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常用的心理学效应(常见心理学变现套路)

玩营销的朋友,应该都熟悉“锚定效应”,当然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不知道也没事,耐着性子看完全文就能懂了。

这个效应,在心理学,营销界频繁提起。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环境,也是同样应用了锚定效应。例如,之前很火的Pua,就是把锚定效应,用到了极致。

今天就来分享下,“锚定效应”在营销界的具体应用以及玩法。

百度是这样解释的: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通常来讲,人们在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而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被称为“沉锚效应”。

六个常用的心理学效应(常见心理学变现套路)(1)

那灏哥看来,这个效应最重要的是,如何让顾客觉得这个产品值得,占到了便宜,能够快速的成交付费。

怎么做到呢?用户见证,这个见证就是成果的展示。玩法的核心就是,让用户看到,你让用户看到想看到的。

那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营销场景用了锚定效应呢?

利用人性的贪婪,让潜在用户相信你是真给福利,真让利。不管老板亏不亏钱,反正让顾客产生占便宜的感觉就行。

年年双十一,双十二,拼夕夕,必须补贴,还是百亿补贴。到自己这总有个百八十块吧~日常的价格和活动的价格对比,嗯,锚来了,大家疯狂的买买买。

这里的用户见证,平台和原价格就是最好的眼见为实了。天天刷的用户,看上哪个便宜就剁手哪个。

利用人性的虚荣,让顾客觉得今天用的爽,或者买了你的商品,就有一个能提升逼格的事。比如很多的奢侈品,拿到手上就是提升品位,提升地位。这个就是价值的锚,配合销售的激励话术,进店不买的人毕竟少数。这个用户见证就是,品牌 心理爽感。

人性的懒惰,让想买的人,买了你的产品之后,就觉得自己可以不用操心这个事,快速,简洁。比如:扫地机,电动牙刷,按摩棒,减肥茶...这个用户见证就是产品本身,大众的常识。

个人提升需求,让用户买了你的产品,你的课程,自己就变成了牛逼的人,我下步就可以跃龙门,想啥成啥。要啥有啥,现在的知识付费,在锚定效应上就应用的简直出神入化。这个用户见证是什么?知识的焦虑,自身的提升需求。

贪婪、虚荣、懒惰、个人提升需求....

想要琢磨透以上的,就必须好好细致的分析并用好这个锚定效应。锚定效应在营销中,就是最大效果化的展示用户需要的成果,并让用户信,建设成交的心理。

说了这么多,那日常中该怎么用呢?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只会直接抄,不会迁移和结合自身,那只能是浪费时间,当个知识的收藏夹,学了就要用,才是真学到。

现在好些的超级ip,带货能力真的超级强,例如丁香医生,老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ip打造好了人设之锚,在用户群体建立了相应的权威性,就好像大家想到丁香就是专业的权威医疗机构一般。她推荐的商品都是从医疗健康的视角推荐的,大家都心甘情愿的为健康付费,平台的课程也是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部分ip之前是怎么建立起人设之锚呢?丁香园是丁香医生的的前身,一个专业的医生交流论坛,获得了大量医生的认可,有了知识渊博的医生站台,创造内容。那么应用好这些资源转变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医生和民众都认可的平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同样的现在的很多mcn机构,就是打造KOL,把KOL资源分发出去。相对于丁香医生的沉淀,有短平快的优势,不过想要走远需要真内涵。

抖音快手很多的带货商品,吸水拖、净水器、不粘锅.....都是用激昂的语言以及产品建立质量的锚点。拖把一过,纸巾都不会湿;臭水沟的水在净水器中过一遍,出来的水能用试纸检测,还上演真人真喝;现场煎蛋,各种翻飞,展示不粘锅。用户见证产品质量,用人,用物建设付费的渠道之路。

线下产品百试不爽的打折促销,什么平时7、800,今天会员日只要399...以及线上的双十一的先涨后降价...,这个用原价和促销价就是建立起来低价之锚,虽然是老套路,但是一般人还是忍不住出手,真的是人性的需求。

六个常用的心理学效应(常见心理学变现套路)(2)

还有简单的,就是自己的产品与竞品的价格对比,现用一个高价格1588设定一个锚,再用价格阶梯原理1088,在今天的活动日只要599制造实惠锚点,借此满足用户。用户不是傻子,会进行产品对比,价格对比,从而选择性价比高的,或者价格实惠的。具体看看市面上手机的发布,这个现象最明显了。

在讲讲身边的小伙伴,找名人/大平台的背景。买票参加类似的分享会,节目,玩转虚荣。截图,拍照,拍视频然后证明自己到了这个现场。在自己朋友圈发:“本人受邀参与xx活动,近距离接触了xx牛逼人物,收获很多...”

前段时间火到排队的奶茶,那真实排队的用户有多少呢?这个过程就是让潜在用户看到,此品牌多么多么的受人欢迎。

这种玩法能用到的行业还是非常多的,美食、亲子、读书会、美容...各行各业都可以用。扯上背景,为品牌展示好的一个虚荣之锚。还有很多的场景都是这样的玩法,突然想起那么一句话,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你站在第几层,看到的事物都是不一样的。

看完全文,是不是有点小启发?觉得不错的,可以写下你的想法,把思路应用到你的产品上,打造属于你的流量池。

若是把握不准自己的优势,挖掘不出自己的特长,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的朋友,不用着急,可以一起交流,找到一条适合你的长期发展之路。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想要了解更多的营销玩法,可以关注灏哥公众号,一起探索学习。

六个常用的心理学效应(常见心理学变现套路)(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