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

大蒜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葱科作物,是不可或缺的香辛佐料,想要种植出优质高产的大蒜,就必须了解大蒜的生长特性,田间管理也要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才能制定出有竞争力的大蒜种植和施肥方案。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1)

一、大蒜的生长特性

大蒜属于喜冷凉不耐热的作物,尤其对温度条件要求较为苛刻。

1.大蒜对温度的要求

适宜大蒜发芽的温度为20℃~25℃,在发芽期间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温度低于15℃,发芽速度明显减慢;当温度高于27℃时,大蒜进入休眠期停止发芽。

适宜大蒜茎叶生长的温度为15℃~20℃,超过25℃,不但植株生长不良,而且茎叶也容易枯死,提早成熟进入休眠状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蒜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所以在选择大蒜的种植时间时,我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计算出合理的种植时间。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2)

2.大蒜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大蒜由于根系浅且根毛少,所以对生长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种植大蒜以有机质含量高、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pH值在5.5~7.5)沙壤土为宜,为了避免连作障碍,宜与水稻等作物进行轮作。

3.大蒜对水肥的要求

大蒜幼苗期,为避免母瓣腐烂,田间不宜积水太多;在叶片旺盛生长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较多,应注意水肥的供应;在接近收获期,土壤水分也不宜过多,这样有助于大蒜的贮藏。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3)

二、大蒜播种期的确定

由于大蒜有休眠的特性,所以,大蒜播种期是否合理,对大蒜的品质及产量影响很大。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在种植大蒜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大蒜的品种特性,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期。总体上来说,大蒜的播种期根据地域不同,可分为春季播种和秋季播种。

(1)春播大蒜播种时间

农谚说“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说的是大蒜早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春播大蒜幼苗生长期较短,为了尽量延长大蒜的生长期,播种期应尽早播种,地温在5℃左右时,也就是土壤处在“日融夜冻”时,即可整地播种。

(2)秋播大蒜播种时间

秋播大蒜的播种时间主要是依据大蒜的休眠特性和外界气温所决定的。播种过早母瓣因呼吸作用而消耗过多养分,同时容易引起幼苗旺长,越冬容易受冻,也可能引起再次春化,二次生长,形成复瓣蒜,从而降低大蒜的品质;播种过晚幼苗柔弱,幼苗组织中积累的养分较少,越冬期间容易形成死苗,影响抽薹和蒜头的生长发育。

播种时间的确定是以当地的平均气温达到7℃时向前推算,北方地区播种后在越冬前生长期要达到35~40天,幼苗长出4~5片叶;长江流域播种后在越冬前有效生长期要达到60~75天,幼苗长出5~7片叶。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4)

三、大蒜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播种前的管理工作主要有品种的选择及处理、整地施肥。

1.品种的选择及处理

不重视选种是我们的通病,其实种子对大蒜的产量影响很大,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后,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选定品种后,为了促进萌芽发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要对蒜种在播种前进行适当处理。

  • 掰瓣去踵:在临近播种前,将蒜瓣基部的干燥茎盘剥掉,这样有利于大蒜发根和出苗;
  • 浸种处理:目前常用的浸种方式有温汤浸种、液肥浸种以及药剂浸种,但需要注意的是,浸种处理的只能湿播而不宜干播。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5)

2.整地施肥

为了增加土壤保墒能力和通透性,秋播大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最好进行翻耕晒垡,翻耕深度10~15厘米,如果秋季气候干旱,则应抢墒翻耕,一般最好能晒垡15天以上。春播大蒜在冬前也要进行翻耕、耙平,借助冻融交替积蓄水分和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基肥的施用为大蒜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基础,一般氮肥的⅔,磷、钾肥的大部分当做基肥施用。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要求中等肥力的土壤亩施土杂肥3000~4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过磷酸钙30~45公斤(新蒜种植区多施、老蒜种植区少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建议配比15-18-12)、锌肥2公斤、硼肥1公斤。

将基肥充分混合,在整地前撒施均匀后翻耕,在耙、耢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起垄作畦,一般春播大蒜既可起垄也可作畦栽培,秋播大蒜以作畦,这样有利于冬灌和越冬管理。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6)

四、大蒜的播种密度及播种方法

在播种前就要结合品种、土壤特性、种植目的等各方面的因素,确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和播种方法,这是优质和高效栽培的前提。

1.大蒜播种弄密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目的,我们一般三种情况:以收获蒜薹为主、以收获蒜头为主、蒜薹和蒜头兼收。不同的种植目的,种植密度也应有所区分:

以收获蒜薹为主的应适当密植,亩适宜密度为5万株左右,适宜行距为14~1厘米,株距7~8厘米,亩用播种量150~250公斤;以收获蒜头为主的应适当稀植,亩适宜密度为3万株左右,适宜行距18~20厘米,适宜株距12~15厘米,亩播种量125~150公斤;二者兼收的,适宜行距为16~18厘米,适宜株距12~13厘米,每亩推荐播种量150~250公斤;如果是生产独头蒜,每亩适宜的密度为6万株左右。

2.大蒜的播种方法

俗话说“深栽葱浅栽蒜”,大蒜由于根系弱,适宜浅播,一般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5厘米。播种时尽量做到蒜种大小一致、覆土厚度一致。原则上平畦栽培的覆土厚度为2~3厘米,高畦和高垄栽培的覆土厚度为3~4厘米。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7)

五、大蒜播种后的田间管理措施

大蒜在播种后,根据其生长特性,我们可将田间管理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

1.大蒜萌芽期管理

萌芽期的管理核心是为大蒜的萌芽创造适宜的条件,以达到早出苗、出全苗以及出齐苗的目的。从实际管理上来说主要有播后浇水和播后除草。

播后浇水:播种后为了使得母瓣和土壤充分接触,根据土壤的湿度适当浇水,但浇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出现烂母、闷芽等情况的发生。

播后除草:为防止杂草争夺养分,播种后应喷施化学除草剂。推荐药剂为33%二甲戊乐灵乳油250ml/亩,播种后将药剂喷于畦面轻耙,使得药液和土壤充分接触;如果是覆膜栽培,先喷药剂后再覆膜。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8)

2.幼苗期管理

由于生长季节不同,春播大蒜和秋播大蒜幼苗期的管理也不尽相同。

春播大蒜:幼苗期的管理核心是疏松土壤防止提早烂母,保证幼苗养分的供应。多年种植总结的经验是“头遍深,二遍跟,三遍四遍不伤根”。头遍锄地的时间是当幼苗有2~3片展叶时,此时根系范围小,深锄不会伤根;在锄完头遍4~5天后,进行二次锄地,但应浅锄。

秋播大蒜:秋播大蒜要保证顺利越冬,所以苗期的管理重点是形成壮苗。主要的措施是在大蒜幼苗长至2~3片叶时,施提苗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并中耕松土。在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在浇完封冻水后进行秸秆覆盖等,以确保幼苗顺利越冬。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9)

3.鳞芽和花芽分化期的管理

大蒜的生长进入鳞芽和花芽分化期后,由于母瓣提供的养分逐渐减少,再加上此时生长加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加大,因此,这一时间段的水、肥供应至关重要。

秋播大蒜在返青后结合浇水施返青肥,推荐每亩施用尿素20千克或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建议配比15-18-12)15千克;春播大蒜由于生长期较短,水肥供应也相应提前。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10)

4.花茎(蒜薹)伸长期的管理

花茎伸长期是大蒜整个生长期营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养分需求的最旺盛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水肥供应是为后期蒜头膨大贮藏养分的最好时期。

当蒜薹“露尾”时及时追施“催薹肥”,每亩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5公斤,并保持土壤湿润至蒜薹采收,在蒜薹采收前3~4天停止浇水。

5.鳞茎膨大期的管理

蒜薹采收结束后,大蒜的叶片停止生长,植株的生长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也就是进入鳞茎的膨大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早衰,延长叶片和根系功能,在制造养分的同时,尽量将更多的养分转向鳞茎。

田间管理的具体措施是在蒜薹采收后及时浇催头水,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应结合浇水施催头肥,每亩推荐施用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5~10千克。以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降低地温,促进蒜头的膨大,正应了那句谚语“要长蒜、泥里陷”。

当然,这一时期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植株早衰。

大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及方法 从大蒜生长特性出发(11)

相对其它作物而言,大蒜种植对温度、水肥供应等的要求较为敏感,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大蒜的生长特性后,再辅以精确的田间管理,大蒜种植定能获得丰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