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确理解(73.如何理解天网恢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确理解(73.如何理解天网恢恢)(1)

《道德经》第73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注释]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敢,勇敢、坚强;不敢,柔弱、软弱。此句意为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命。

2、或利或害:勇于柔弱则利,勇于坚强则害。

3、是以圣人犹难之:此句已见于六十三章。

4、天之道:指自然的规律。

5、繟然:安然、坦然。

6、天网恢恢: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广大、宽广无边。

7、疏而不失: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确理解(73.如何理解天网恢恢)(2)

这是老子的著名篇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与前面章节强调的“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这也是老子核心观点之一,本章节是再一次强调。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这一句的意思是,强调柔弱胜刚强是一种自然规律或客观存在,至于其中有什么道理,连圣人都难以解释。当然,老子也难以解释其中的道理。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这是再次论述“道”的特点,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天下万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而运行,不用斗争、不用言语、不用召唤,这就是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是本章的重点,之所以说其是重点,因其是《道德经》中关于道的特性的新解读,或者说是比较经典的解读。老子在阐述,道是无处不在的,虽然天地无比宽广,但仍然都在道的掌控之中。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确理解(73.如何理解天网恢恢)(3)

现在的人经常引用这句话,往往是在某人做了坏事之后,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时,借此句发一通感慨。其实,一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顺势而为,最终取得了成功,也可以来一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只不过有更多评价和溢美之词,惭惭地,大家就不在这种场合用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