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的残酷现实(越南战争之十四)

1946年11月23日,法国海军炮击海防越南居民区,造成6000平民死亡,史称海防惨案或海防事件。

之前虽然有西贡之乱,但双方都在求和避战,海防惨案造成越盟与法国关系急剧恶化,越南和平独立几无可能。而紧随其后的河内暴动,标志着越法双方已彻底决裂,开启了长达8年的越法战争,或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1946年2月28日,中国与法国在重庆签订协议,移交滇越铁路,而且有一条:

“法国政府在海防港保留一特定区域,包括必要之仓库场所,如有可能并包括码头以备来自或输入中国领土货物之自由通运,此项特定区域内之有关税关事项,由中国管理,其他事项尤其有关公共安全与卫生,仍归法国行政管理”

这协议根本没将越盟/越南民主共和国当真,仍然认为法国对越南拥有有主权,所以中法双方决定越南海防的事。

那越南什么民主共和国来着?不存在的。

越南战争的残酷现实(越南战争之十四)(1)

但3月6日,越盟与法国在河内签订了胡山协议,这里胡当然就是胡志明,山,是法国特使山特尼(Jean Sainteny)。这协议好像没中文名,所以这名字是俺自己起的。

这协议里,法国承认越南的自由独立地位,拥有自己的政府、国会、军队、财政系统,双方承认将来在越南全境的公投结果。

越盟的让步,是越南留在印度支那联邦(Indochinese Federation),作为法兰西联邦的一份子,类似于英联邦那样的松散联盟。

这样的让步当然不够,最重要一个让步,是同意法国军队15000人入驻北越,替代卢汉的2万中国军队,但法军至1951年须完全撤出,也就是允许法国驻军五年。

驻军这个妥协,让胡志明在越盟内部受到不少批评,甚至越盟的报纸都发了不满的声音。但个人倾向于这让步对越南利大于弊:

将来法国不遵守协议继续驻军的话,越盟的抵抗会相对容易:毕竟法国要远征万里,越盟是在家门口御敌。

而中国驻军找由头不撤的话,对越盟而言后患无穷:两家对门,真干起来,越盟不可能有实力对抗中国军队,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

所以,作为防范北方王朝千年之久的越南人,胡志明这个让步是有道理的。

而且这协议的签订,有着另一层意义。

当时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没一个国家承认。签了这个协议,在某种意义上,让越盟获得了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政治实体,与法国平起平坐的政治实体,不再是之前法国的附属国。

1946年中,越盟已经有了8万正规军,另有100万游击队。当然,相对正常国家的常备军而言,这时候的越盟正规军估计也就比游击队强点,

而法国在签下协议之后,公告称“协议在当前以及将来,保证了法国在经济及文化上的利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随着法国军队入驻北越,事情正在起变化。

法国开始恢复以前的殖民地行政系统,海军频繁巡回于东京湾,对海防实行了事实上的海禁。嗯,东京湾也就是我们的北部湾,名字不同而已。

至于协议,是什么东东?没听说过

胡志明没脾气,46年6月跟范文同前往巴黎,再谈,希望法国能遵守协议或者重新签一个协议。

结果可想而知就是,没结果。大家相约来年开春再谈。

就在胡志明访法的时候,武元甲在越南干了件事:大清洗。

越盟凭借自己实力最强,在北越开始一一清理其他寻求越南独立的反动组织,包括越盟内部革命意志不够坚定的同学。

至于手段,可以参考柬埔寨的农谢之类。

这里可见越盟真正的偏向。

11月20日,法国的巡逻艇逮到了一个偷送禁运物质的中国小舢板,这在当时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常事。但这次有点不一样,越盟的人在岸上朝巡逻艇开枪了,然后岸上的法国人立马还击。

越南战争的残酷现实(越南战争之十四)(2)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海防分法国、中国、越南三个居住区,时有冲突也难免,大家就这样互射一通就各自回家睡觉去了

但是,这新闻传到法国之后,海军少将Georges Thierry d'Argenlieu很不乐意,命令殖民地司令以武力应对。其实,这事本来就已经是过了的,当时法国驻军表示尊重越南在海防的主权,所以暂时相安无事。

然后这司令给海防的上校Pierre-Louis Debès下的命令就更离谱:如今面对的是蓄谋已久的越盟正规军,是时候给他们颜色see see了,使用你职权内的一切资源,控制海防。

然后,上校给越盟下了最后通牒,引用了前面那个重庆协议的条款,要求越盟撤出海防的港口区及法国、中国区。

越盟没撤,法国就用了军舰加飞机猛轰海防的越南区。

这是11月23日的事。

28日,上校控制了整个海防,满意了。

炮击海防的是巡洋舰Suffren号,排水量10000吨,主炮是八门两联装的8寸/203炮。

有人记得金门炮战的事么?那火车站就是中了一炮而已,203的。

这事件之后,各方对遇难人数的估计差别极大,从几十到两万人。目前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6000人以上。

这就是1946年的海防惨案。

说起来,针对平民区炮击/轰炸,不是没有先例,但那都是二战中杀红了眼之后,比如德累斯顿大轰炸跟火烧东京。

冲突伊始就如此下手无情,想了一下,好像还真想不起来有什么例子。

12月19日晚,时间2003,越盟在河内电厂引爆炸药,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漆黑。越盟本想趁黑攻击法国人的军营与住所,将法军驱出河内,但却被法军反杀,逐门逐户排查,之后花了两个月,将越盟赶出了河内。

但当晚的爆炸,仅仅是8年越法战争的第一枪。

-------------

另有一说法是当时炮击海防的不是巡洋舰,而是三艘aviso炮艇-------一种700吨左右,配4门100mm炮的东西。但查过之后,发现这东西在3~40年代就退役了,只有一艘在惨案发生时仍然在役。

所以炮击海防的应该就是巡洋舰

而且,100mm的炮估计没有那么大的破坏力。

越南战争之十三:杜伊遇难

越南战争之十二:山雨欲来

越南战争之十一:独立宣言

越南战争之十:多事之秋

越南战争之九:越南帝国

越南战争之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