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

原创 任兆应(京剧票友)

浙江的越剧、绍剧和婺剧,称为浙江的三大剧种。三大剧带动全省范围的地方剧种,形成了浙江戏曲文化的江南大舞台。

自建国后到文革前,尤其是浙江越剧,成为沪、杭、甬等每夜有演出的精神大餐。文革后拨乱反正,至近年疫情前,越剧仍有大量观众存在。市民观看率远超京剧。

01 浙江越剧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也称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称“中国歌剧”。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

该剧起源于浙江嵊州(嵊县),旺盛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越剧借取昆曲、话剧、绍剧的特色大成,经历了由男女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体的历史演变,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浙江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

该也称女子越剧,初时以说唱形式,俗称落地唱书。清光绪时演变为乡镇演出,以“小歌班”和“的笃班”为称,俗叫绍兴文戏。越剧艺人起先曾是男性也称男班,后逐渐女性为多至发展为女子越剧。

民国14年(1925)9月,上海“共舞台”门前有演出大告示,首次打出“越剧”的醒目大字,大书“浙江越剧”和“演出剧目”展示。自此后的多年,上海的“大舞台”(人民大舞台)常演越剧,与“天舞台”(天蟾舞台)的常演京剧,形成了两大阵营,每夜吸引沪上观众。一年三百六十天,几乎每夜盛演不衰,节假日还有下午场;剧团和剧场也逐年增多,沿袭到解放后。

建国后上海有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王文娟、张桂凤等。上海越剧的主要演员原籍,大多出自浙江老家。

杭州是浙江越剧的大本营,建国前后的解放剧场和新中国剧院,每夜演出越剧大戏。浙江遍布县级越剧团,扩大普及;浙江女子越剧的名声大震,大多是才貌双全的女青年。

越剧艺术流派纷呈,有十三大流派。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在北京、天津,越剧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外,全国都有越剧团的建制存在。

至现在,每天上午都有业余剧团或票友在杭州景区演唱,锣鼓喧天,琴声乐队以越剧为主。说也奇怪,人们看厌了现代的冗长电视剧,又复古返真般地回到了舞台的古装剧。

杭州的浙越和杭越有退休演员常到吴山,拉开场子唱戏。上海越剧界也有退休人员到杭,在吴山每100人中总有10几个上海人,上山者以老杭州居多。在西溪湿地的河渚桥广场,每天有中青年在唱越剧,还有不少是女青年。

越剧盛于江浙沪,唱红沪杭至长江以南,红遍江南而久演不衰;票房超过京津沪的京剧。直至近年疫情而暂减风头。

越剧以情为抒,声腔优美动听,哀时催人泪下如宝玉哭灵。表演真实动人,唯美典雅,具江南灵秀之气,题材以才子佳人为主。

浙江各地市县都有越剧团,有浙江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杭州越剧院。院下设团,如浙越和杭越有一团和二团。

越剧代表作和传统大戏多不胜举,有: 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双珠凤,祥林嫂,蔡文姬,梁祝,情探,胭脂,苏秦,画眉,五女拜寿,吴越春秋,貂蝉与吕布,浣纱女与伍员,西施与范蠡,孟丽君,花烛泪,花为媒,花园会,珍珠塔,李三娘,牡丹亭,樊江关,尤三姐,孝女井,金玉奴,八义图,蛟龙扇、陆文龙,天之骄女,花中君子,九斤姑娘,红色浪漫,茶花女,八女投江等。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4)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5)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6)

图1a-f 浙越 杭越 花旦 青衣 小生

浙江是越剧故乡,凡属嵊州城乡的小女孩、自小就会唱越剧。全国各地越剧团的主要花旦和小生,大多来自浙江的嵊州、诸暨、绍兴、建德、淳安等地。浙江向全国输送了许多越剧名家和优秀青年演员。

有: 钱惠丽,浙江诸暨人,上海越剧院当家小生,当代越剧界领军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是越剧界囊括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等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项的大满贯演员。现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

有单仰萍,浙江建德人,上海越剧院当家花旦,与钱惠丽打造豪华版《红楼婪》。

来杭的上海人说起钱和单,如算家珍说道:

“ 啊拉(我们)交关(相当)服贴(佩服)阿丽(钱惠丽),伊(她)和阿萍(单仰萍)得档(配对)斜西(真的)来晒(好极了),俄(我)缸(讲)伊拉(她俩)依(与)阿兰(徐玉兰)阿娟(王文娟)唔不(没有)啥末(什么)凉项(两样),斜西(相当)灵光(精采),俄尼(我)顶相信滴个(这个)抹事(事情、指越剧)”。 有杭人听了她们说得,讲: “真是阿毛娘(弄不灵清),她们的上海话,老儿(我)听听都吃力(觉得累)。不过听上去倒蛮柔软的。”

现代越剧界,徐派有: 钱惠丽,韩婷婷,郑国凤,张小君。王派有: 单仰萍,陈晓红,王志萍,李敏,宓永仙。尹派有: 赵志刚,茅威涛,王君安,萧雅。袁派有: 方亚芬,陶琪,华怡青。范派有: 章瑞虹,江瑶,吴凤花,徐铭,陈雪萍。傅派有: 颜佳,何英,陈颖,陈飞。戚派有: 周美姣,金静,傅幸文。吕派有:张咏梅,陈辉玲,吴素英。

从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王志萍,到优秀青年演员: 王派花旦李敏,浙江德清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吕派花旦倪晶晶,浙江嵊州越剧团;尹派小生蔡浙飞,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人才辈出。

02 省市小百花

80年代中期,有电影越剧《五女拜寿》,出演的五位年轻演员为茅威涛、何赛飞、董柯娣、何英、方雪雯,被戏迷粉丝称“五朵金花”,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大明星。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五朵金花”引领戏曲潮流,在沪宁杭甬等地影响深远。浙江小百花名声大震。

五朵金花演遍全国,如今的她们,走向了各位不同的人生轨迹。何赛飞成了电影明星,何英和方雪雯去了美国,茅威涛成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老生董柯娣带领小姐妹还在执著演出越剧。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7)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8)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9)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0)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1)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2)

图2a-f 浙越 梁祝 白蛇传 小百花青‘1衣

有杭州小百花越剧团,源自杭州越剧院,杭越成立于50年代中期,以演《碧玉簪》出名。

杭州越剧院传统大戏有《双贵图》《玉蜻蜓》《梁祝》《孟丽君》《苏小小》《蕉帕记》《流花溪》等,现代剧有《祥林嫂》《江姐》《于无声处》《红茶花》《雷锋》《红莲与白莲》《汾江虹》等。杭越由原“江南越剧团”和“蜜蜂越剧团”两个越剧团合并组成。60年代初杭州越剧院下属两团至有叁个团,二团兼并杭州实验越剧团。

该院曾带《关不住的姑娘》和《一日千里》等现代剧和传统戏折子戏赴京,在天安门广场和前门车站广场作宣传演出,当时轰动首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要创作更多的短小文艺作品》,文化部颁发了《关于专业艺术团体应该在城市街头进行演出的通知》。

1979年,分男女合演团和女子越剧团。主要女演员有:张琴娟、安素芳、俞玉萍、王颐玲、邢素芳、高爱娟、陈秋月、罗恒芳、徐民枫、汪如亚、赵碧云、朱心敏、赵金麟、陶瑞娟等;男演员有宋顺发、陆旭、陈少华、展敏等。这些演员与浙越的水平难分伯仲。

新编剧目有《春留人间》《玉蜻蜓》《二度梅》《泪洒相思地》《连升三级》《沈清传》《红茶花》等。70年代常演剧目有《蕉帕记》《苏小小》《花魁女》《兰亭会》等。在上海、江苏、山东、江西、福建、安徽等地演出深受欢迎。

杭越的经典大戏《玉蜻蜒》先后演出达500多场,在杭州新中国剧院每夜客滿。《苏小小》和《沈清传》誉满江南。

杭州小百花越剧团,高爱娟、丁家清、侯军任主要领导,几个主要演员为梅花奖获得者。80年代末2次赴日本演出,90年代3次赴香港和加拿大演出。

1994年有“中国小百花越剧节”,谢群英、荆芳、林碧峰获金奖。获省、市奖的剧目有《胭脂河》《冬天的故事》《圣塘桥》和《情梦》等。《梨花情》获浙江省“五个工程”奖、中国戏剧节十一项大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等。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成越剧电视连续剧获“牡丹奖”和“飞天奖”。2000年童话剧《寒号鸟》参加全国儿童剧会演,2001年获中宣部“五个工程”奖。

越剧的青衣有时仿京剧化妆,浙江的白娘子和小青之演出,在上海引起轰动;上海人道: “ 看了浙港(江)滴(的)越剧青衣,啊拉(我们)阿勿要(也不要)看俄尼(我们)上海京剧了,伊(她们)把京戏青衣拐得(甩得)老远(很远),乖乖弄滴咚(这是真的呀),伊拉(她们)扮相斜西(多么)嗲(好)。”

03 绍剧和婺剧

浙江绍剧院

绍剧擅演南派猴戏,曾以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演红大江南北、有《齐天大圣》等西游记的连台本戏。

绍剧又名“绍兴乱弹”和“绍兴大班”,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和上海、南京、苏州等,其形成于绍兴,建国后定名绍剧。绍剧的主要唱腔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如十三龄童的高亢唱腔,那时演员不带话筒而全仗嗓子,观众称为: 虽京剧高派老生亦不及矣。

绍剧演出甚为丰富,如《龙虎斗》《女吊》《封神榜》。绍剧的南派猴戏,知名演员六龄童,别具一格塑造了机智勇敢的南派猴戏;七龄童的猪八戒,集诙谐洒脱和笨拙善良,塑造了可笑可爱而又同情的形象,为观众熟知。绍剧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曾引起轰动,毛主席在京观看后有赞赏和作诗。

演南派猴戏有六龄童、六小龄童、刘建扬等,不亚于京津沪的京剧猴戏,形成南猴王和北猴王之称。绍剧传统戏有《后朱砂》《龙凤锁》《双贵图》《于谦》《战樊城》《战泗州》《八阵图》《绝龙岭》《白马坡》《古城会》《斩魏征》《血泪荡》《芦花记》《水淹七军》《七侠五义》《黄飞虎反五关》等。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3)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4)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5)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6)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7)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8)

图3a-f 浙绍 浙婺 浙昆 浙京 经典戏

浙江婺剧院

金华市古称婺州,婺剧俗称金华戏。流行于金华、衢州 、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浙江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的六种声腔之合班。

婺剧传统戏有《黄金印》《西施》《断桥》《双阳公主》《三请梨花》《孙膑与庞涓》《牡丹对课》《梦断婺江》《昆仑女》《僧尼会》《杀四门》《水满金山》《辕门斩子》《吕布与貂蝉》《宫锦袍》《绳池县》《战冀州》等。

浙江婺剧院剧目众多,阵营强大,有许多折子戏和传统大戏;从编剧、导演到演员,人才辈出。观众有: “浙江婺剧的众多武戏,实际上不亚于国粹京剧” 的公正评价。 浙江原本是艺术人才的发源地。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19)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0)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1)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2)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3)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4)

图4a-f 婺剧 绍剧 甬剧 瓯剧 台州乱弹

04 浙江京昆

杭州京剧团

现浙江京剧团的前身是杭州京剧团,建国前后至文革前,常演于京剧舞台的东坡剧院。

当年戏曲演出在杭州呈三足鼎立: 杭京每晚于东坡剧院,浙越和杭越每晚于新中国和红星剧院,浙绍和浙婺轮番演于胜利剧院。浙江绍剧团和浙江婺剧团,似与杭京、浙越、杭越是旗鼓相当。那时市民喜欢看戏,经常观看省市级剧团的演出,犹如知道了中国历史。

杭州的京剧著名演员有陈大濩、宋宝罗、赵龄童、张二鹏、鲍毓春、李瑛、李玉声、刘云兰,叶盛华、陈幼亭等。这些演员可与京津沪的京剧名家相媲美。

名家盖叫天旧时常在杭演戏,上京的前身是上海新民京剧团和上海新华京剧团;京津的京剧团也常来杭演出,基本在东坡和胜利剧院。疫情前的几年,北京京剧院的朱强、杜震杰和中国京剧院的于智魁、李胜素也来杭州剧院演出。凡京沪的京剧来杭,笔者几乎都去观看,只是近年的演出减少了。

笔者有《新民晚报》,载有文革前杭州京剧团到上海天蟾舞台的头场戏是: 宋宝罗的《哭祖庙》,赵龄童的《未央宫》,张二鹏的《十八罗汉斗悟空》。第二夜是李瑛和叶盛华的《游湖》,鲍毓春和陈幼亭的《四杰村》,李玉声的《挑滑车》。头三夜皆滿座,戏票几天前就售完。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5)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6)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7)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8)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29)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0)

图5a-f 浙京(原杭京)和浙昆传统戏

浙江昆剧团

浙江昆剧团曾与浙江京剧团合拼称浙江京昆艺术剧院,下属浙京和浙昆,二团分开建制;但合后又分,现又分开。昆剧也称昆曲,近年极不景气,如上海昆剧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北方昆剧院等成了难事一桩,关健是失去了观众,亏损太大。

昔日浙昆曾以《十五贯》演红,有著名演员周传松和王传瑶,在杭连演客滿,但在市场经济中衰退。后浙昆纵有优秀武生林为林的“江南一条腿”在杭演出《公孙子都》(代子都),但仍失去观众。没了年轻观众,成了孤芳自赏也就没了市场。

05 浙江剧种

浙江是戏曲之乡,有越剧、绍剧、婺剧、瓯剧、甬剧、杭剧、湖剧、姚剧、睦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温州昆曲、金华昆腔、台州乱弹、诸暨乱弹、绍兴莲花落等。为浙江戏曲文化之邦。

宁波甬剧团

副省级城市宁波,有宁波艺术剧院甬剧团,创于建国初期,为浙江省一级重点剧团,是全国唯一的甬剧专业团体。

甬剧代表剧目有《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人》《借妻》《典妻》《风雨祠堂》《宁波大哥》等。《典妻》被誉为甬剧发展史的“里程碑”剧目,获中国戏曲学会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

主要演员获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全团行当齐全,阵容整齐,近年涌现了许多优秀青年演员。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1)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2)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3)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4)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5)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6)

图6a-f 甬剧 闯幽州 新昌高调 绍兴大班 龙虎斗 樊梨花 薛丁山

温州瓯剧团

兴盛于清代,有三百多年历史。代表作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百花公主》《百岁挂师》《罗通扫北》《樊梨花与薛丁山》《柳迎春与薛仁贵》《东海小哨兵》等。

瓯剧采用高腔、昆曲、徽戏、皮黄等剧种的唱腔曲调,丰富多彩。瓯剧唱腔高吭、有绍兴大班的撼人高调,明快流畅,表现力强,集中表达了剧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温州古戏台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继承和发展了宋代以来江南特点和浪漫色彩。如修真观古戏台,建于清康熙年代,1919年得重修

杭州杭剧

奈水平总亚于浙江三大剧种,甚至逊于温州瓯剧、宁波甬剧和湖州湖剧。逐被淘汰也无再起之术。大浪淘沙,无可奈何。

湖州湖剧团

湖剧有百年历史,创于清代,历代称湖州府而定名湖剧,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剧流行于浙江湖州和嘉兴地区,杭州主城尤演于吴山和西溪,江苏的苏州、吴江、宜兴和安徽的广德等地。有浓郁的江南情调,语言亲切柔软,唱腔采用本地吴语方言和湖州话为主;曲调清新流畅,表演文雅细腻,剧目为悲欢离合的爱情戏。

湖剧常演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拔兰花》、《卖草囤》等剧目。逐形成江南“湖州摊簧”的戏曲样式。有《麒麟带》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和“全国一朵花”。

湖州、嘉兴和德清有三个湖剧团。湖剧代表剧目有卖红菱、打纱窗、绣荷包、卖青炭、卖草囤、双落发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为城镇和农村所喜爱。

知名剧目有《四亭柱》《庵堂相会》《借黄糠》《陆雅臣》《卖妹成亲》等。如似越剧的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等,号称九十六本大戏。

湖剧注重人物性格刻画,以抒情唱腔和细腻表演为见长风格。湖剧大戏还有《借黄糠》《庵堂相会》《活捉姚麒麟》《太湖红浪》《陆雅臣》《卖妹成亲》《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姚麒麟》等。剧目之多而显编剧和导演水准。

越剧,待疫情过后总有再兴之日,何况近年电视剧连续剧的虚夸做作、人为地拖长到几十集、篇头篇尾充塞大量广告,许多观众称为“冗长电视剧”,也不一定受大众喜爱。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7)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8)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39)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40)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41)

越剧和绍剧哪个早(绍剧婺剧到浙江三大剧)(42)

图7a-c 战冀州 苏坦己 罗通盘肠大战 冷面寒枪罗成 杨八姐 焦光普

06 年轻观众

浙江三大剧种,拥有大量观众粉丝。

越剧演员的花旦,扮相俊美、唱腔甜美,还有越剧青衣,如白蛇传的游湖、断桥、倒塔,尤其白淑贞和小青的做功唱腔、舞台形象,绝对是超过京剧。体现标准是一句话: 看戏的粉丝太多了因有大量年轻人。

浙江和上海的越剧花旦、青衣和小生,有巨大数量的中老年观众和青年戏迷,而且年轻粉丝的占有量为2/5,这和当代京剧缺少年轻观众的现状,有着明显区别。

此根本原因是: 京剧太过于传统式即一尘不变的程序化,而使小青年听不懂,年轻人谓之“听了许久就是呀依啊啦”;而越剧的唱腔容易听懂,江南的年轻人喜欢接近越剧,说白了是: “ 越剧听得懂,听了会动情,” 此乃击中要害而赢得年轻观众。

不妨举例: 沪杭的每100个小姑娘中,大约有10-15个会唱越剧的,比例占到10-15%已经很不错了,平时空下来在家里或走路也会轻声哼唱着。而北方的小姑娘中可能就没有这个比例数了,每100个小青年中,也不知有几个喜欢唱京戏的。只有京城的北京人知晓。

你若去剧场看戏,不妨仰头看看年轻观众的人头数,北京和天津的京剧舞台下面、坐着的有几个是年轻人,而上海和杭州的越剧舞台下面,小青年的占有率就明显多于北京长安大戏院或吉祥戏院。

浙江戏台,乐队盈耳、金鼓喧天,许多缠绵哀婉的情感的事迹,组成波澜壮阔的演出,在戏台粉墨登场,剧情委转曲折、演员唱做念打,观众如痴叫好。

浙江横店影视城,每年拍摄许多部的电影和电视剧,收视率逐年失去、已很不景气。反之,近年冷落了的浙江越剧和上海越剧、也不见得会永远地就此失去。

浙江三大剧种,不仅是清代建筑形式的沿袭,也是地方剧种和戏剧舞台的演出展示。更是戏曲艺术和文化传播的历史舞台。

周而复始,多年轮换,虽不能说这是“天道轮回”。但有时,往住是轮流转换的。

以上图1-图7为全网搜索而整理,所有图片仅代表剧种、剧目、剧中人或生旦净末丑,与演员无关。戏界内行尤票友皆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