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自己的内耗(内耗比内卷更伤身)

很多人深陷内耗当中,却不知道内耗是什么,今天咱们就说说内耗这个事。

降低自己的内耗(内耗比内卷更伤身)(1)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会让你不安。

跟别人相处时觉得很累,交谈中在他人面前容易紧张。

给别人发短信,没有及时收到回复,就开始胡乱猜想。

遇到一件糟心的事儿,就在脑子里反复琢磨。甚至这件糟心的事儿,都能够唤起另一件发生在多年前类似的事,然后让这些事儿,使劲的折磨自己。

以上所说,都是典型的内耗人格的状况。内耗的人还有一些共同特征,那就是学不进去,玩不痛快,睡不踏实,身体没劲,活的很累,而且还吃的特别多。

如果你正在内耗,那今天的这篇内容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得先聊聊你为什么会内耗。

第一点.过渡思考, 也叫做没事瞎想,一件事儿想来想去没有目的,没有结果,没有终点,琢磨了一遍又一遍。

这样的无效思考会让你焦虑烦躁,最终就是着急上火大脑很累。

你遇到一件事儿,总是循环往复的琢磨,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但它又不知道该将你带到那里,它能不累吗。

多数内耗的人就在这团迷雾中,走不出来经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天一天,时间就在这种无效思考中溜走了。

回过头一看,我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天呐,家里地还没扫,衣服没洗,头发没理,然后又进入到另一波焦虑中。

记得某个作家说过一段话,你早上起床的时候,就想在床上懒着。但心里的某个地方,还在想着手头上毫无进展的工作,急得不得了,但是心里另外还在想,起来干活不就得了,却又不想起来。纵容我的人是自己,紧逼我的人还是自己。

自我内耗的人,他就是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硬是把生活过成了一个迷……

比如你碰到一件事儿,我如果想明白了,是不是就不用再花时间去想了?如果想不明白,那又何必浪费时间,劳神伤身的去想它呢?总之想明白了到此为止,想不明白也要就此打住。

这样说不是教你推卸责任,逃避那些想不明白的问题,而是提醒你不要在这种无效思考中反复的纠结。

你得让走进死胡同的思想放松一下,与其在这个困境中徒劳无功的耗时费力,不如去干点有用的事;比如去打开电视,打开音乐,打把游戏,打瓶酱油,都行。

说不定等你打完酱油回来,那个问题就有了酱香味,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又臭又硬啃不动。

想明白了,就好,到此为止。想不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还想它干嘛!

但是,容易内耗的人往往不会这样及时停止。

心理学教授亚历杭德罗·勒拉斯说:“大脑认为,持续刺激并非重要的东西,会抹掉与之相关的记忆。” 就是说,大脑皮层持续接收来自一个画面、一种声音、一种知觉的刺激,它会逐渐习惯这种刺激,进而忽略这些刺激,拒绝做出反应,所以那些想的太多的人都会心情浮躁,专注力差,工作效率不佳。

我们来说说第二点,第二点是高度敏感。

我看到过一个很喜欢的比喻,你的敏感就像别人走过后带起来的那阵风,一瞬间在你身上划出了深浅不一的伤口”。

这个比喻用来比喻高度敏感再适合不过了,内心太敏感的人,往往都是太想体谅别人的人,哪怕委屈自己,也想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

比如和他人相处时,旁人一沉默就开始患得患失,别人一冷场就开始自乱阵脚。

听到同事在说某人的坏话,没指名道姓,但是总感觉在说自己。

共情过分代入,认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心灵脆弱。因为自己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觉得全世界都和自己一样,凡事以他人感受为先。过度以和为贵,宁愿自己不开心也要让别人开心。结果到头来最不开心的是自己,但不开心的自己又无法将真正开心传递给外界,导致与旁人的关系尴尬疏离。

所有的成就都是为了别人开心,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让别人能开心能称赞自己一句。

事实上,这些追求,不是他自己真正喜欢的,掌声过后仍旧空虚,因为找不到自己了。敏感的人脆弱 清高 悲观 极端 不堪一击。

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对 可就是控制不住 就是会在意,最后别人不理解 ,自己一身伤!!

敏感并没有错,错的是他人左右了你的思想。

我们接着说第三点,过度反省;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过度反省是可怕的自我攻击。

自我反省是对的,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向内看,纠正错知错见,提升心灵品质,承担自己的责任,改变现状,从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反省没错,这是一件好事儿,追求卓越的人都需要反省,但是,凡事有个度。过度的自我反省,你可能会伤到自己。

比如自己到了三十岁,事业上没有点成就,就认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考试没考好就觉得前途没了。

犯了点小错,在班上被老师批评了。就开始觉得自己没本事,不如其他同学。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没有自信。

总会因为外界因素产生悲观情绪,而悲观情绪又会孕育出一个绝望的念头,进而把这样的感觉当成事实来看待。

总想找出为什么自己是这个样子;突然感到自己这么差劲儿,好像无可救药,沮丧焦虑,浑身无力,失去了对一切的兴趣。所以,过度的自我反省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完美主义)。

下面咱们说说怎么做出改变,解决内耗。我从诸多解决方案中列举出两点,

第一点:

1、专注当下 关心眼前。改变的秘密就是,你要把精力和专注力放在创造新事物上,而非与过去抗衡。举个例子,比如你早上很难起床,脑子里会想很多事,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饭,是开车还是坐车去上班,到了单位都有那些工作等等。这样就像在大脑中绘画一副杂乱无章的涂鸦。

有些问题你想的越是仔细越是会让你感到焦虑,然后就陷入恶性循环。这时候你就已经是在内耗了。

所以,你应该听到闹铃就马上起床。不要让大脑陷入无效思考中,因为当你从床上起来那一刻,你要穿的衣服,早饭,交通工具以及面临的工作就已经在你的实际行动中开始解决了。

即使你在做这些事儿的时候,由于思考不成熟,准备不充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这样可以让你能够更早的发现那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当你抬起手迈开腿,走出这第一步的时候,你就已经客服了拖延症,摆脱了无效思考的困境了。总之一句话,管他三七二十一干就完了。

第二点: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

一个人越追求完美,有可能越脆弱。抑郁症患者大多都是因为追求完美,对生活产生不满。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他们能允许自己不完美,这是他们理解生活,接纳生活。

你可能害怕犯错,很讨厌被别人批评。其实犯错是人人成长所需要的阶梯,没有这个过程,我们根本无法进步。对于一个以健康的方式思考的人来说,为错误道歉只是出于内疚的感觉,而对于那些思考方式不健康的人来说,道歉会让他们产生羞耻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好像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看上去很笨很蠢一样。

你也可能讨厌自己的相貌,讨厌自己的名字,讨厌自己写的字……长的漂亮是一个极小的概率,有明星相貌的人在地球上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相貌平平的普通人。所以不必卑微也不要自卑。没有人嫌弃你长的不好看,嫌弃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一个人允许自己不完美,才会真正懂得欣赏别人,发现自己,看到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渴求。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短板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并没有那么了不起,对自己认识的越多就越能够包容接纳自己。

再打个比方,你写一篇文章,总会有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你不能要求所有看过的人都会拍手叫好。

因为读者有千万个,而作者只有你一个。

不要过高的要求自己,接纳自己就是改变自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就是和自己和解,和他人和解,和世界和解,否则,你就是和世界作战。

内耗就像你一只脚踩离合,另一只脚猛踩油门,再怎么咆哮也不能突飞猛进,只能空转发动机。结果是耗油伤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