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

活跃在拳坛上的主流格斗流派——跆拳道、空手道、散打、泰拳、柔道以及截拳道、踢拳道等等都有各自的风格腿法。这些腿法因为比赛规则的原因,趋向统一,不用专业眼光很难做以区分。所以就普通观众谈论流派的时候,往往只能谈到选手的性格风格,而不是真正的技术风格。比如打法凶猛、打法聪明这样,即便提到打法有技术,也不是真正的拳法技术,而是说的战术。

说到技法,便要专业多了,也较为枯燥。这里引出腿法中的边路腿法,仅以此技比较说明。边路腿法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浑身力量,也可以说是最终的打击技之一。即是重要技法,那么以边腿的特色区分,也足够代表流派的特色区分了。

边路腿法就是边腿,侧面攻击的腿法。即是杀伤性最大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攻击方式国际拳坛上不乏以边路扫腿成名甚至创下不败神话的拳手。而在各类比赛中,高位边腿又却是是最常见KO对手的利器。

同样是边路腿法,各流派的踢法也各有侧重。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1)

跆拳道横踢

跆拳道腿法以速度为先,强调突然性与连贯性。跆拳道的边腿叫横踢,侧踹为侧踢。

空手道回旋踢

空手道的老式踢法,边路腿法叫做回旋踢,启动时带着一个提膝的先行动作,然后利用大小腿之间的迅速反弹打出透劲,一起腿就带着三段腿法的变化。由于起来之后大腿完全可以占住中线,随着大腿翻转,小腿在反弹攻击时又能产生一个弧线轨迹,可以直接越过对手的格挡。

这也是极真空手道的特色腿法之一,又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亮蹴,国内朋友更是翻译成了“圆月弯刀”。后来这一腿被极真空手道巴西分部的拳手发扬起来,带上了国际拳台,随着在各类综合比赛中不断地爆出冷门,又引出了个名字叫巴西蹴。

这个腿法的好处就是稳妥而诡异,带着一个崩弹的加速度,合上翻胯盖下来的分量,可以踢出来令人恐惧的渗透力。难点是技术要求有点高,一般的柔韧性根本就起不来这一腿,而且在对战中需要当机立断,不然也会影响后边小腿技术的发挥。虽然有变化余地,但这个变化余地是针对踢腿轨迹的,起腿不踢便延误战机。

传统武术也有专门追究这种弹踢渗透力的腿法。这种腿法看似轻巧,但技术难度是很高的。因为对协调与发力技法要求很高,不经过千锤百炼,往往就变成了华而不实的一踢。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2)

泰拳扫腿

泰拳格斗节奏像狙击手,而泰拳也确实擅长中途的阻截与破坏。不做无谓进攻,而攻击则全力以赴,比留有变换余地的散打更为强劲,压住距离与节奏步步进逼,靠着过硬的阵地防御,让对手不得不陷入自己的节奏。

泰拳给人感觉刚硬凶猛,但泰拳手的筋骨素质却是非常柔的,那种刚正是柔的前提下演变而来。点滴步的节奏,直接就让身体进入了发动状态,而且身躯的拧动是自带卸力的。所以泰拳手当面直上并非仅仅是肉体抗打,意志坚强,也是有相当的化力技巧的。

这种松沉充满弹性,也使得他们的“桩功”也非常好。泰拳手是做到了周身如弹簧,拳脚随处即发。因为他始终在一个惯性待发的状态。传统外家拳追求的其实是这种状态。而所谓追求周身如弹簧的当代内家拳,反而是理解错了。

泰拳的松沉与弹性,便是打破这一误解的证据,如果按着主流说法,那么泰拳是真正的内家拳了。但实际上,内家拳的优势不是以柔克刚,而是对筋骨的特别训练与特别的发力模式,这个发力模式为的是直接的颤劲发力,这是至简至刚的。本篇不论内家拳。

泰拳扫腿首先追求的是提撞,利用步法将身体“腾起”,然后以腰胯带腿,完全放开腿部惯性,整体撞击对手,所以是以胫骨攻击,这与散打鞭腿放在脚背为力点不同,被称为扫腿。

不但要提撞硬磕,还要翻胯起来,通过增加运动线路与加速度而增加惯性力量。而这一切还只是明劲,更重要是拧身压胯,让这个力道完全作用到对手身体深处,而不是反弹耗解。所以挨上一腿是疼到骨子里的。

翻胯之后的腰部拧转助力是泰拳特色,如果仅仅是提撞,扫腿可以说是膝撞的放长。而这种弹性提撞,又有连续扫腿。

拖腿翻胯可以扫出强而有力的一腿,但裆下弧线的状态,制约了腿法的变化。所以泰拳假动作也很少是中途变线,而是直接在发动之初就开始的了,点滴步可以让你察觉不出攻击预动,左右拳与左右腿都是说上就上。所以泰拳也不需要变线,因为攻击本身就已经是让你难以判断的重型攻击了。这在消耗很大的对抗运动中,是非常节省体力,充满智慧的一种发力方式。也是看起来泰拳很硬很拼的原因,我们都被蒙蔽了。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3)

散打边腿边腿

散打有几类边腿踢法,最根本的一种是以翻胯吸腰为发力技巧。这种腿法起腿线路短,偏离中线夹角小,利用胯部运转带动大、小腿沿惯性发出重击。这种边腿的好处是起腿便捷,随处都能起腿,前边腿隐蔽迅捷,后边腿近乎扫腿,而且吸胯抽腿,封住中路,如此防御周密,一腿之后没有空门。散打中的这种腿法,后来被称为鞭腿。

这一腿在传统腿法中,多用在攻击下盘的暗腿,且带着捆劲,是一种勾踢。以破坏下盘稳定为主,多为摔法与短打铺路,所以带着勾提的暗劲。将这种暗劲当做发力,就可以把腿悠起来进行高腿发挥。甚至太极拳中就有这种发力,就藏在上步勾腿铲脚里边。

弱点是虽然启动距离短,但由于中间的力量运转,启动速度相对还是慢了点,在起腿的前半段是没有杀伤力的,所以有抱腿摔可破。所以传统又讲究,起腿半边空,好腿不过腰,为的是个稳妥。但实际用起来,高腿还是很多的,也往往是出奇制胜的腿法,任何时代都一样的。包括心意拳这种鸡步矮身的拳法,都有高腿鹰抖翅、猴遁身。

在散打中,就是按着具体时机来调配这个转换的轻重,配合组合打法进行立体多方位的攻击,效果十分显著。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4)

抄腿

在这个基础下,又根据选手自身的条件及习惯,分出其他几类风格的边腿。擅长拳法的大级别选手,会有一种直接起腿不用翻转加力的边腿,这种就是利用惯性直接带动,利用胫骨甚至脚骨的硬度斜上抡磕,然后沿着很小夹角的弧线落下。

这一腿近乎传统的里合腿,不是用脚背进行攻击,因而速度最快,恢复时间也最短。往往可以迅速地打出左右连续的配合,而且虚实相间,可以起突然的高位边腿。

传统中训练是高腿,但用起来则是很低的腿法,叫做抄腿。里合是练法,不用用法,因为里合腿过高,且不翻胯,是以脚的内侧攻击,这样一旦用在腿法上,因为胫骨内侧的骨骼结构,容易伤害自己。所以这种高抛腿法,严格来说不属于里合腿,而属于抄腿的变化。螳螂拳中这种腿法很多。

由于这类腿法技术简单,体格强悍的选手可以直接起跳发腿,单靠腿部分量也足够K0对手。多在拳头攻击打掉对方防御手的时候,对准头部空当猛然起腿,在拳头的攻击距离下可以轻易踢出重创对手的一击。相对鞭腿的翻胯,这一种是悠腿发力。

悠腿发力还有一种结合里合腿的变化,是高抄腿,即用脚掌侧面勾踢戳击对方要害,主要针对软肋与头部,也可以在移动攻防中攻击心口。这一种腿法在传统武术中,是为十字腿,而传统踢法更是针对后脑、后腰攻击的。也可以演变为一种中间状态的鞭腿。通臂腿法有此特点。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5)

鞭腿

再一种最常见的低鞭腿,动作非常迅速,近乎就是小腿的脆弹鞭击。此类腿法的运用不在重创对手,他是一种骚扰、压制性开路腿法,也是得分的好手段。看比赛的时候,这一腿貌似没有多大分量,但是挨一下就知道力道绝对不小。踢中段小边腿的时候,经常能踢出一腿上去人没怎么动,但是小臂的骨头跟断裂似的一种疼法,进而影响麻痹神经,影响移动。这一种是渗透力腿法。

这一种的打击效果,与空手道那一种是相似的。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6)

勾腿

还有带着身体压制的小前纵低边腿,由于是提膝发力,在出腿前后,膝盖完全护住了中盘及下盘,对手白挨一腿也没有脾气冲进来,所以可以放心使用,也是打乱节奏的好手段。轻型的可以接上连续边腿,重型的一脚踢空直接就是展胯侧踹,叫做边勾腿,属少林腿法。最常见的还是配合后扫腿或者后手重拳。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7)

砍腿

说到重创腿法,在训练时只准对着沙袋用,不准对着手持脚靶使用,不会拿靶的容易挫伤肩关节。是翻胯踢腿跟压胯砍腿两股力量合在一起,在扫上对手的同时,还有一股更强劲的追加力量跟着压到受力部位,是砍腿。这力量大得惊人,一腿就能解决问题。这种腿法外观上像是抡起来又往下砍的,整条头就像抡起来的重刀。好处自然是劲大,慢腿踢上都有压迫力、震撼力,由于是转动砍上的,根本没法截腿迎击。

难题就是由于后半段拧身动作过大,对选手素质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矮个对高个的时候不容易发挥高位踢法。

泰拳扫腿带有此类特点,只是没有刻意下砍,而是斜切。这种腿法完全应用的时候并不多,只是隐含兼备这种发力模式,作为技术基础中的一种发力训练。说起来是兼备了空手道腿法的轨迹但是以泰拳式发力的结合产物。但是放在旋风脚、下劈腿、摆莲腿都不稀奇的中国武术腿法中也不意外。如果仅仅学习外形,粗略匹配,中国武术应有尽有。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8)

十字腿

以上散打腿法发力,也确实有借鉴泰拳扫腿之处,但主流形式与格斗体系还是来源于传统腿法,主要在于组合状态。早期的散打拳手擅长的还有后续变化,能演变出几种致残性腿法,属于少林绝命连环腿。只是擂台格斗,不比街头纠纷,双方都会尽力拼搏,以求速战速决,所以很多组合腿法不宜发挥,而多以突袭重击为主。单独发挥的边路腿法,多是十字腿与连环腿。

十子腿是斜向抄腿,不做转身而是将惯性引导为踹腿。连环腿则多是随着惯性翻转一周,这中间整体引导,变成重创腿法。如果缺少实战经验,仅仅学习腿法,往往就变成了华而不实的腾空旋风脚了。

本节为压缩篇幅,单纯讲述边路腿法,没有讲踹腿组合,所以一些传统特色并不明显,须有体会着思悟。

即知技术优劣,又不全盘吸收,散打坚持自己,不是非要守着中国特色,而是中国特色确有独到优势。

民间打斗,由于防范不专业,一边腿踢死人的事情是有的。一边腿踢裂眉弓的事情就更多了。就散打选手常用的,就是这类翻胯边腿与直踢边腿的之间状态。若只是表演,这些腿法就会被串联成武术套路里的里合外摆旋风脚了。而且高低起伏,即有腾空踢法,又有扫堂腿法,若擂台上允许采用扫堂腿与踢裆腿法,打斗风格又会有其他变化。

反之也可以说,从传统腿功里,也能拆解出来这些现代腿法。毕竟传统腿功就素质条件上也是很强的,有了身体条件,技法都是容易的事。还得训练手段与追求目标。

武术三种拳法五种腿法很厉害(与世界格斗流派对比)(9)

能够从外形上结合且有用的,也多是外形应用的技术。是外形应用为主的,自然就被归为了外家拳。中国传统内家拳,对基本功的要求并不低,反而更高,所以也更为难练。内家拳的腿法,区别不在技术外形,而在特别的身体条件下发动的特别腿法,所以不容易讲解。现在大众武术圈,大概百分之九十五的朋友谈武术,都是从外形去探讨的。

当内家拳被曲解成以柔克刚,技巧借力,被认为是身体先天素质不行,练不了外家拳才学内家慢慢调养这一概念,内家拳就已经失传了。换句话说,内家拳是外家拳的升级,而不是并列,一个内家拳高手,必然也是一个外家拳高手。外家拳基础动作都做不到,也不可能成为内家拳高手。所以说中国武术实战,也就用不着分内外家了。

传统武术,原本就包含了足够多的格斗技法。每一个门派也都有每一个门派的特色,如果真能从技击实战出发,任何门派都可以真正的发扬光大。说个很直白的道理,哪怕你真的不行,你依然可以学习吸取,强大起来。中国散打其实就是走在这样一条崛起之路上。

然而,咱们的传统武术传承人以及爱好者,大多都活在一种盲目自大与不思进取的状态里。如果仅仅是不思进取,但能够安分守己,其实也能够维护住传统武术的颜面。你不吹牛,也没人笑话你。然而大多人不但不思进取,反而恶意利用武术,利用“发扬光大”这事谋点别的。没有实战能力与战绩支撑的武术,便只能鼓吹文化,鼓吹先人。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消费行为。是传武人自己在不断的败坏传武。

因为整体局面的萎靡与狂躁,致使整个传统武术都不被大众所信任,而且在现代搏击的冲击下,愈演愈烈,已经很难改观了。在笔者采访中,很多人虽然岁数很大了,但其实练了没有几天武术,而且练的也不真,就打着发扬的旗号不断的企图圈人,以为人多声势大,就是发扬光大了,甚至不惜通过私自造假与统一口径的群体造假来促成局面。心思用错了地方,不但更加惹得人看不起,相互之间这种明里勾结暗地破坏的习气也越发流行,以至于拳学体系面目全非,越越发的得不到信任了。

打,虽然不是武术真传的唯一标准。但是打,至少可以让你的心思不那么扭曲,让外圈的人不会随着了解看到你的虚伪,跟着讨厌整个武术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