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

高古玉经历几千年的沧桑,凡玉器入埋后有一些会发生玉质蜕变剥落的自然现象,年深日久随着剥落的玉质范围逐步扩大,使玉器表面局部地区的完整性受到损坏,毛糙不平,称为土咬、又称土蚀烂斑(图1)。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1)

图1

土蚀烂斑是辨识高古玉真仿的辅助指标(参见《古玉学步(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但是如果烂斑严重会影响玉的品质(图2)。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2)

图2-1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3)

图2-2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4)

图2-3

不同的玉质会产生不一样的土蚀烂斑效果。在很多时候,由于风化严重是不便于对玉质的鉴识的,而通过反观土蚀的状态,可以判断古玉饰的原始玉质。

这也是一件高古玉,土蚀状态比较严重了(图3)。比较一下,发现什么?与神秘图2的土蚀烂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5)

图3

原因何在?其实这是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西周方解石玉佩(图4)。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6)

图4-1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7)

图4-2

我们传统所说的软玉一般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莫氏硬度约6.5左右,而方解石的密度为2.60~2.8g/cm3、莫氏硬度3 ,都要大大低于透闪石、阳起石,两者晶体结构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所以两者土蚀的状态也截然不同(图5)。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8)

图5-1:晶体结构比较

真品古玉沁色和灰皮的特征(古玉玩味44)(9)

图5-2:土蚀斑比较

高古玉时代汉以前的玉料以各种地方品种居多,出土的商周古玉中不乏方解石、绿松石品种,另外还似石玉器如:白大理石、冻石、滑石、似玉玛瑙、玉髓及似玉玻璃等,了解各类不同材质的土蚀状态,对于辨识高古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