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

从《红与黑》中的人物外貌描写——谈于连为何能赢得两位女子的芳心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

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谈于连为何能赢得两位女子的芳心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2)

玛蒂尔德面露惊诧之色,一双明眸一眨不眨地凝视着他。

一.导语

(一).文学是人学

文学作为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如果撇开了“人”的描写与刻画即人物的塑造,文学将无从谈起。散文、诗歌、记事和抒发情感离不开“人”。尤其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更是要求作家能对社会中的“人”做深入的研究。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3)

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

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多少年来“文学即人学”成了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理论中,人们熟知和公认的文学理论命题。

首先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是:“人”

其次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种种丰富多彩的形象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社会中的:“人”。

这其中包括有直接对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塑造,(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绘等);有对人类在社会生活各种领域场景活动的展现,(“人”的群体展现:如狩猎、渔牧、都市风貌、战争场面等等),可以说,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一刻也离不开对——万物的灵长“人”这一主体的描摹与刻画

这就要求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作者都应对“人”的本质有深刻地认识。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作品中,许多杰出的文学家正是通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人物形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提到某位文学大师,我们总会记起他在其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这样文学家和他所塑造的人物一起令人难忘并垂世而行远。

(二)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4)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社会性受制约性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

必须懂得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 但人之所以为人, 不仅仅在于人的自然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因此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 必然得出结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当我们创作或鉴赏分析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应该不仅从人的自然属性,尤其应该从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中去找答案。

总之,当我们把握了:1·“文学是人学”;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并以此两点来理解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一切问题就容易多了——就像是找到了解决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我们以世界名著,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有关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为例,谈一谈(重点是从人物的外貌刻画角度):男主人公于连为何能赢得两位女子的芳心。

应该指出:从“文学即人学”的角度看问题: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运用什么写作技法进行文学创作,其落笔描写刻画人物即塑造人物形象,最终目的、最后指归都是为了表现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思想感情”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文学作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揭示社会生活的。进而言之:一切文学创作的写作技法都是为更好地表现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的。把握了这一条,便掌握了打开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中一切问题的一把钥匙。

二.从人物的外貌描写谈于连为什么会赢得两位女子的芳心?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5)

约莫有十八、九岁,相貌算不上端正,但颇清秀,还有一个鹰勾鼻。一双眼睛又大又黑。在平静的时候深沉而热情

(一)·《红与黑》中男主人公于连的外貌描写

小说的人物外貌描写有两种视角:一种是作者出面写人物外貌;另一种是通过书中的某一人物的眼睛所见来对另一人物进行外貌描写。

《红与黑》第四章“父与子”中小说首次出现的关于男主人公于连的一段外貌描写就是作者出面写人物外貌

“于连双颊绯红,两眼低垂,他是个身材纤细、外表文弱的小伙子,约莫有十八、九岁,相貌算不上端正,但颇清秀,还有一个鹰勾鼻。一双眼睛又大又黑。在平静的时候深沉而热情。而此时,却流露出强烈的仇恨。深褐色的头发垂得很低,盖住了大半个额头,一旦发怒,便呈凶猛之状。在人类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脸谱中,很难想象还会有人比他的容貌更加不同凡响、别具一格。他的身材修长而匀称,更多地显示出灵活敏捷,而不是粗笨的膂力。自幼年起,他那极端沉思的神情和极为苍白的脸色,就使他的父亲以为他活不长,或者将成为家庭的负担,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他也恨父亲和两个哥哥;礼拜天在广场上玩耍,他总是挨打。

近来,由于他俊秀的容貌开始赢得妙龄女郎的青睐。因文弱而饱受歧视的于连崇拜老军医,因为他敢于就修剪梧桐的事责备市长。”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6)

由于他俊秀的容貌开始赢得妙龄女郎的青睐。

通过德·莱那夫人的眼睛看于连的 外貌;通过于连的眼睛看德·莱那夫人的外貌

《红与黑》第六章“烦闷”一开篇就写了德·莱那夫人第一次见到于连的情景。通过德·莱那夫人的眼睛看于连的 外貌;同时又通过于连的眼睛看德·莱那夫人的外貌:

每当离开男人的目光,德·莱纳夫人活泼、优雅的天性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这里是以作者的视角勾落德·莱纳夫人的天然神韵:活泼、优雅)这天,她又带着这份活泼与优雅,从客厅朝花园的落地窗中出来。她看见大门边站着一个乡下小伙子,他几乎还是个孩子,苍白的脸上还印着新鲜的泪痕。他身着雪白的衬衫,腋下挟着一件很干净的紫色平纹格子花呢上衣。这个小乡下人肌肤那么白嫩,眼睛那么温柔,有点儿浪漫精神的德·莱纳夫人开始还以为可能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姑娘,来向市长先生求什么恩典的。她不由得生出一种怜悯之情,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他站在门口不动,显然是不敢抬手按门铃。以德·莱纳夫人的视角写于连的外貌收到了一石而二鸟的作用:既写了于连的外貌,又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德·莱纳夫人的心理感受)她走过去,暂时排解了家庭教师的到来所引起的悲伤和忧愁。于连面对着大门,没有看见她走过来。他听见耳畔有温柔的话音响起,(以于连的心理感受:“温柔的话音响起”凸显德·莱纳夫人的善良、温柔的性格)不由地打了个哆嗦:“您到这儿来干什么,我的孩子?”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7)

她看见大门边站着一个乡下小伙子,他几乎还是个孩子,苍白的脸上还印着新鲜的泪痕。

于连猛地转过身,德·莱纳夫人的温情脉脉的目光打动了他他不那么胆怯了。很快,他惊异于她的美,就把什么都忘了,甚至把他来干什么也忘了。(以于连的心理感受写德·莱纳夫人的温婉的性情与美丽的外貌)德·莱纳夫人又问了一遍。

“我来当家庭教师,夫人,”他终于说,对自己的眼泪感到很不好意思,尽量揩干净。

德·莱纳夫人愣住了(既写神情又写心理),他们互相望着,离得很近。于连从未见过穿得这么好的人,尤其是一个如此光艳照人的女人,而且还用一种温柔的口吻跟他说话。(从于连的心理反衬德·莱纳夫人的“光艳照人”的美和温柔的性情)德·莱纳夫人望着他颊上的大颗泪珠,这年轻的乡下人的脸刚才还那么苍白,现在却变得那么红润。(由苍白变红润既写于连外貌又写其心理)很快,她笑了起来,(这“笑”既是德·莱纳夫人神情又是她此时此刻的心理)小姑娘般疯也似地快活,她笑自已,想不出自己有多幸福。怎么,这就是家庭教师,这就是她想象中的那个来训斥和鞭打她的孩子们的衣冠不整的肮脏教士!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8)

仍然是这一章下面接着有几段德·莱纳夫人眼中的于连外貌描写:

“德·莱纳夫人呢,她完全被于连好看的面色,大而黑的眼睛迷惑了,(在人类的情爱里男女各自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全部,但它是基础,倘若于连没有俊秀的外貌,德·莱纳夫人和那傲娇的贵小姐玛蒂尔德绝不会爱上他)还有他那漂亮的头发比平时更加卷曲,因为他为了凉快,刚刚在公共水池中浸过。她高兴极了,这个不祥的家庭教师居然神情羞怯如年轻的站娘,而她却曾经为孩子们那样地担惊受怕,以为他必是心肠冷酷,面目可憎。德·莱纳夫人的心灵一向那样地平静,这种恐惧和所见之间的对照对她来说真是非同小可。她感到惊讶,她竟和这年轻人这样地站在自家的门口,他几乎只穿着衬衣,而她又离他这样近。”

“德·莱纳夫人对孩子们的担心完全消除了,只是在这个时候,她才注意到于连的不寻常的美。他那近乎女性的容貌和困窘的神态,对一个自己就十分腼腆的女人来说,并不显得可笑。—般人认为男性美所必备的那种陽刚之气反倒教她害怕。”(这就是德·莱纳夫人对男性美的审美取向!她之所以爱上于连仅从于连这一人物的自然属性就找到了后面所有情节发展的答案)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9)

德·莱纳夫人呢,她完全被于连好看的面色,大而黑的眼睛迷惑了

这几段文字,全面展现了德·莱纳夫人第一次见到于连的情景:既有外貌刻画,又有心理描摹,也有语言动作的描写。这种以书中人物相互对视来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语言动作进行细腻的刻画是许多著名小说中常见的方法。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与宝玉的第一次相见;《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卡列尼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的偶遇等情景的描写。这些描写都会有效地起到使读者很快掌握书中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的作用,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并达到深悟人物心灵深处的妙用。

依据我在本文导语中所言:文学即人学;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要求文学创作作者对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质”作必要的研究。当作者提笔对书中的主人公进行外貌、心理、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时必须做到:

1·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心理状况、语言动作的描写一定要符合这一人物的性格。

2·而故事情节又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于是这就要求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一定要和书中的故事情节相匹配。

敬爱的读者,我以为

只有当你认真地读完整部《红与黑》的情节之后,你才会深悟为什么司汤达给予于连这样的外貌。

重点情节提示:知道了于连为两位上层女子所做的一切大胆冒险行动,如:蹬梯越窗幽会以及得知德·莱那夫人的揭发信,一怒之下赶往家乡教堂枪杀德·莱那夫人等等全部小说情节)

只有你仔细揣摩于连在法庭上的演讲辞之后,你才会对于连的外貌的每一笔描写有深刻地认识。

重点提示:法庭上的演讲辞是于连性格本质的大展现

只有当你仔细品味出这位底层青年为什么能够赢得两位上层美丽女子的青睐的真谛之后。你才会体会到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的道理。

重点提示:男女之间的情爱要从人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综合考虑)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0)

为什么于连能够赢得两位上层美丽女子的青睐?

只有当你读到《红与黑》结尾(下卷第四十五章)中以下这些文字:

巴黎的那位高傲的贵小姐玛蒂尔德:

“她点燃了几支蜡烛。当富凯有勇气看她的时候,她把于连的头放在面前的一张小石桌上,正吻他的前额.......玛蒂尔德亲自把他的情人送到他生前为自己选下的墓地。许多教士护送着棺材,但没有人知道:她正独自坐在那辆蒙着黒纱的车子里,膝上捧着她曾经如此深爱的那个男人的脑袋”;

而德·莱那夫人“信守承诺,她并没有自寻短见。然而,于连死后三天,她就拥抱着她的三个孩子离开了人世。

你便领悟,这两段文字告诉你:为什么说凄美的爱情故事最感人?因为凄美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揉碎让你看!

(重点提示:“情所最先,莫如男女。”<清代文论家袁枚语>)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1)

在狱中于连说:“你要知道,我一直都只爱着你一个人。”

此时你再仔细品味司汤达在《红与黑》第四章“父与子”中小说首次出现的关于男主人公——于连的一段外貌、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你就会不禁为司汤达所给予于连的这些刻画拍案叫绝。

敬爱的读者,我想问你:当你读到《红与黑》最后这一章我所援引的以上句段时,你的内心作何感想?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年轻时的我第一次读到此时,心中曾荡起激动的波澜,我曾想:为什么男女之间的情爱竟会使当事者如此倾心,如此痴迷,甚至倾心痴迷到“抱着已经死去的自己迷恋的人的头颅热吻”?甚至倾心痴迷到,即使你曾经枪杀过我,我也不怀恨,你离开人间,我也要随你而去——为你殉情,这值得么?这人间人与人的恋情何以如此感天地,泣鬼神?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2)

影片《红与黑》中于连入狱后贵小姐玛蒂尔德找到德·莱那夫人商量搭救于连。

随着历经人间的沧桑。随着学识的不断增长,我逐渐懂得了其中的奥妙——只有懂得“文学即人学”,才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学习文学要研究并应懂得:“人学”的一些道理:

马克思在谈到人类性爱的时候说道:“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认为这是“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119页),恩格斯则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9页)晚清冯梦龙在《序山歌》中大胆地赞扬山歌说:“可以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文论家袁枚更是明目张胆地说:“且夫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情所最先,莫如男女。”

这些话语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中可以写入文学的事有很多,而这男女之情则是永恒的最牵动人心的主题。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平民于连,他想做一个既不同于只求温饱的庸人,又不甘愿出卖灵魂的的人。他通过个人奋斗进入上层圈子,与两个不同个性的上层女子发生恋情。如果要问:这其中种种感情纠葛及其于连的情爱悲剧原因何在?为何如此动人?我们只能从马克思等人的上论述去找答案;只能从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中去找问题的结果。

下面重点对《红与黑》中几个人物的外貌刻画阐述一下:人物的外貌描写的每一笔都是作者刻意为之:

当你读到我所援引的《红与黑》结尾处两位贵族女子在于连死后的动人“痴迷之情”的文段后,请你再将书往前翻到《红与黑》第四章“父与子”中,去仔细揣摩小说首次出现的关于男主人公——于连的这段外貌描写,你便会深深领悟到司汤达为什么给了于连这样的外貌描写的原因所在——请听我分析如下: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外貌描写一是为了凸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的;同时也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外貌进行细腻的刻画,一定要让读者确信:

只有这样的外貌,这样的性格,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换言之:人物的外貌描写要与人物的性格、小说的情节相匹配。否则,读者会不信服。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一定要紧紧遵循马克思所讲的:人物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对人物的分析更要看人物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属性。

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他既不同于只求温饱的庸人,也不属于甘愿出卖灵魂,最终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的渣滓,他是有理想、有抱负、不满现状、要求民主平等、富有反抗精神的“理想型”青年。于连的悲剧告诉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平民青年,试图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愿厚颜无耻地讨好主子,丧尽天良地利用他人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肩章,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3)

在平静的时候深沉而热情。而此时,却流露出强烈的仇恨。”

联系书中第四章于连的外貌描写中的句子,我们仔细揣摩这些外貌描写的语句便发现这些刻画与其性格相当匹配,并令读令确信只有这样的内在性格和这样的外在体貌,才会发生以后这样的故事情节

A.于连不想芶于现状,他能够赢得两位上流社会的美丽女子的青睐,除了其他因素,(两位美丽女子思想性格的原因、于连的思想性格和采取的相应手段的原因:这些是人物的社会属性)与他具有“俊美的外貌”这一“人”的“自然属性”分不开的于连具有天生的俊美的体貌,可以说是他能够赢得两位美貌女子的青睐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

作者司汤达是这样正面描绘他的容貌的:

相貌算不上端正,但颇清秀,还有一个鹰勾鼻。一双眼睛又大又黑。在平静的时候深沉而热情。”“在人类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脸谱中,很难想象还会有人比他的容貌更加不同凡响、别具一格。他的身材修长而匀称。

为了突出于连的美俊可爱,作者在这一段文字中还运用了侧笔写作技法:

“近来,由于他俊秀的容貌开始赢得妙龄女郎的青睐。”,虽然仅仅一笔,但是这是作者颇有用意的一笔:作者是在告诉读者于连是很招女人喜欢的一型美男这就为他以后的两次艳遇的成功做了人物自然属性的铺垫。

B.他不满现状,具有反抗精神,便有了:“一双眼睛又大又黑。在平静的时候深沉而热情。而此时,却流露出强烈的仇恨。”的描写(于连起初想占有德·莱那夫人,就有着对上流社会的复仇的念头。“却流露出强烈的仇恨。”这一句外貌描写,则是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角度来下笔的:揭示出于连这一人物的“社会属性”了——这种强烈的仇恨与于连是从底层社会走来有关。)

C.于连具有不凡的勇气、激情、自尊,为实现欲望他奋不顾身,并有实现这些欲望的体魄,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描写:“他的身材修长而匀称,更多地显示出灵活敏捷,而不是粗笨的膂力。”(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一旦发怒,便呈凶猛之状。”(这是该人物形象的社会属性,在《红与黑》中作为底层出身的于连对上层社会充满仇恨,“发怒”是人物的性格的表现。这种性格的形成只能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中找答案。)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4)

于连一怒之下便赶往家乡教堂枪杀德·莱那夫人

试想一下,如果其身躯不是:“灵活敏捷”而是:粗笨的膂力、如果不是:一旦发怒,便呈凶猛之状。”他怎么能够敢于蹬梯越窗幽会以及得知德·莱那夫人的揭发信,一怒之下便赶往家乡教堂枪杀德·莱那夫人呢?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5)

如果其身躯不是:“灵活敏捷”而是:“粗笨的膂力”、他怎么能够敢

通过于连的外貌分析我们得出答案:只有这样的外貌,这样的性格,才会发生以后这样的故事换言之:

人物的外貌描写要与人物的性格、小说的后来情节的发展相匹配。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6)

一旦发怒,便呈凶猛之状。

(二)我们再看看《红与黑》中另一女主人公——德·莱那夫人的外貌描绘:

1·以作者的口吻写德·莱那夫人的外貌: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7)

这种天真活泼的自然风韵甚至会唤起温柔的快感,让人想入非非

“这女人身材高而苗条正面描绘她美丽的体态,属于人的自然属性),曾经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山里人都这么说。(侧笔烘托她具有某种纯朴的仪态,举手投足仍透出一股青春的活力(正面描绘其仪态传达出来的神韵,属于自然属性)在一位巴黎人看来(侧笔烘托),这种天真活泼的自然风韵甚至会唤起温柔的快感,让人想入非非(侧笔烘托,以他人的感受着笔,意在衬托出德·莱纳夫人的天真纯洁的性情和勾魂摄魄的性感。这里侧重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德·莱纳夫人若是知道自己会有这一类的成功,一定会羞得无地自容。什么卖弄风情呀,忸怩作态呀,这种事情从未挨近过这颗心。正面描绘德·莱纳夫人的纯朴性格。这里是人物的社会属性据说有钱的乞丐收容所所长瓦勒诺先生曾经追过她,但没有成功,这曾使她的品德大放异采,因为这位瓦勒诺先生,年轻高大,孔武有力,满面红光,蓄着一把又浓又黑的连腮胡,是外省人称为美男子的那种粗鲁、放肆、说起话来乱嚷嚷的人。德·莱纳夫人很害羞,性情看上去很是平和,特别讨厌瓦勒诺先生不住地动和他的大嗓门。”(落笔在收容所所长瓦勒诺先生,这是侧笔技法的运用,实际作者的用意是在衬托德·莱纳夫人对于男性的性格和容貌的审美偏好:在别人认为瓦勒诺先生是美男子而对德·莱纳夫人来说她却讨厌这种性格和外貌。这里是该人物德·莱纳夫人的社会属性。)

敬爱的读者,请注意:这里侧笔写瓦勒诺先生的外貌及其性情:“粗鲁、放肆、说起话来乱嚷嚷的”等一系列文字描写,其实是有意在和于连的外貌与性情作对比:

于连和瓦勒诺先生正好相反他则是:"双颊绯红,两眼低垂,他是个身材纤细、外表文弱的小伙子"、他:“平静的时候深沉而热情”、他的脸色是:“极端沉思的神情和极为苍白的脸色”。

这就告诉我们:这里的侧写瓦勒诺先生及其德·莱纳夫人对这位先生的“特别讨厌”不仅意在衬托德·莱纳夫人的害羞、平和的性情,而更重要的是透露给读者这样的信息:这位美丽的少妇对男子美的审美偏好——她是喜欢于连这一款的呀!(显然于连之所以赢得德·莱纳夫人的爱,是因为这位美丽的少妇对男子美的审美偏好是对于连这一人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综合考虑后所做出的的抉择)这样,也就为后面发生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2·于连眼中的德·莱纳夫人的外貌描写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8)

这种端庄、动人却又笼罩在沉思中的美,在下层阶级中是根本没有的

前文我们已经在德·莱纳夫人第一次见到于连情景时所援引的文字里涉及到了“于连眼中的德·莱纳夫人的外貌描写”。下面的一段是《红与黑》第十二章中于连眼中的德·莱纳夫人的外貌描写。

于连急忙走近她,痴痴地望着她那双在匆忙围上的披肩下露出的、如此美丽的胳膊。一夜的激动只能使她的脸色更易于受到外界的影响,早晨的凉爽空气似乎使它更加光艳照 人。这种端庄、动人却又笼罩在沉思中的美,在下层阶级中是根本没有的,似乎向于连揭示出她的心灵具有一种他从未感觉到的能力。于连的贪婪的目光意外地发现这种种的魅力,他目不转睛,赞赏不已,自以为他期待着的友好对待不在话下

此时于连正要出门,他特意要看看德·莱纳夫人,此时的于连已没有初次见面的羞涩,他眼中的德·莱纳夫人这段外貌描写该是最能体现他对德·莱纳夫人的审美偏好。

(三).于连眼中的贵小姐玛蒂尔德的外貌;贵小姐玛蒂尔德眼中的于连外貌。

在《红与黑》的下卷第二章“初入上流社会”中,作者是通过于连的视角来描写高傲的贵小姐玛蒂尔德的外貌的: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19)

不过细细端详之后,他想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眼睛;但是目光显露出的却是极端冷漠的感情。

大家入座吃饭。于连听见侯爵夫人稍稍提高了声音,说了一句严厉的话。几乎就在同时,他看见一个年轻女郎过来坐在他对面,她的头发是极浅的金黄色,身材非常好。她一点也不讨他喜欢;不过细细端详之后,他想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眼睛;但是目光显露出的却是极端冷漠的感情接着,于连随后还发现那眸子里满是厌倦的神情,然而还是不忘时时保持俨然的姿态。

德·莱纳夫人也有一双很美的眼睛,在社交届人人都称赞,”他想,“但它们和这一双眼睛迥然不同。”于连毕竟阅历尚浅,他还看不出那不时地在玛蒂尔德小姐(他听见这样称呼她)的眼睛中闪耀的是智慧的光芒,而德·莱纳夫人的眼睛亮起来,则是热情的火焰,或者是因为听说一件不平之事而喷发的正义的怒火。这顿饭快结束时,于连终于找到一个词来表达德·拉莫尔小姐的双目之美:“它们熠熠生辉。

这是于连初见贵小姐玛蒂尔德(德·拉莫尔小姐)时的一段外貌描写文字。此时于连自尊的心理使他对傲慢的德·拉莫尔小姐相当反感。在这段描写中他总是拿她与德·莱纳夫人相比较。显然他更喜欢德·莱纳夫人。

而在德·拉莫尔小姐眼中的于连则是:

德·拉莫尔小姐觉得于连的个子比从前更高,脸面也更白净了。他的身材,仪表,风流倜傥,已经没有丝毫外省人的痕迹了,但谈吐仍然刻板、严肃。尽管有这些可以理解的特点,但他生性高傲,毫无奴颜媚骨,只是凡是过于认真。不过人人都看得出,他是一个敢于维护自己观点的人。

在这位德·拉莫尔小姐的眼里她看不起沙龙中“一张张俗不可耐的面孔”她认为于连“至少,他是与众不同的人。”这说明在这位傲娇的贵小姐眼里于连是她“中意”的。

然而她与于连的恋爱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过程。我以为,把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的恋爱经过,与其说成爱情,不如说这是他们相互完成了心理搏斗。最后各自都以为自己胜利了。实质于连从来都没有真正爱过德·拉莫尔小姐。正像《红与黑》第十三章“阴谋”中作者的剖析:“其实这份爱只是建立在德·拉莫尔小姐罕见的美,或者说是女皇般的风度与惊世骇俗的装束之上的。在这方面,于连还初出茅庐。据说,当一个头脑敏锐的乡下人初入上流社会时,最令他惊异的,莫过于那豪门中的漂亮女人了。而前些日子令于连着迷的,并非是德·拉莫尔小姐的性格。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根本不了解她的性格,他所看到的不过是外貌罢了。”

我们从作者对于连的心理剖析中洞悉了司汤达设计德·拉莫尔小姐与于连这对恋情内涵的写作大纲。依据这样的写作计划便有了于连眼中的德·拉莫尔小姐如下的外貌描写:

然而德·拉莫尔小姐窈窕的身材、高雅的服饰、圆润的双臂、白嫩的肌肤和娴雅的举止、常令他心驰神往,终至坠入爱河。为使其魅力臻于极致,他把她想象成卡特琳娜皇后再世。将她的性格想得高深莫测、,深则不厌其深,恶则不厌其恶。她就是他年轻时钦佩的马斯隆们、福利莱们、卡斯塔奈德们的典型,一句话,他认为这就是巴黎人的典型。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20)

窈窕的身材、高雅的服饰、圆润的双臂、白嫩的肌肤和娴雅的举止、常令他心驰神往,终至坠入爱河。

这段于连眼中的德·拉莫尔小姐的外貌描写说明了两点:

1·首先是德·拉莫尔小姐的自然属性——天生的美貌吸引着这位恰值青春期的小伙子使其“心驰神往,终至坠入爱河”;

2·就是于连的社会属性受德·拉莫尔小姐的社会属性左右——“他把她想象成卡特琳娜皇后再世。将她的性格想得高深莫测,深则不厌其深,恶则不厌其恶。她就是他年轻时钦佩的马斯隆们、福利莱们、卡斯塔奈德们的典型,一句话,他认为这就是巴黎人的典型。

“文学就是人学”——司汤达深谙其道,所以提起笔来无论是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还是对人物进行心理剖析,他都能做到得心应手。

为什么德·拉莫尔小姐对于连,时而爱,时而又反悔呢?我们也是应该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以理论去找答案。《红与黑》第十三章作者是这样剖析德·拉莫尔小姐的心理的:

“德·拉莫尔小姐原本生性冷漠,鄙夷一切,唯有机敏的谈论,才让她稍有兴趣。不料经于连突如其来的怪脾气一撩拨,倒激起了天性中全部的热情。但她又生性高傲,想到自己的幸福终究要取决于他人,柔情滋生的同时,又不免黯然神伤。”

由于德·拉莫尔小姐具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优裕的家庭环境和天生的丽质,才形成了她傲娇的性格和优雅气质。她在家庭中极受宠爱于是形成了她浪漫、任性的性格。她大胆、疯狂、反复无常,追求的是不同寻常的爱情。这一点在第十七章中有过这样的描写:

我厌恶我委身于随便什么人”玛蒂尔德哭着说,她恨她自己。(显赫的社会地位觉得随便委身于人是屈辱)

“随便什么人!”于连叫起来,他朝一把中世纪的古剑扑过去,那把古剑是作为古董收藏在图书室里的。

他相信在向德·拉莫尔小姐说话时自己已痛苦到极点,待他看见她流出羞愧的眼泪时,他的痛苦又增加了一百倍。如果能杀死她,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她的话伤了于连的自尊。于连这种对上层贵族的仇恨使他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

他费了些力气,从古旧的鞘里拔出剑来,就在这时,玛蒂尔德感到了幸福,一种如此新奇的感觉油然而生,她高傲地朝他走去,眼泪也不流了。(当情人要杀她,她觉得情人对自己是真爱所以她“感到了幸福”。)

于连突然想到了他的恩人德·拉莫尔侯爵,宛然如在眼前。“我要杀死他的女儿!”他心里说,“多可怕啊!”他动了动,想把剑扔掉。“肯定”,他想,“她看到这个演戏的动作会放声大笑的。”想到这儿,他完全恢复了冷静。他好奇地注视着古剑的锋口,好像看看有没有锈斑,然后插入鞘中,极其沉着地挂回到那颗镀金的青铜钉子上。于连是善良的

整个动作自始至终非常缓慢,足有一分钟。德·拉莫尔小姐惊奇地望着他。“这么说,我差点儿被我的情人 杀死!”她对自己说。她惊奇是对于连的欣赏和赞美)

这个想法把她带回到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岁月中了。她站在刚把剑挂回去的于连面前,一动不动,凝视着他,眼睛里不再有仇恨了。(这正是这位贵小姐期盼的爱情)

“我又要对他有所偏爱了,”玛蒂尔德想,“如果我跟他如此强硬地说话之后再次失足,他肯定会认为他是我的主人了。”她跑了。(心里喜欢,但仍然不能放下高贵的姿态。这是一种矛盾心理)

而在第十八章对这位贵小姐有这样的心理描写: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21)

德·拉莫尔小姐惊奇地望着他。“这么说,我差点儿被我的情人 杀死!”

玛蒂尔德陶醉了,一心只想着差点儿被情人 杀死的幸福。她甚至对自己说:“他配做我的主人,既然他差点儿杀了我。要把多少上流社会的漂亮青年熔化在一起,才能得到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举动呢?”(她对当下上层社会沙龙中的那些公子哥已经厌倦,她追求别样的爱情,在于连这里找到了。)

“应该承认,他登上椅子,把剑准确地放回室内装饰师为它安排的那个别致的位置上,这时候他真漂亮!说到底,我爱上他并非那么荒唐呀。”(这就是玛蒂尔德小姐所爱的人。为什么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人的“社会属性”对人的“自然属性”有反作用。)

玛蒂尔德小姐确实真心爱着于连。她为监狱里的于连奔忙设法使其免于死刑。甚至想到“他若死,我绝不苟活”请看第三十九章:

如果他死了,我就跟着他死,”她对自己说,要多真诚有多真诚。“巴黎的那些客厅看见我这样地位的一个女孩子对一个行将赴死的情人 崇拜到这种程度,会说些什么呢?要找到这样的感情,必须回溯到英雄时代。在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的时代,使人心跳的正是这样的爱情呀”(她崇拜那种惊心动魄的爱情。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22)

她紧紧地把于连的头搂在心口,沉浸在最强烈的冲动之中。“怎么!”她惊恐地想道,“这颗迷人的头注定要落地

她紧紧地把于连的头搂在心口,沉浸在最强烈的冲动之中。“怎么!”她惊恐地想道,“这颗迷人的头注定要落地!那好吧!”她又想,周身燃烧着一种不乏幸福感的英雄气概,“我的嘴唇现在亲吻着这美丽的头发,他死后不出二十四个钟头就会变得冰凉。”(这里的心理描写为小说结尾:玛蒂尔德小姐抱着于连的头颅亲吻并亲自埋葬了于连做了铺垫)她老是想起这些变满英雄气概和可怕的快乐的时刻,难以摆脱,自杀的念头,本身是那样地缠人,在此之前还远离着这颗高傲的心,现在已经深入进去,很快便建立了绝对的统治。“不,我的先人的血流到我身上还一点儿也没有变温 。”她高傲地对自己说

我们简单地梳理了玛蒂尔德小姐和于连的恋情过程,尽管于连真心爱着的只有德·莱纳夫人。临死前的日子里于连只愿意见德·莱纳夫人而不愿意看见玛蒂尔德小姐,但是玛蒂尔德小姐后来对于连的真情确实感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使多少俊男倩女流下激动地泪水。然而,在我们激动之余我们应该明了:

于连之所以能够赢得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的芳心,我们只有在综合考察这三个“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后才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文学作品的人物外貌描写不是随意写之:

作者司汤达深谙“文学是人学”的道理。于连之所以爱起初是含有报复上流社会的意图;后来确实产生了爱;尤其是当他知道德·莱纳夫人的告密信是在圣体会教士的唆使下进行的时候更是如此。上德·莱纳夫人,以及德·莱纳夫人、玛蒂尔德所以也堕入情网,不仅与他们相互之间都有着天生的“人”的自然属性——相互倾慕的容貌有关;更与二人的思想性格这一社会属性有最大地关联。

简而言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是为了凸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的,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外貌进行细腻的刻画,一定要让读者确信:只有这样的外貌,这样的性格,才会发生以后这样的故事情节。

所以启示我们:在文学创作中要做到:人物的外貌描写要与人物的性格、小说的情节发展相匹配。在文学鉴赏中也要注重分析这一点。

于连的形象分析(从红与黑的人物外貌描写)(23)

人物的外貌描写要与人物的性格、小说的情节发展相匹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