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25回阅读积累(跟着道长读红楼梦)

第一部分:第4回问题解答与指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红楼梦第25回阅读积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红楼梦第25回阅读积累(跟着道长读红楼梦)

红楼梦第25回阅读积累

第一部分:第4回问题解答与指引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1、“薄命女”是谁的女儿,有几个名字?“葫芦僧”是谁,“葫芦案”隐喻什么?

问题解答

1)薄命女是甄士隐之女英莲,后被改名香菱(见第5、7回)。

2)葫芦僧是贾雨村落魄时所认识的故人。原是姑苏城葫芦庙里的一个小沙弥,现在是应天府衙的“门子”。“葫芦案”谐音“糊涂案”隐喻因贾雨村徇情枉法而判断成糊里糊涂、不清不白的人命案。

2、“护官符”是谁献给贾雨村的?护官符上的“谚语口碑”有何寓意?你怎么看待贾雨村的所作所为?

问题解答

1)“护官符”是门子献给贾雨村的。

2)护官符之“谚语口碑”寓意是:

①揭示贾府的尊贵富豪、史家的显赫门第、王家的富贵奢华、薛家的财富之巨。形象的说明四大家族的门第之显贵、财富之富庶、生活之奢华。

②说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附录:

护身符之谚语口碑及注释。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注释:(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白玉为堂金作马:极言贾府的富贵奢华)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注释:(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十房,原籍八房。)(阿房宫,三百里:形容贾母娘家史府门第之显赫)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注释:(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东海缺、龙王来:衬托王夫人、王熙凤娘家王府的豪富、显贵)

丰年好大雪,真珠如土金如铁。

注释:(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库帑银行商,共八房。)(真珠如土金如铁:形容薛宝钗娘家薛府财富之巨)

(注释,摘自《红楼梦大辞典》冯其庸 李希凡主编)

探究指引

你怎么看待贾雨村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属于劣构性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个性化自主探究小说的思想主题。

1)理清相关情节。贾雨村如何断案,如何处理“葫芦僧”?品读贾雨村与门子的对答,从他徇情枉法“乱判”葫芦案以及他“寻了个不是,将门子充发”。归纳出贾雨村是一个怎样的官吏。

2)品读语言。品味贾雨村和门子的对话,揣摩贾雨村的所思所想、分析出贾雨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思考探讨。从贾雨村断案之后的“修书两封”以及的他官场沉浮,探讨并认知当时的官场具有怎样的罪孽,社会生活是怎样的状态?

3、薛蟠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作者讲述薛蟠的故事,意图是什么?

问题解答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与薛蟠的母亲薛姨妈是姐妹关系,薛蟠和贾宝玉是姨表兄弟关系。

探究指引

作者讲述薛蟠的故事,意图是什么?属于适构性问题,旨在从小说的背景、刻画人物、情节构思、表现主题四方面探究;偏重于对小说的情节构思,薛宝钗的刻画。

意图之一:展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面貌

1)社会面貌。小乡宦之子“薄命郎”冯渊之死展现出怎样的社会现实?(封建专制社会,等级森严、礼法沦丧、善恶不分、草菅人命等)

2)时代背景。贾雨村借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展现出专制时代官场怎样的政治生态?(官官相护、趋炎附势、徇情枉法、奸诈虚伪等)

意图之二:推动情节发展,逶迤徐曲引出主要人物薛宝钗进贾府之情节。

薛蟠进京主因是省亲和送妹妹薛宝钗“进京待选”,从而引出宝钗进贾府,演绎出“金玉良缘”之故事。

意图之三:写此及彼,刻画薛蟠为烘托贾宝玉。

薛蟠为皇商之子,其“呆霸王”的“言行”之“呆”映衬出贾宝玉的“情痴”之“呆”。

第二部分:第5回阅读问题与探究思考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1、宝玉睡卧何处,此卧房有何特色?他做了一个怎样的梦,遇见了谁,游历了哪些境地,翻看了什么卷册,闻了什么香,品了什么茶,喝了什么酒,听了哪几首仙曲?警幻仙子作为“导游”,对梦游“太虚幻境”的贾宝玉讲了哪些情理和事项?其核心观点是什么?

2、仔细品读“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结合宝玉所聆听的歌词,说明这十二大美女分别指的是谁?她们的人生故事将会怎样演绎而发生?

3、以本章回为例,谈一谈《红楼梦》的语言特色。

2021年11月27日于鹏城三清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