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有什么讲究(俗话说竹子开花)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底,曾发生过一件怪事,四川卧龙保护区内,一片生长繁茂的箭竹林在一夜之间开了花原本一片绿色的竹海,瞬间被无数紫褐色的花朵所取代,着实令人震惊,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有什么讲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有什么讲究(俗话说竹子开花)

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有什么讲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底,曾发生过一件怪事,四川卧龙保护区内,一片生长繁茂的箭竹林在一夜之间开了花。原本一片绿色的竹海,瞬间被无数紫褐色的花朵所取代,着实令人震惊。

箭竹是熊猫最爱的食物,熊猫挑食,开过花的竹子一律不吃,紧接着更可怕的事发生了,开过花的箭竹大片大片的枯萎死去。

与此同时,甘肃文县、四川平武、南坪等县相继发生类似事件,一时间流传着“竹子开花,熊猫饿死”的说法。

在民间,竹子开花似乎不是一个好兆头。以上事件,正好印证了民间老人们经常说的一句俗语:“竹子开花,赶快搬家”。

“竹子开花,赶快搬家”这个俗语很好理解,意思是说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预示着灾难或灾害将来,需要赶快搬家逃离。

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竹子开花预示灾难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接下来我们对这个俗语一探究竟。

竹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植物,它是“岁寒三友”之一,象征高洁、坚贞与正直。大文豪苏东坡特别爱竹,他曾写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一个吃货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足以证明东坡居士是真的爱竹。

当然,竹子有很多种类,有一些盆景观赏类,是可以正常开花的。俗语中所指的竹子应该是普通文竹、毛竹之类。

在我国南方地区,竹子非常常见,虽然常见,但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它,因此,很少有人知道竹子也会开花。

正是因为没看见以及不熟悉,因此大家一度误认为竹子不开花。

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等竹子到了一定时间年限,它也是会开花结果的,只是竹子开花的周期特别长,很多人一辈子都等不到竹子开一次花。

有植物学研究者发现,我国毛竹开花周期为60年,箭竹开花周期是66年,台湾牡竹开花周期是47年,最厉害的当属浙江箬竹,它的开花周期是100年。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西游记》里的蟠桃,记得蟠桃园里的土地爷爷指着蟠桃树对孙悟空说道:

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蟠桃到底有没有疗效,很多神仙都不知道,因为还没等到它熟,自己就渡劫失败了。

还有一点必须指明,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开完花,完成了有性生殖的过程,竹子本体就会死亡。

有研究表明,当生存环境变得恶劣时,竹子才会进行有性生殖,一般情况下竹子是进行营养繁殖的。所以竹子开花很有可能意味着自然环境变差,例如土壤的改变,或者是有自然灾害要发生。

在感知生命衰弱之前,竹子就会改变自身机能,使自己开花结果,把种子散播到各地,以免灭绝,然后等待适合自己生长的时机。这就是植物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机制。

如此说来,竹子开花属于植物正常的自然现象,是竹子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 气候干燥或者竹子变老,竹子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就会下降,致使竹子代谢失调,抑制了竹子的营养生长,促进了其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从而出现开花等现象。

因为竹子开花难见,而且每次出现大片竹子开花时,都会有水、旱、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容易引起人们对灾害、荒年以及饥饿的联想。

因而,封建落后的古人把竹子开花视为逃荒的前兆。

竹子的生物钟也很奇特,同一母本的竹子,不管它们在世界哪—个角落,都会在同一时期内开花、结实、死亡。

曾有报道说过,在英国花园里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竹子,分别与来自亚洲相同母本的竹子同时开花,开花后,竹子产生种子,并立即死亡。

古人云:人到七十古来稀。六十年为一甲子,大部分竹子的开花周期与古人的生命周期相差无几,而且竹子开完花后是会成片的死亡,这也会加深老人对未知灾难和死亡的恐慌。

逃避是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我们几千年文化从来没有断过流,靠的什么?要我说,靠的正是心灵恐惧的躲与逃。

我们这个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独特而封闭的院子文化,国家要修个大院子,有了长城;皇家要修个中院子,有了故宫;老百姓要修个小院子,有了篱笆。说白了,这些院子便是我们心灵恐惧的标志。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本领便是躲与逃。天灾来了我们逃,战乱来了我们逃,土匪来了我们也逃,逃过了,也就胜利了。

正是由于古人对未知的神秘现象的恐惧与敬畏,才让他们采取了避之而无不及的策略。一旦看到竹子花开,就拖家带口地逃离,择他处而居住。

科学发展,古人的很多未知如今已变为已知。“生如春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竹子的一生似乎正好诠释了这个句子。

竹子开花就让它开吧!人生难得几回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