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养殖管理重点在哪(正值高温多湿夏季鱼类养殖抓四管)

正值高温多湿夏季鱼类养殖抓四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鱼类养殖管理重点在哪?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鱼类养殖管理重点在哪(正值高温多湿夏季鱼类养殖抓四管)

鱼类养殖管理重点在哪

正值高温多湿夏季鱼类养殖抓四管

夏季骄阳似火,天气闷热,是气温、水温最高的一个季节,是充满活力又变化无穷的一个季节。夏季养殖鱼类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既是形成稳产、高产、高效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类浮头、发病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持续高温天气,往往遇到气候突变、水质恶化等情况,极易导致鱼类应激和疾病暴发,一旦管理不到位,轻则造成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广大养鱼者绝不可等闲视之、高枕无忧,而是要全神贯注、百倍警惕、严防死守,切实把控好夏季高温期鱼类养殖四大管理,促进养殖鱼类健康生长,确保其安全度夏,为夺取全年鱼类养殖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水质管理

1.加换新水

夏 季 水 温高,应 将 水 位 提 升 至2.0~2.5m,以增加池塘水体容量,促使池水上下对流,提高池水对高温的缓冲能力。一般每星期加水1次。每次加注新鲜水20~30cm,以补充蒸发所带来的“水耗”和稀释池水。另外加水时可在池塘另一端开设溢流口,溢出10cm左右的上层高温水,以降低水温。当池水低于2.0m时,应及时加水,将水位提升至2.5m;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掉20%~30%的底层污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cm左右。

三、鱼病防控

1.工具消毒。在鱼塘中使用过的网、盆、桶、箱、下水衣等工具,是病菌传播的媒介,应对其进行消毒后方可使用。一般网具类用10g/L的硫酸铜溶液或50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用清水洗净晒干后使用;其它工具用5%的漂白粉(含氯30%)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晾干后使用。另外,工具应尽量做到专塘专用。

2.肥料消毒。坚持“及时、少施、勤施”的施肥原则,投施有机粪肥时,需加入0.3%~0.5%的EM菌(主要成分: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堆沤发酵腐熟并用1%~2%生石灰消毒后再投施入池,以杀灭粪肥中的病菌和寄生虫。

3.饵料消毒。病原体往往随饵料带入,所以投喂的饵料应作消毒处理。投喂螺、蚬等动物性饵料时,应用清水冲洗干净,选取活体投喂。投喂水、陆草等植物性饵料时,应用2~3g/m3的漂白粉(含氯30%)或0.7g/m3的硫酸铜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后再投喂,以防病原体乘机“潜入”池内。

4.食场消毒。食场内残饵积存较多,腐败后则变为病菌大量繁殖的温床,在夏季高温期这一情况尤为突出。因此,每星期应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处理。将250g的漂白粉(含氯30%)或300g的溴氯海因(主要成分:1-溴-3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规格:10%)溶入10~15kg的水中,在食场区水域均匀泼洒,以阻止病菌的大量滋生。

5.投喂药饵。每月拌料投喂1次用1%的高稳VC(主要成分:维生素C、解毒抗应激因子、可吸收纳米钙)、0.3%的黄芪免疫多糖(主要成分:黄芪多糖、灵芝多糖、果寡糖、多维、高活性生物酶等)、0.1%~0.2%的大蒜素(主要成分:大蒜油、维生素E维生素C;规格:大蒜油含量25%)和0.5%的三黄粉(主要成分:黄芩、黄柏、大黄、黄连)制成的药饵,每次连喂5~7天,以增强鱼体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防止鱼病的发生和漫延。

6.水体消毒。每半月泼洒1次消菌灵(主要成分:溴氯海因;规格:24%),用量为100g/亩·m,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每半月泼洒1次克毒王(主要成分:名贵复方中草药精提溶液),用量为250mL/亩·m,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每月泼洒1次鱼虫净(主要成分:硫酸铜、硫酸亚铁粉;规格:五水硫酸铜25%、七水硫酸亚铁10%),用量为450g/亩·m,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蓝绿藻类的暴发。

一旦鱼类发病,应立即将病鱼捞起进行目检和镜检,正确诊断病因,仔细分析病情,做到“对号入座”,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力争将鱼病控制在诱发的“萌芽”状态。

四、捕捞管理

7-8月份可起捕2~3次大规格鱼上市销售。此时正值高温季节,起捕售鱼有两大益处:其一是捕大留小,卖掉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可降低池塘载鱼量,避免缺氧浮头,加快存塘鱼的后期生长;其二是高温期成品鱼上市量少,市场需求量大,销售价格较高,可提高养殖收益。高温期捕鱼俗称捕“热水鱼”,是一项技术较强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对鱼体造成伤害,给后期养殖埋下隐患。因此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择机捕捞。选择在晴好天气的黎明前后捕捞。此时气温凉爽,水温较低,拉网不仅对鱼的影响较小,而且还便于捕出的鱼乘早凉上市销售。

二是适时停食。高温期鱼的摄食量大,饱食后的鱼活动力强,耗氧量大,起捕和运输时极易出现死亡。因此,切忌为了增加鱼的重量而在捕捞前加大投喂,以免因小失大。一般应于捕捞前一天停食,确保起捕和运输安全。

三是谨慎操作。在捕大留小的分拣操作中,动作应迅速、敏捷、轻便,尽快将小规格鱼放入池内,以免因在网箱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挤伤或缺氧死亡。

四是增氧消毒。拉网捕捞时搅动了池底淤泥,造成水体混浊,极易引起鱼类缺氧浮头。因此,捕捞结束后应及时加注新水,并开机增氧2小时以上;次日泼洒强效应激灵(主要成分:包被VC、氨基丁酸)、双重杀菌王(主要成分:溴氯海因;规格:24%)和净水先锋(主要成分:活性碘、季铵盐;规格:20%)等药物,用量分别为120g/亩·m、100mL/亩·m和400~500g/亩·m,以迅速净化水质,恢复鱼的体能,防止鱼体受伤后遭受细菌侵袭感染而发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