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 乡土文学贱名值万金

要说山西和天津离得不远,直接距离800多里,全程高速的话一千二百里,但这两个地方的起名习惯真是千差万别,经常我和孩子的爸爸会因为名字引发一些津津有味的讨论。

比如,我的二侄子虽然是九零后,也有一个大名叫“赵文跃”,但根本没有叫出去,小名却叫得满天响。他的小名用山西话就叫“二圪蛋”,译成我们通俗的天津土话是“二疙瘩”,土话读作“二嘎嗒”。我老公百思不得其解,这么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为啥就叫“疙瘩”了呢?

另外,山西有一种小吃,用土豆丝和莜面混合后,攥成拳头大的球,本地人都叫“挠丝圪蛋”,老公以他多年来两地方言转换的丰富经验,瞬间译成天津话就成了“熬死疙瘩”。山西人为啥都这么钟爱“疙瘩”这种让人解不开理还乱的东西呢?

后来听说我村还有叫“钢蛋儿”“铁蛋儿”的两个名字,本意还是“圪蛋”的意思,他已经被云山雾罩绕将不出来了,这山西人为啥都和“圪蛋”干上了呢?越喜欢的人,越可能成为“圪蛋”!

我的解释是我们越爱谁,越怕失去谁,所以取一个最不起眼最贱的名字,为的是好养活。至于“挠丝圪蛋”,本来是圆球状的,土话就是“圪蛋”,和人名不相干。

 他若有所悟,却仍旧疑团重重。 

 今年五一回老家,我遇到了老同学二梨,老公问,这个名字是为好养活,还是因为爱吃梨?我告诉他,这个不是好养活了,是因为过去父母文化程度低,取不了高雅的名字,只能随意一些。“那她的姐姐一定就是大梨喽?”“不对,叫香梨”,他若有所悟,以此类推,“妹妹一定叫三梨”,我告诉她一般是这样的,但是她没有妹妹。他大概认为自己智商终于在线,不由笑起起来了。

其实,其实山西的取名方式一方面是因为爱愈深,名愈贱,受迷信的影响,认为孩子因为名字太贱连怪力乱神都不稀得骚扰,因此孩子能够顺利长大。

这样的名字除了具有代表性的“圪蛋”类,还有毛毛,二毛,三毛类,还有大狗二狗三狗类,甚至叫二狗娃儿,三狗娃儿。还有以牛犊类,村里就有老人就叫四牛犊老汉。既有牛犊子,就有叫驴驹子的,村里曾经有一位早已作古的老党员,叫“二驴驹驹儿”。还有一种以“弥”或“迷”,(读四声)取名的,就略显深奥了。比如迷窑,迷东,迷莲等,“迷”的意思是拴,而“窑”的意思指烟囱,方言叫“窑突”,这过去迷信说是乱神都害怕的装置,“迷”则是拴的意思。将孩子拴在烟囱上则是最安全的了,或者不管拴在哪里,都是走不掉的,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年代人们文盲居多,取名字老大随意指物为名,老二老三则随着加上排行,这样老大叫“莲莲”,二莲,三莲,还有叫“香梨”“粉桃”之类然后跟着二梨,二桃等,这样的名字数不胜数,还一种比较特殊,就是不但要贱味浓,还要足够硬,比如和钢、铁连在一起,钢蛋铁蛋这种,更有甚者,直接叫“命”的。家里有六个儿子,从“命命”一直排到六命,你说硬不硬?

  那么,天津农村人的小名有什么时代烙印呢?是不是就全都高雅别致呢?

非也。天津农村的名字有天津的地方特色和传统观念。但相比山西农村,贱味不浓,硬度不够,也就以大牛二牛略有贱味,其余叫什么红,什么玉,什么雁的,比较一般。但婆婆隔壁邻居老大妈取名字比较特色,有五个儿子。过去缺粮,老大取名“仓头”,有了粮食怕丢了,得捂着,老二叫“捂头”,吃喝不愁,得有人气,于是老三叫“吵头”,老四叫“闹头”,这样有吃有喝热闹闹生活,基本就是他们的幸福梦想了。

  这些名字,真的是听着可亲可爱,又令人发笑——但绝不是嘲笑,七零后以上的人,谁没有经过物质匮乏的时代呢?这些名字,看似五花八门,随意而取,略显粗俗,但都有着深深时代烙印,满含着着长辈的爱护和期盼着孩子成长的美好意愿,有的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 乡土文学贱名值万金(1)

既然取一个贱贱的小名,代表了父母的爱,越贱就越代表爱得深,那拥有一个贱贱的小名还是挺让人羡慕的,而我的小名叫“二毛”,总觉得还是不够贱,稍有遗撼。可巧今年夏天,我家的狗狗小熊猫由于生孩子发烧,身体虚弱,不能动弹,我那慈爱善良的老公每天承担起侍候狗狗月子的任务,将松软的鸡蛋饼,黏糊的稀粥,鲜香的牛奶端到狗的嘴边,而我的地位仅次于狗——得先给狗分掉之后,其余才是我的。忽然,他若有所思,说,咱俩是不是传说中的“狗剩”和“狗奴才”啊,我先是吃了一惊,而后为这个得天独厚此情此景名副其实的贱名大笑起来。虽然同样贱贱的名字,但缺少父母深情的寄托,就没有多大意义。

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 乡土文学贱名值万金(2)

小时候总觉得这些名字很丑,很难听,现在人至中年,才越来越明白这些粗俗之中满含亲情。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父母们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这种名字渐渐会消失,不管是村乡还是都市,人们口中呼喊的都是朗朗上口、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寓意吉祥的名字。但如果在人群之中,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小名那一定倍感亲切。特别是社会激烈竞争,在伤痕累累,孤独疼痛的日子里,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小名,是不是很温暖呢,如果这个人喊着自己的小名,还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你会不会幸福地热泪盈眶,觉得浑身振作,力量无穷了呢?

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 乡土文学贱名值万金(3)

  不要嫌名字丑,凡是父母给的,都永远是最好的。但愿我们人至中年,甚至人至老年,仍有很多爱我们能够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亲切地喊我们的小名,纵然日子难过,或者正经历着各种不顺心,怀揣着满心的委屈,但此时我们的心是温暖的,宁静的,对世界仍然是有爱的,世界没有变,但我们从此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假如真的没有谁可以呼唤我们的小名,也不必伤感,让我们记住那曾经的呼唤,随时告诉自己:谁还不是个宝宝啦?——这样,我们心头仍旧是暖的,仍旧是充满爱的。

只要心中有爱,我们的世界便永远是明朗的

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 乡土文学贱名值万金(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