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写诗最好的人是谁(诗歌成就谁技高一筹)

李商隐和李清照是唐宋诗人中的高手,文学成就非常突出。虽然没有生活在同一朝代,但是两人的艺术风格、人生命运、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有着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

李商隐(813—858)河南荥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清照(1085—约1155)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他俩生活在不同朝代,相隔200多年,但是两人都是古代著名文学家,又都姓李,或许祖上是同一血脉。本人就为网友们从几个不同层面,抛砖引玉地探讨一下。

宋代写诗最好的人是谁(诗歌成就谁技高一筹)(1)

 感人的抒情风格

我带网友先有选择地阅读一下“二李”的作品,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代写诗最好的人是谁(诗歌成就谁技高一筹)(2)

人们在喜悦、忧伤或悲愤的时候,有多种形式来宣泄情感,哈哈大笑、喝闷酒、仰望天空怒吼……但是,作为艺术家、诗人,有着独特的抒情方式。相恋相思割舍不断的,如同“春蚕”;人生失意,秋寒萧瑟,“幽草”却坚强无比,提醒人们振作;重阳秋风,亲人离去,诗人早已无心情观赏菊花,自己憔悴比花还“瘦”!这样的抒情,不仅激发起读者的想象,而且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记忆深刻。所以,“二李”有着相似的抒情特色,一直影响着后来的诗人和艺术家。

 多舛的人生命运

李商隐从政,仕途不顺。25岁时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职位,不久便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尽管他也非常努力,不断调整自己,从唐武宗到唐宣宗,从京城到地方,依然不得志,几度闲居。他38岁时,妻子王氏病逝,中年丧偶,45岁就匆匆离开人世。可叹他生命短暂,命运多舛。

李清照出生士大夫之家,童年和当姑娘时,生活优裕,天真烂漫,且深受父亲(李恪非,进士,苏轼的学生)艺术熏陶和家庭藏书丰厚的影响,酷爱文学,擅长作诗填词。出嫁后,夫妻恩爱,生活幸福。丈夫进入仕途,还算可以,虽然职位不高,却也做的几地行政长官。然而好景不长。

先是朝廷斗争,她父亲被排挤出京城汴梁,她一家也被迫回到原籍。其次,1127年金国大举南侵,发生了“靖康之难”北宋灭亡。李清照和丈夫开始了流亡生活,第二年丈夫又突然病逝,遭遇了国亡家破,她的人生一落千丈。45岁的才女经受着社会、家庭、事业多重挑战,生活如同秋冬,寒风夹着雪雨,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度过近30年的晚年岁月。

或许因为命运不幸,使得“二李”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悲愤出诗人。假若都一帆顺风,养尊处优,生活风平浪静,可能他们的才智会有另一番耀眼的表现。

 不一样的文学形式

李商隐诗作多,创作的“无题”诗,更是脍炙人口。他的诗作意境含蓄朦胧,形式严谨,诗句“深情绵邈、绮丽精工”。如《锦瑟》的主题诗意,历来众所纷纭: 有悼亡说、寄托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朦胧美。他的文学成就除了很突出的诗歌外,他的骈文和赋也有很高水平,词作却较少。

而李清照词作多,婉约细腻,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喜欢。她的词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抒发爱国思想和怀乡悼亡的情感,紧贴社会生活,反映悲戚的人生和人民的疾苦。

才女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词不同于诗歌,她的词作描写自然山水,轻快活泼;表达相思离愁,缠绵悱恻;述说孤苦悲戚则催人泪下。她词作的确独树一帜,被誉为“易安体”,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她和李商隐同是唐宋文学的两座高峰,值得世人去认真阅读、欣赏和研究!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本人觉得前朝老李应该排在她的前面!

来源:新陕网


(了解更多反邪教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太白剑”、微博“宝鸡反邪教”、网站秦岭雪“http://qinlingxue.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