逐,用他参与国家大事不妥。

嬴政听了后,召来姚贾问他事情是否像韩非说的那样。没想到姚贾坦荡的承认了。嬴政脸色立即变了,这时姚贾解释说,如果我不忠于大王,四国也不会信任我,再说姜太公、管仲、百里奚他们都出身贫贱,都做过为人不齿的事情,但是君主都能够重用他们,他们才能为国建功。

《战国策·秦五》:“韩非知之……非所以厉群臣也。”

姚贾还对嬴政说,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得失,不会听信别人的谗言,只看他们是否能够为己所用。要是只用一些高洁隐士治国,谁又能为国效命呢?嬴政听了姚贾的话,大为叹服,于是将告状的韩非杀了。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主要思想(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因何而死)(4)

这是《战国策》中对于韩非死因的描写。韩非的这个死因与《史记》当中的记载大相径庭。在《史记》中韩非的死亡是因为自己太有才了,被人嫉妒陷害,在那样的死因之下韩非还很无辜。但是在《战国策》中对于韩非死因的记述,是因为韩非自己进言不当,引火烧身,可以说是自己害死了自己。

不过无论是哪一个死因,最后决定的还是嬴政。嬴政如果不说杀死韩非,韩非是不会死的。嬴政是很喜欢韩非的,但是为什么在两个不同记述中,嬴政都是毫不犹豫的处死韩非呢?

三、嬴政不信任韩非

嬴政生性多疑,他对异国来的韩非不信任也是韩非死因之一。不管韩非是因为李斯的陷害还是自己引火烧身,都能看出嬴政最后的决定干脆。

但是嬴政当初不惜发动战争得到韩非,为什么最后又要杀掉韩非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嬴政的性格残忍,捉摸不定,对韩非始终存有疑虑。嬴政喜欢韩非,估计也就是喜欢韩非的著作和思想,如果学习了韩非的思想之后韩非对于嬴政就没有了利用价值,那么韩非被抛弃也是情理之中。

韩非到秦国的目的也是不纯粹的,因为当初李斯劝说嬴政先攻打韩国,用此来威慑其他的国家。韩王因为担心,于是与韩非策划要削弱秦国。所以韩非到秦国一开始是带有阴谋的,以嬴政的性格,要留下韩非这个有异心的恐怕做不到。

就像李斯所说,韩非始终是韩国人,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国家来帮助秦国。在姚贾帮助秦国破解了四国联合之后,韩非立刻就跳出来攻击姚贾,嬴政是何等聪明的人,对于韩非的目的,嬴政说不定早就看清楚了,所以才会杀掉韩非。

《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因说秦王……与韩非谋弱秦”

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主要思想(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因何而死)(5)

在《韩非子》一书中,堂谿公认为韩非不顾一切推行自己的思想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劝说韩非不要去做冒险的事情,应该保全自己。但是韩非认为如果为了保全自己就放弃人民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发展只知道明哲保身,这样的做法是侮辱自己。

所以韩非是非常爱自己的国家的,如果嬴政想要让韩非为自己所用,这估计是不可能的。韩非为了国家不惧怕死亡,那么韩非应该也能料到自己的秦国之行会有去无回。所以韩非的忠于国家和嬴政的多疑性格结合在一起,韩非之死也是注定了的。

《韩非子·问田》:“堂谿公谓韩子曰……然有大伤臣之实。”

总结

如果韩王能够重视韩非,采用韩非的思想,那么韩国也不至于灭亡。韩非的悲哀之处在于不被自己的君王赏识,但是却被别国的君主赏识,想必韩非心情也是非常复杂的。

韩非的死亡关键在于嬴政只是重视韩非的学说,但是并不是真心喜欢韩非这个人,所以最后才会干脆的杀掉韩非。不过韩非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韩非的死亡,对于后世来说是一个遗憾。

参考文献:《史记》

《韩非子》

《战国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