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幸福课总结了十条小贴士(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幸福课积极心理学)

第1课,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二)

本课程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会和其他心理学或者其他任何课程一样。我将向你们介绍相关知识,调查研究严谨的学术作品。需要你们撰写报告、学术论文,参加考试。跟其他课程一样。而教学内容的另一部分,你们读每一篇论文,写每一篇论文时,都需要思考如何把这些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去,运用到恋爱中去,运用到社交圈里去。就是这两个部分。学术与应用。无论是论文还是讲座,我不会因为某个理论有趣而去介绍它,而是因为这个理论严谨且能被应用。再唠叨几句题外话。有几个问题课前就有人问我了。不幸的是这学期将是我最后一次在哈佛开设积极心理学或其他课程。但愿两年内,明年可能性不大,但是两年内,学校会再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但我无法保证。关于反馈与提问。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如果你同意或反对什么观点。请给我或助教写邮件。我们一定会回复的。如果某个问题问的人数较多,我们会公开回答。当然一定是匿名的,除非你特别注明可以提及你的名字。有时候讲座过程中突然有紧急情况,有什么非问不可的问题,无法等待。如果那样的话,请直接举手。因为就跟你要去厕所一样,无法忍耐,无法等待。要去,就去。我们会为此进行积极心理休息。所以大可以打断我,我会回答任何问题。

所有幻灯片以及课程视频都会放在网上,课后几天就能下载。幻灯片其实课前就能下载,这样你上课时就能用到。可惜视频不能提前提供,我们试了,但效果不好。所以会在课后一两天内放到网上。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我当然更希望你们出席课程,能出现在课堂里,和大家一起在课堂的气氛中学习,而不是仅仅对着电脑。我之所以把资料放在网上,是为了让你们可以重温或者学习错过的课程。这很正常。另一个原因,之所以提前提供幻灯片,我希望你们能充分理解材料,充分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忙于记录我说的每一个字,记住每一个词,背诵每一句话。我不希望你们被动地记录幻灯片上的内容,或者我说的话,而是要主动记录,也就是要充分理解材料。比如,如果你们听到某个理论觉得"挺有趣的",标上星号,写下来。或者觉得"也许我可以应用这点",那就写下来。或者"跟我妈妈讲讲"。或者"跟我室友队友讲讲",那就写下来。主动笔记与被动笔记有两方面不同。首先,正如我刚才说的,这门课是关于如何改变生活,我不会仅为了学术之美而教授此课。虽然这一领域的确有许多学术之美。所以发现可以实际运用的就写下来。第二个原因是,你会记住更多。主动参与,集中注意更好地理解材料,而不是被动做笔记。

在这整个课程中,从下周开始,我们将进行我所说的"练习时间",而不是"休息时间"。其实类似"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我们会停止课程,进行内省,也就是课堂上的安静时刻。我会停一两分钟。你们可以盯着我或者周围人发呆,或者思考一下之前讨论的内容,或者解答我提出的提示问题。之所以进行"练习时间",这是今年新提出的,上学期并没有。因为上次课程结束后到现在的两年,我做了大量关于安静的研究。关于安静时刻的重要性,无论是课堂里,讲座里,还是家中。无论是对公司领导,爱情关系,甚至学龄前儿童。你们中很多人在经历"练习时间"时可能会疑惑。"我一年付四万美金就是为了这个?"。"坐在教室里发呆?"。首先,每次只有一两分钟,一堂课最多不超过两次。第二,这可能是你从本课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即享受安静这一理念。

哈佛大学幸福课总结了十条小贴士(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幸福课积极心理学)(1)

我来读一段麻省理工两位教授的研究。我所提到名字不会出现在幻灯片上,不必背诵或记录,只是为了启发你们。David Foster和Matthew Wilson教授,都来自麻省理工大学。他们研究证实了"练习时间"的重要性。开始内省的时间。他们在老鼠处在迷宫中及脱离迷宫后,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脑扫描。以下是他们的发现,实验结果表明,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即老鼠进行迷宫时,真正的学习阶段是,当你尝试分辨,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舍弃,什么保留,这些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时。他们的实验表明,接连不断反复进入迷宫的老鼠,比进行一次迷宫后稍事放松,来点小酒的老鼠,学到的少得多。

哈佛大学幸福课总结了十条小贴士(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幸福课积极心理学)(2)

老鼠走迷宫

经历,享受安静。这很能说明问题,对人类也一样。不仅仅是实验小白鼠,所有人类都是。他们认为"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思考时,我们重放素材时,更容易保留,记住之前的经历。所以休息时间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Parker Palmer在他的教学著作《教学的勇气》一书中,提到了以下一段话,语言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所说所闻。在真正的教育中,安静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环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而安静恰恰是我们文化所缺失的。很多人可能读过《万里任禅游》,作者Robert M Pirsig。还写过另一本书,没那么知名叫《寻找莱拉》。这本书是对印第安人的人类学研究。将他们的文化与美国传承的欧洲文化进行对比。两种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印第安人崇尚安静。他发现和印第安人坐在一起,他们围坐在篝火边两三个小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坐在那儿,看着对方,微笑 享受美好时光,内省,就这样几个小时。

哈佛大学幸福课总结了十条小贴士(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幸福课积极心理学)(3)

他指出,在我们文化中,沉默让人不适,我们试图打破沉默,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差异。我们为缺乏安静付出了代价。我们会重点讨论这一代价。涉及到恋爱,美德与道德,以及快乐与幸福感。

本文是《哈佛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的第1课,全文较长,为了便于阅读,分为七个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