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皮影戏)

弘扬传统文化,鼎立世界中华!当栩栩如生的兽皮剪影跨越千年的沧桑,来到白色幕布前,演绎种种悲欢离合。这是否会让你想起那一段段恢弘的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曾为任何人停驻片刻。但那些无法磨灭的痕迹,却能以皮影戏这样独特的艺术形式流传下来,经久不息。

皮影戏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皮影戏)(1)

于2011年被收录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皮影戏来说,那便是“世事如乱草,岁月似流云。”皮影戏在历经了沧海桑田后仍未消散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光打在兽皮剪影上,影留在白色幕布上,纤细的秸秆连接漫长的岁月,赋予剪影灵魂,民间艺术家的唱腔在各种乐器的加持下将故事娓娓道来,在过去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先贤用无尽的智慧填充干瘪的生活,为其增色。

皮影戏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皮影戏)(2)

自元代起,商贸交易和文化交流高速发展,皮影戏也随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并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在国内也同样如此,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每逢喜庆日子就会举行皮影表演。直至清朝末年,因连年社会动乱,至此,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皮影行业才又重新恢复活力,回到大众视野。

在源远流长的皮影发展史中,各地的皮影戏流派相互交融,相互吸收,融汇贯通,才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各式流派。其中著名的有:沔阳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各皮影戏流派间不同的音乐唱腔,曲调韵律也都不尽相同。

皮影戏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皮影戏)(3)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皮影戏并不能够全然适应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其传承和发展都存在严峻的挑战。首先,皮影的制作流程纷繁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匠人耐心打磨制作,并且受制于时代,无法进行批量生产。然而,这类匠人仍在不可避免地减少;其次,皮影成品的保存对环境要求很高,存放不当极易褪色变形;况且,当今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皮影戏的娱乐性下降,致使了解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皮影戏目前传承情况不容乐观。

皮影戏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皮影戏)(4)

直到2006年国务院对皮影戏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将皮影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的申遗状况这才得到极大改善。在此,理工君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重视起皮影戏的传承发展,使这颗璀璨明珠永远熠熠生辉!


皮影戏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皮影戏)(5)

文字:孙鹿野 马越

排版:张宇晗 王一茗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