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书读懂自己的人生(读书往里走安顿自己内观自己)

去年,有一部访谈节目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它就是第四季《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许倬云》这期节目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但是句句是金句许老的眼界格局,人生阅历和处世智慧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通过读书读懂自己的人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通过读书读懂自己的人生(读书往里走安顿自己内观自己)

通过读书读懂自己的人生

去年,有一部访谈节目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它就是第四季《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许倬云》。这期节目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但是句句是金句。许老的眼界格局,人生阅历和处世智慧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许老在节目中说:“人要学会向内看,学习真正地思考,不能人浮于事,要试着去看清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做一个内心与外在都能自洽的人。”这一点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幸运的是,许老的思想精髓,如今被记录在这本《往里走,安顿自己》中。能通过这本书与了解到这位史学大家进行思想上的对话,真是太幸运了。

在这本书中,已经年逾90的许倬云,是一个谆谆善诱的长者,在耐心地对现代人给予指点和引导,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向我们展现了如何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性格,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自洽自处,如何与命运抗争并争取人生的主动权,如何从安己到安人,再到安天下。

其实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就是这七个字:往里走,安顿自己。

首先,Y情之下,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与Y情相生相伴三年多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为这场全球化的Y情而被改变。不能出国旅行,不能随意流动,线下教学成为了常态,自己刚刚去过的地方一下子就成了高风险区,时不时地居家办公,时不时地有人被迫下岗,时不时被封Kong,口罩、He酸、绿码成为每个人的标配......

面对这样的生活方式,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人消极悲观,焦虑抑郁,每天抱怨现状。而有的人却安然接受这不可改变的现实,去思考当下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事情我们无力改变,或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那么与其跟客观现实较劲,还不如调整心态去接受,思考自己应如何在这种境况之下自处,甚至是如何利用当下的条件。而不是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不停地抱怨指责。

正如许老所说:面对问题时,若能超越得失、悲喜等种种感受,外在现象对我们的影响就越来越小,我们的心就更稳定了。

同样被Ge离在家,在保证基本生活的情况之下,有的人视它为一个难得的独处时光和自我提升时光,有的人利用这段无人打扰的时间进行思考,有的人在这段时间好好陪伴家人,有的人通过读书和网课掌握了一项技能......刘畊宏在上海被Ge离的那段时间,靠带大家做运动,一跃成为了D音顶流的,他所表达的也是一种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无论当我们处于什么环境之下,都不要忘记去整理自己内心的世界,不被情绪所操控,只有内心稳定了,我们的状态才能更稳定。

其次,明确目标,时常内观自己,不随波逐流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达的便利性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诱惑。我们总是看到那些标榜“成功可以速成” 的消息,看得多了,竟然也有些相信了。于是我们迷失在这些所谓的“贩卖焦虑”的广告中,不知道何去何从。

有人说这个要火,我就去做这个;有人说那个将来能前途无量,又去学那个......可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就很容易被这些牵着鼻子走。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其实是抵御诱惑,内观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正如许老所说,如果我们想过有力量的生活,首先,是“存在”,也就是对于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尊严“,就是即使这件事不能让我更有钱,但是能让我内心丰富的事是什么。

这种境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虽然显得太过高大上,太过理想化,但是却可以作为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就像苏东坡一样,他在官场中几经沉浮,经历了人生中几次大起大落,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也因为坚持自己的主张,经历了3次被贬。

面对生活的颠沛流离,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面对挫折,他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身处何处,他既能豁达开朗,又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比如在凤翔做签判时,他修改了差前衙役规则;杭州做太守时治理了西湖水系,修建了苏堤;在密州做知州时解决了蝗虫和盗贼的社会问题;在徐州做知州时治理了洪水.......

他总是既坚持自己的本心,不随波逐流,又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活成一道风景。

最后,常怀感恩,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不知道你有没有盘点过自己人生中的那些“已拥有”?我们太容易把这些自己已拥有的东西视为理所应当,而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上。

但是如果你细细盘点,竟会生出这么多感激:健康的身体、可爱的孩子、温馨的家庭、还健在的父母、稳定的收入、一份自己的爱好、经济独立、拥有存款......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富有的人啊!

常怀感恩,会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将重点就会放在付出与创造上,更多关注想要做的事。

90多岁的许老,他天生残疾,从小经历过抗日Z争,曾过着颠沛流、朝不保夕的生活。他曾亲眼目睹过被日军空袭后的惨烈场面,感受过生S一线的恐惧,体会过失去朋友和同胞的悲痛。

这些经历让他总是心存感恩之心。他对那些曾给予过他帮助的朋友和老师表达感谢,同时也尽自己的所能,将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像是王小波、李银河和葛岩都曾是许老的学生。

除此之外他Z为感激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孙曼丽,妻子在婚后一直细心的照顾行动不便的他,现在的许老几乎每件事都要依赖她,她无私的爱让许老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他必须寻求方法把眼前的日子过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他说:前面永远有更长的路,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到了终点站,前面永远有更长的路、更远的空间、更复杂的问题等着我去处理。

结语:

读完这本书,发现自己的内心清明澄澈了很多,也忽然豁达了起来。人活于世不易,而越是往内深刻地探究自己,内心越是安定,才能呈现出智慧和通透状态,才能体会人生最真实的情感,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我是@月影心语,和你一起读好书,每天进步一点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