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257洞窟里的壁画传说(敦煌元代莫高窟六字真言碣)

敦煌莫高窟257洞窟里的壁画传说(敦煌元代莫高窟六字真言碣)(1)

莫高窟六字真言碣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守朗立碣 现存敦煌研究院

碣残高79厘米,宽57厘米,文字基本完好。上部横镌汉字楷书“莫高窟”3字,中部为造像及六字真言,中央镌四壁观音坐像,镌汉、梵、蒙古、藏、西夏、八思巴文,梵文音译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上方两行,第一行为梵文,第二行为藏文,右两行外行为汉文,内行为西夏文,右两行速来蛮西宁王、脱花赤大王、妃子屈术、太子养阿沙、速来沙等题名;左侧为纪年及立碣僧俗人等题名。下部莲花座,有沙州路河渠司提领威罗沙哈只等藏、汉、蒙古、西夏人官员题名。

六字真言(六字箴言),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大明咒、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

六字箴言为藏传佛教名词,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箴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来源:覺壁--敦煌瑰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