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时节感时令(感怀四时之秋)

■读统编语文 品传统文化⑦,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知时节感时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知时节感时令(感怀四时之秋)

知时节感时令

■读统编语文 品传统文化⑦

描写四时的诗歌不计其数,而诗人最青睐的就是春天和秋天。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统编小学语文课本中共选入写春的诗歌有34首,写秋的有13首,而写夏的仅有3首,写冬的不过四五首。大概是因为春天是生机萌发的时候,秋天则是万物凋零的时候,一盛一衰,最易引发诗人敏感的思绪。

今天我们着重谈谈写秋的诗歌。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喜欢秋的人如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郁达夫《故都的秋》),他喜欢秋的“清”“静”与“悲凉”;不喜欢秋的人如欧阳修则说:“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他借以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苦闷。秋天仿佛天生具有双重的性格:秋风送爽,天高气清,金桂飘香,硕果累累,这是积极的一面;秋风萧瑟,草木为之色变,山川因而寂寥,天地间呈现一派肃杀之气,这又是消极的一面。因而,人们对于秋天也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告别溽暑,迎来丰收的清爽和喜悦,又有将入寒冬,因草木零落而生的悲凉和伤感。因而,秋天在诗人笔下也就有了复杂的、别样的姿容。

秋之悲愁伤感

一提起秋天,我们总会想到宋玉《九辩》中的话:“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确,秋天带给我们的首先是肃杀、冷落、萧索、惨淡的感觉。身处春季,满目繁花,万物欣欣向荣,我们的心情也会是喜悦的;而身处秋季,满目萧然,无边落木簌簌而下,凄切秋风“呼号愤发”,我们的心情也会因而生出无限的悲愁。

有的诗人由草木之变色凋零,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黄昏,顿生悲凉之感:“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这肃杀的秋天到来,原来的青青葵叶顿时焦黄枯萎,喻示着岁月的流逝,由此而生警惕之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人告诫年轻儿郎们,荣华不久,青春易逝,不趁少壮时努力,更待何时?等人生的秋天到来了,已成枯枝落叶,再后悔就晚了。

有的诗人因在异地他乡,见秋风而引发客居的悲愁和思乡的愁绪。叶绍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梧桐树叶宽大,细雨飘洒,滴滴答答,常与愁煞人的秋风秋雨相伴,描绘孤寂凄冷的境界;江上秋风初起,砭人肌骨的寒气袭来,令人辗转难眠,客居之人顿时起了思乡之情。秋雨秋风中旅人思乡的况味,古今是一样的。这也可从众多客愁诗中寻得。

秋天有一个特别的节日,是为中秋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自然更能引发人们的思乡思亲之情。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中秋夜遥望朗月,诗歌前两句写景,渲染清、静、凄冷的气氛。庭中地面一片雪白,是月光之皎洁使然;树上寒鸦已经栖息,未因明月而惊起,则夜已深;月华如霜,寒气弥漫天地,露珠悄然凝结,打湿了盛开的桂花。诗歌后两句抒情,由一个人望月转而写天下人望月。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见证着多少人的悲欢离合!今夜月明如昼,世间当人人尽在仰望,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阖家欢乐的自然望月欣喜,分隔两地的则望月兴愁,不知这离别之思今晚会落在谁家?天下的离人何止千万,此时此刻该有多少离愁寄托在月亮之上啊。读到这里,我们也仿佛感受到天地间弥漫着的浩茫离愁。

秋之明艳高洁

虽然中国诗有悲秋的传统,诗人多写秋天令人悲苦的一面,抒发自己的孤苦寂寞乃至惆怅失意,其中有些诗歌,也多少有些消极;但语文课本中选入更多的却是爱秋、喜秋的诗歌。这些诗歌的作者,善于发现秋景中天高气远、清净高洁、五色斑斓、健朗明快的因素,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体现出独具一格的审美品位。编者们希望学生通过这些诗歌,对自然景物保持欣赏的态度,从古诗里汲取更多的正面情绪和力量,激发乐观开朗的心态,以更充沛的热情面对未来的人生。

杜牧的《山行》写诗人乘车远行,远望高山所见的深秋景物,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秋色图。诗中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直抒对枫林晚景的喜爱。枫叶为秋霜所染,灿烂辉煌,漫山遍野皆是,诗人行车至此,心生喜爱,于是停下车来静静欣赏,甚至发现这红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明艳动人。毕竟,二月的鲜花太柔弱了,而这遍山的枫叶,凌霜怒放,层林尽染,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与杜牧一样喜爱秋天,甚至有过之的是他的前辈刘禹锡。刘禹锡写过《秋词》二首,其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拿秋天跟春天相比,直截了当地说秋日胜过春日。为什么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原来他爱的是秋日天高气爽、万里晴空的广阔气象。“晴空”“碧霄”是秋日特色,突出秋日“清”的特点;而一鹤排空而上,展现的是诗人冲天的豪情、乐观的情怀和高扬的精神。《秋词》(其二)中描绘秋景,则在突出“清”之外,又增加秋色斑斓的描绘:“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日山水明净,实写空气之明净清爽,夜晚结下白霜,高洁清白;树叶变为浅黄,中间许多叶片呈深红色,在浅黄的底色中格外显眼。诗人描绘秋天的风貌,爱的是秋天的五色斑斓、清清净净与风霜高洁,流露出高雅闲淡、不同流俗的审美取向,正与其被贬后却愈挫愈勇的心态相得益彰。

秋之人生禅意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一首刘禹锡写秋的诗歌《望洞庭》,写夜晚的秋景。作者对秋景的欣赏是一贯的,仍旧突出一个“清”字,但色调更为明丽,格调更为清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望洞庭湖,湖面的波光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江天一色无纤尘;湖面波澜不惊,如未打磨的铜镜一样,映照着湖上景物,朦胧迷离。那苍翠的君山映照水中,山水浑然一体,恰如闪亮的银盘中承托着一枚小小的青螺。诗人摄景入画,取譬精彩,体现出诗人对秋景的喜爱。

与刘禹锡一样写秋诗风格健朗的还有李贺,他的《马诗》(其五)以马为喻,表达自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向往与追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一句,袒露自己的雄心:什么时候能够佩戴上金络头,在这秋高气爽的原野上纵横驰骋啊?这里的“清秋”是清朗的秋季,此时天更为高远,地似乎也更加辽阔,加上草黄马肥,正可驱驰。

秋天气象之“清”,更显世界之“空”。你想,空气明净,天地浑然一体,空间更显辽阔;树叶落尽,鸟兽藏踪,更少了许多芜杂,多了如许宁谧。因而王维笔下的《山居秋暝》,描绘傍晚的秋景,更带了几分空寂的禅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傍晚时分,空寂的群山,一场新雨飘过,凉风习习,山林一派空寂与宁静,仿佛空无一物。明月升起,自松间照下,清泉淙淙,在石上流淌,越发衬出山之空、夜之静。这就不仅仅是欣赏秋景了,更是从中悟得自然的本真和人生的真谛,令人顿生出尘之想。

实际上,爱秋也罢,悲秋也好,诗人都是以秋抒写自己的情感,表达人生的况味,秋天的本质并无不同。我们教孩子横向联系读这些诗,就是要引导他们认识诗人笔下秋的不同姿容,丰富对于秋的认识和体验,增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体察。还要在横向的阅读中,善于从不同中发现相同,从相同中寻觅差异,以锤炼思维的敏感性;从单调中见出丰富,从丰富中发现精彩,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从消极中见出积极,从积极中发现力量,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副主任、统编语文教科书核心编者)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9日第9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