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王进打死高俅会有梁山好汉吗(也都得罪了高俅)

假如王进打死高俅会有梁山好汉吗(也都得罪了高俅)(1)

《水浒》里的王进(图中史进的师傅),他和林冲一样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也得罪了高俅,可王进为什么就不像林冲那样最终被逼上梁山(自然不是特指梁山,随便哪个山做个山大王都行啊)?他的最终命运又如何?

《水浒》一开场,高俅便做了太尉,从此鸟枪换炮,从只会玩乐的帮闲成了大宋王朝的高级领导干部,这可就摆足了架势要甩威风了。

而这甩威风的第一步,自然就是要把所有的麾下人员都拉出来过过眼,瞅瞅那些人值得拉拢作亲信,那些人够卖力可以干活,哪些人则看得生厌该打击赶走——这便是做官的思维,搁现在许多公公也是如此这般,呵呵不多言大家都明白哈!

高俅用哪些人做亲信呢?《水浒》里提到一人,那便是林冲的好朋友虞候陆谦,虞候又是个什么官呢?其实就是军中负责警戒、巡查、安全的人,有点像今天军队里的警备司令部。

(林冲此时还意识不到高俅的到来会造成何等结果,他尚且安乐得很)

高俅又用哪些人卖力干活呢?《水浒》也提到一人,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他素有豹子头的名号,看来本事不小,可是论溜须拍马这种官场特殊技能,他又欠缺得很,所以只能用来干活,却不能做高俅身边的亲信——后来的悲剧,实际上也由此而起。倘是与那陆谦一般,领导的公子看中了你的娘子,你还不得主动抬上花轿送到人府里去!自然,林冲若是那般苟且,也就难有英雄之名了。

司马今天讲的,倒不是林冲,也不是陆谦,而是第三种人:高俅此刻要打击赶走的人,谁呢?那便是禁军教头王进。

假如王进打死高俅会有梁山好汉吗(也都得罪了高俅)(2)

高俅为什么要打击王进呢?第一是要打虎立威,让满院的大大小小都瞅瞅,俺高某可不是好糊弄的人,赶紧给俺送点金银财宝神奇古玩,要不然就马屁拍足,否则那便呵呵了。

第二又是什么呢?那便是有旧恨了,原来高俅早年学耍棒的时候,曾经和王进他爹交过手,自然高俅拍马玩乐的本事大得很,格斗的真技巧却稀松平常,所以被王老爹一棒打翻在地,他本是个玩的人,那禁得住这真本事,所以一棒的伤,据说便休息了三、四个月才慢慢恢复——现如今他做了大官,当年的仇人已死,可仇人之子就在他手下做事,这仇岂有不报的道理。

可是高俅往下左扫右描,居然没发现王进这人,哎哟!难道是预知俺来报复所以遁逃了不成?仔细一问,才知道那家伙请了长期的病假。好嘛!高俅登时就乐了,这不是送上门来的报复好机会吗?一声令下,脸上便装出暴怒神情,把那装病搪塞的家伙给我捉来!

假如王进打死高俅会有梁山好汉吗(也都得罪了高俅)(3)

于是后面的剧情便很清楚了,王进被捉来,三言两语便要下令拖出去暴打,多亏王进平日里还挺会做人,所以有不少同事帮他说情,高俅也不着急,反正你丫的已经被俺捏在手里,就跟笼子里的鸟雀似的,想什么时候收拾你就什么时候收拾你!于是且饶了这一次,说是明日再与他理会。

这时节,王进也看出台上这位上司究竟是什么来路了,那不就是高二吗?不知什么来路,居然被他考中公务员,如今混成了自己的上司,这该如何是好?回家去和老妈一商量,他妈倒是个有决断的,说儿啊!别犹豫了,三十六节走为上计,咱趁他还没动手,先跑了吧!

话说这便是王进和他妈比林冲高明的地方了,那豹子头林冲虽然武艺高强,却是个拖泥带水优柔寡断的人,上头逼他一步,他便退一步,总想着我既然已经退了,对方就该念着咱的好,多少收敛些了,可事实上,世上的事,实在就是你让三分,人要你一尺呢!

不光是有果断放弃的意识,王进很快连下路都想好了,那就是西北的延安府老种经略那里,正需要咱这样教枪棒的人,就去投奔他算了。

假如王进打死高俅会有梁山好汉吗(也都得罪了高俅)(4)

哈哈,这老种经略又是谁呢?

首先来说经略这个官,其实就是一个方面军的指挥官的意思,宋代的边疆地区,多数有这么一个官。延安府经略,实际上就是大宋帝国的西北军分区,左边是西夏,上头是辽,按地理位置而言,也确实是颇重要的了。

其次来说说老种这个人,种姓不在百家姓里,实在是个稀少的姓氏,据说来自西周时代一个叫做仲山甫的重臣,因为躲避仇家追杀才改姓种。

而王进所要投奔的这个“老种”,真实姓名便是种师道,北宋末期抵御西夏的名将,曾经得罪蔡京,结果被告“诋毁先烈”,罢黜回家十年之后才得以出来做西部边境的武官。结果又遇上另一个祸害大宋江山的人物童贯,好多主意都相互冲突,以至于老种过了很久,才得以出任西安的知州。结果这时候北宋就和西夏开战了,老种带兵出征,屡获胜利,这就有了名将的声誉。而后宋辽开战,当童贯大军在前面吃了大败仗之际,也是老种,带着一枝部队,拿着又粗又大的棍子,打得辽兵落花流水,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溃败。

可随后,更凶残的金人就灭了辽,呼啸直下了,老种带兵去援救京师,可是大宋的皇帝却想着讲和,而那些激昂的主战派又不知战术谋略,迫不及待地去劫营,结果是一场惨败。

假如王进打死高俅会有梁山好汉吗(也都得罪了高俅)(5)

这么说吧!老种几乎是当时主战派中唯一一个知道不能单靠血勇,而应该采取持久战让金人占不到便宜自行撤退的人,可惜两方面都不听他的,主和的觉得打不过,主战的则恨不得立刻开门就出去火拼,而皇帝又是个全无脑子的人,一会想战一会想和,简直就跟过家家似的,最后的结果便是速胜论指导下的宋军遭遇惨败,而主和派又脑残地下令不许备战一心议和,结果老种两面不讨好,大概是悲愤交加吧,七十六岁那年奉诏进京之际便病逝了。

而水浒传里的这位王进,故事说到他路过史家庄,传授了那“九纹龙”史进一身武艺之后,便上路去投奔老种,再无下文。可结果究竟如何呢?据说他还真到了老种那里,做了一名军官,参加过与西夏的战事,还立了一些战功,后来便到了太原,在老种的弟弟种师中带领下,三次打败金军,可是周边友军都或逃或不敢向前,总之是无人来与他会师,结果种师中的部队军粮短缺、更别提犒赏,用神臂弓射退金军之后,大部分人便愤而离去——卖力打仗却没饭吃、没工资没奖金,没人愿意再做义务兵,现实便是如此残酷,最终只剩下种师中和一百多将士,战死沙场——这其中,据说便有当年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繁荣锦绣世界,一切俱归于尘土。水浒背后的故事,这才刚刚揭开帷幕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