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挂在嘴边一句话“上年纪了,睡眠不好了”。的确,不少老年人都存在睡眠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减少,甚至的失眠的情况。睡眠质量不好,失眠会严重影响精神状态和生活,甚至会引病上身。那么,该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呢?本文从分析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入手,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法。

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1)

-1-影响因素

1. 心理因素

老年住院病人由于经济负担、家庭问题、以及容易担心检查结果,疾病预后等可引起情绪低落、心情压抑苦闷,从而导致失眠。

2. 环境因素

由于病人活动受到限制,常处于紧张状态和强迫体位。定期血压测量以及医护人员操作、交谈声、走路、开门声等。另外,病房里长期处于持续照明状态,使得不少患者对时间缺乏正确的认知,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生物钟发生紊乱,同时病情平稳的和病情危重的病人同在一病室,病人间相互干扰,都会给其带来持续的不良刺激,致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病情加剧而难以入睡。加之频繁的护理操作,使病人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昼夜睡眠节奏颠倒,导致睡眠紊乱

3. 疾病因素

有不少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承受着各种不舒适,因无法向医护人员表达,再加上医护人员未及时发现,使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焦躁等不良情绪,使他们产生严重的睡眠障碍。

4. 生活习惯

有些住院病人吸烟、喝浓茶、晚餐过饱等均可导致身体不适或过度兴奋,影响睡眠。

5. 医护人员因素

医护人员不断的巡视,频繁进行护理治疗和护理操作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对患者的睡眠状态造成影响,使他们容易产生睡眠障碍。

6. 药物因素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应用药物方面复杂,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副作用可导致睡眠障碍。

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2)

-2-老年人睡眠一定要注意这些睡眠禁忌

先看一下老年人睡觉的特点:

睡眠浅而且容易惊醒,夜间有效睡眠时间减少;

晚上睡眠减少,白天打瞌睡时间增多;

睡眠时间比较早,早睡早起;

睡眠适应能力降低。

1. 忌睡前吃东西(特别是辛辣、油腻食物及饮酒)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如果临睡前吃东西、加重了肠胃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影响入睡。睡前饮酒虽然可以让人很快入睡、但是却让睡眠状况一直停留在浅睡期、很难进入深睡期、醒来后仍会有疲乏的感觉。

2. 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精神亢奋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易造成入睡困难。

3. 忌频繁看钟

持续看钟能引起失眠。

4. 忌吹风而睡

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冲风而睡、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侵入身体、引起感冒风寒、或中风等疾病。

5. 忌睡前过度用脑

老年人晚上如有学习和创作的习惯、要把较费脑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更容易入睡。

6. 忌紧张、刺激的活动

老年人晚上工作、会扰乱人体的生物节律、不仅影响睡眠、还会使人体抵抗力降低、甚至导致疾病。此外、睡觉前也不宜从事激烈的运动、不要看激烈的比赛和惊险刺激的书籍、电影、电视剧等、尽量避免大喜大怒、要使情绪平衡。

7. 忌蒙头而睡

这样会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对身体极为不利。

8. 忌仰面而睡

睡觉的姿势、以向右侧身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仰睡时咽喉腔肌肉组织随重力下沉、呼吸道狭窄、易打鼾。

9. 面对灯光而睡

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入睡、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而且即使睡着也很容易惊醒。

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3)

-3-护理策略

1.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睡眠障碍的病人首先要治疗原发病,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尽快减轻症状,尤其在急性加重期。可采取头高位睡眠以减轻肺部淤血症状,严格限制入水量等。利尿剂尽量在白天使用,以减少夜间排尿次数。夜间头晕发作频繁的病人必要时需要使用对症药物治疗。

2. 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1)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和条件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温湿度、光线适宜,减少干扰。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将病人夜间常用的物品如水杯、尿壶等放在易取得地方。夜间尽量少做治疗,以免影响病人睡眠,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心理干预

病人入院时,护士应耐心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熟悉其病情,主动向病人介绍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病房设施的使用等,以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并主动向病人介绍良好的睡眠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和疑虑应详细给予解释和指导,要善于巧妙使用积极性语言,以达到暗示治疗效果。调动病人的支持系统,让家属了解病情的特点,多陪伴病人,支持理解病人,使之在心理上有安全归属感。

(3)指导传统的促进睡眠的方法

采取各种方法促进自然入睡:

1)睡前可饮100ml-200ml热牛奶。

2)温水泡脚,用40℃左右温水泡脚至皮肤微红,并进行足部按摩,涌泉穴处稍加用力,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3)指导使用放松技术:病人端坐于床上,闭目,指导病人缓慢呼吸,有一定的深度,节律均匀,约10min,通过将病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动作,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心率减慢,可缓解焦虑情绪。

4)指导其听听旋律优美的音乐或睡前看书刊等以促进睡眠。

3. 使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针对老年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可减少老年患者的焦虑、烦躁,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状态提供保障。

4. 合理安排治疗时间

对各项治疗和护理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最好集中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治疗和护理措施实施给患者睡眠质量造成的影响,使患者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5. 选择对的床垫

适合自己的床垫很重要,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腰椎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甚至出现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病症。老人经过一天的坐、立之后,如果在夜间睡觉时仍然不能让腰部得到休息,那么,腰部病情会更加严重。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睡具有一定硬度的床。当然,睡硬板床并不是说一定要睡在硬木板床上而不用铺任何床垫。例如有些老人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变形,这种情况就不能睡硬板床了。

6. 适应生物钟的变化,早睡早起

在傍晚困倦时就睡,凌晨醒来时实际上已睡了七八个小时,已有了足够的睡眠时间,就不用再为睡眠时间太少而发愁。

7. 调节生物钟的变化,使睡眠的生物钟状态尽量与自然周期同步

由于太阳光是影响人体生物钟的重要因素,所以,调节生物钟应设法从改变光线的亮度入手。老年人每天应尽量在户外度过黄昏时光,在太阳还未下山时就去户外散步、培植花草等,使身体能感受到阳光而推迟困倦的感觉;而清晨则应避免光线的刺激,清晨外出散步应戴太阳镜,因为光线主要是靠眼睛来感受的。从而使老人的生物钟与自然周期尽可能地同步,使睡眠与夜晚同行。

8.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也可以促使大脑内生成一种令人镇静和舒适的物质即内啡肽。运动可以使失眠患者加快入睡,并增加深睡眠的时间。这里要注意的是运动也不能过于疲劳。对于退休老年人来说,每天下午快步走30分钟到60分钟,加上睡前泡澡或洗脚也可以帮助入眠。

9. 食疗法,好“觉”可以吃出来

养生学家认为“少寐乃老年人之大患”,并指出老人少寐,多属虚证,故应以食物清补为宜。这里介绍几种食疗方法,可助老人提高睡眠质量。小米具有健胃、和脾、安眠之功效,研究发现,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可使人产生困倦感,将小米熬成粥,临睡前食用,可使人安然入睡;蜂蜜对失眠者疗效显著,每晚睡前取蜂蜜50克,用温开水冲一杯饮用即可;牛奶是理想的滋补品,临睡前喝一杯,可催人入睡,对中老年人尤其适合。

10. 音乐催眠

临睡前,来一段柔和、舒缓的音乐对尽快入睡有一定的效果。听到轻松的音乐,就像一个夏夜乘凉的孩子坐在老槐树下静听老祖母讲述美丽的神话故事那样,或者像躺在温暖阳光下的海滩上,心情舒缓,从而安然入睡。

11. 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合理饮食,晚饭不过饱,睡前两小时不进食、不吸烟、不喝浓茶;卧室应安静、室温适宜,尽量减少声、光的刺激;避免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