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神话人物,被三国演义神话的

对木牛流马的记载见于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有两处提到木牛流马,分别是:“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文献记载过于简单,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描述,所以才致使今天的人思来想去也不得要领。

三国中神话人物,被三国演义神话的(1)

网上的一种流马图

理解“木牛流马”的三个客观要素

对于木牛流马的想象观点很多,有设计复杂者、有奇思妙想者,有的说木牛流马是不同规制的独轮车,有的说是更为复杂的木制机械装置等等,但这些观点都无法解释所有疑点,都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说到底木牛流马是一种三国时代出蜀运粮的工具,由此可知,要揭开木牛流马的真面目,离不开对三个要素的理解,一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二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三是它们都是实用的工具。

史书对“木牛流马”记载的三个疑问

现在明确的一点是木牛和流马是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从历史记载的只言片语中得到的是一些疑问,我们先一一列出,或许对我们解开答案或接近真相有些帮助。一是为何史书中只是提到而未进行解释或描述?二是为何两次运粮先用木牛后用流马,而非同时使用?三是木牛流马是否流传下来了?

首先来说第一个问题,之所以只是提到而未解释或描述,有两种可能,一是虽然巧妙但却构造简单,甚至在陈寿生活的年代还在使用,一说便知道无需解释;二是构造极其复杂,但是这显然不符合大规模制造并使用的要求,再加之作为需要翻山越岭的载重工具,在以木制结构为主的年代,过于复杂的构造其稳定性也是很大问题。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原因无外乎就是两种,一是路线不同道路情况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二是道路情况差不多,但经过前次使用,发现木牛效果不佳,所以改用流马。

最后说第三个问题,可能性还是只有两种,一是因为不实用、不适应而未能流传下来;二是流传下来了但名称发生了变化。以上就是我们从《三国志》描述中,得到的一些疑问。

“流马”可能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总结以上三个问题,我们能得出以下结论,一,不管是木牛还是流马更可能是一种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的运输工具,二,流马流传下来的概率更大。所以我在此提出一种假设,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因为如果按照我的假设,“木牛”或“流马”的构造确实过于简单了,甚至都谈不上什么构造。

我们结合四川山区的自然环境和道路状况,再加之从字面意思进行分析,流马应当是类似于当今山区马帮的一种用两绳将马前后相连的运输形式。

三国中神话人物,被三国演义神话的(2)

山区马帮图

这种方式非常适应山区崎岖且狭窄的山路,能避免马匹混乱插队,能避免马匹跌落山谷悬崖,能节省驱赶马匹的人员。而数十上百匹马前后相连行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远远望去便如流水一般,是为流马。

“木牛”应该也是一种畜力运输方式

三国中神话人物,被三国演义神话的(3)

网上的一种木牛图

如果我们对于“流马”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所谓的木牛也应当是一种以真实的牛为主体的运输工具或方式罢了。如果用排除法,首先要排除掉牛车的可能性,再次也绝不是当代人复刻的那种构思精巧的人力木制运输机械,甚至还有上图这种仿生的木制行走机械就更是后人的异想天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