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

#聊聊战争史#

1939年,苏芬战争让希特勒看到苏联红军,在战争中表现拙劣的一面。相反德国在1939年苏德两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约定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条约有效期10年的保护下。有了个条约,希特勒放心大胆地灭亡波兰、征服北欧和西欧。

希特勒一想到他凭借闪电之剑横扫欧洲大小王国,就连大英帝国也被“德意志之鹰”的铁翼搅得风雨飘摇,卍字旗高高地飘扬在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上空时,便飘飘然了。他更加认定:

俄国就像一座破房子,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座房子都会垮掉。

本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希特勒就憎恨共产主义,加上他又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厌恶斯拉夫人。于是,希特勒令德国陆军参谋部制订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该计划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命名一一“巴巴罗萨”。

“巴巴罗萨”计划320万德军,分三路开花向苏联进攻,战斗持续4周左右,待苏军抵抗减弱,再拿下斯大林总部莫斯科,俄国将在指定地点被消灭。

然而,1941年这一年的莫斯科,冬季来得特别早,天气格外寒冷。希特勒未能反转当年拿破仑败倒在莫斯科城下的厄运。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1)

“巴巴罗萨”计划

一、进攻苏联

1941年6月,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德军军官,向德军士兵宣读希特勒的战前训话:

德国的士兵们!东方的战争,决定了欧洲大陆的未来!欧洲的命运, 日耳曼帝国的前途,我们民族的生存,现在就掌握在你们手中!

愿上帝保佑我们赢得这场战争!

随即战机一架架起飞,机尾的灯光闪烁着消失在东方的天空。德军再次闪电出击,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把射程内的苏联红军目标炸得个稀烂。

德军最资深,最具战斗力的3位将军指挥3大集团军群,在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一线约1500米的战线上急速推进。德军的突然袭击,打得苏联措手不及,防线被迅速突破,一天之内1200架飞机报废,苏军人员、武器损失过半,德军轻松地推进300至600千米。

很快勒布的北路也打开了列宁格勒的门户普斯科夫,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也掀起了对基辅的攻击。中路的博克大军突进到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也插上了德军战旗,通往莫斯科的大门就这样向德军敞开了。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2)

二、斯大林

苏军最高统帅部得到这一情报,一时间难以置信。虽然,斯大林知道与德国的战争不可避免,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与德国签约。意在拖延战争的爆发,因为苏联军队需要时间装备现代化武器,它需要生产后来被称为“喀秋莎”的齐射火炮;需要生产新型的T一34坦克,而且不是一点点,要能具备成建制装备苏军的上千万计的坦克、大炮。当时哪怕能够将开战延长一个月,一天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但是,当斯大林接到德国宣战书,还是感到特别意外。合约期10年,这怎么才2年就开战了?斯大林马上拿起电话,将在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召回莫斯科。当朱可夫见到斯大林时,大吃一惊,短短几个月,他们的最高领袖竟变成了病人模样。

斯大林见到朱可夫就说:您马上到西方面军司令部去,弄清战局,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等着。朱可夫二话不说,连夜赶赴前线。深夜,朱可夫通过高频电话,向斯大林汇报了前线情况。

斯大林这才知道德军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已经没有建制的红军部队存在,德军距离莫斯科还有最后200千米。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3)

三、希特勒令

就在柏林陆军总部做着提前占领莫斯科升级作战计划时。希特勒发布第33号训令,希特勒是个崇尚战争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发达的列宁格勒和乌克兰等地对战争支撑作用更大。

而莫斯科已然是囊中之物,摧毁它只是时间问题。至此,莫斯科城下的利刃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失去了锋芒。博克两大装甲集群转身投入到南北两大集团军群。

9月德军终于攻取基辅,苏军集团军被全歼,德军大获全胜。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4)

四、“台风”吹向莫斯科

基辅之战的顺利,让希特勒对拿下莫斯科的信心更增加了十倍,德军只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对莫斯科进行“台风”横扫,那么苏联将被希特勒灭国。

9月30日凌晨,德军运用突袭战术对莫斯科展开了猛烈炮击,随后德军出动轰炸机将苏军战机炸烂在机场的跑道旁。

来势迅猛的“台风”大显威风,将苏军横扫得几乎丧失了招架之力。希特勒也乐观地叫嚣着:绝不接受莫斯科的投降,一定要彻底击垮斯大林。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5)

莫斯科保卫战

一、苏联盟军“冬将军”到

当一切所有的喜报都朝着希特勒飞来时。俄罗斯的盟军“冬将军”来了,10月6日莫斯科下了一场雪,雪虽然不大,但雪化后道路变成一片泥泞,这种现象在俄罗斯被称为“大沼泽地”。

德军因为没有准备冬装,只能如雕塑一般立在沼泽中,体会身体慢慢变硬的感觉。同时补给立刻出现了问题。11月3日夜里俄罗斯的第一次寒潮也来了。后来有人这样描述德军处境:

在没有坦克或空中支援,没有多少火炮和迫击炮可供使用,有时甚至反坦克炮也扔在后面的情况下,步兵每天最多只能走几千米那样艰难的路程。火力支援、弹药、装备和食品、衣物、防寒用品、帐篷、医药奇缺,因为甚至生活必须品都送不到前方。突然,几乎是一夜之间,德军得依靠一些得不到支援的、疲惫不堪的、不满编制的、担当先头突击部队的步兵营,来获取进军莫斯科的胜利,而陆军其他兵种、空军,想动动不了,有劲使不上,只得在一旁观望,徒唤奈何。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集团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反对冬季继续进攻莫斯科。然,希特勒却自欺欺人地说:“世界历史不会由天气创造。”

博克元帅也意识到,只有快速攻取莫斯科,德军才能进入温暖的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6)

二、红场阅兵

德军已经距离莫斯科不到200千米了,就在苏、德两军生死攸关时刻,斯大林问朱可夫:我想阅兵鼓舞士气,可以吗?朱可夫当然懂斯大林的心,说:我保证不让德军一架轰炸机进入红场上空。

为防止在庆祝活动中遭到空袭,朱可夫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夺取局部制空权。组建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具体负责协调和使用有限的航空兵,使城市防空和野战防空相互支援,协同行动。同时莫斯科高炮部队进入戒备。

1941年11月7日是一个大雪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坦克、大炮和汽车披上银装,一个个阅兵方阵,树立在雪中。斯大林铿锵有力地向受阅部队说:

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的战争。

……

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战,今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一一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随即红场上空响起“乌拉,乌拉……”的欢呼声,这此起彼伏的莫斯科呐喊声,透过飘雪的阴霾,战火的硝烟很快传遍全世界。苏联依然在战斗,苏联依然有必胜的信心

斯大林决定此次阅兵向全世界直播,包括远在狼穴的希特勒,也会听到斯大林的声音和苏联军民的欢呼。一支支全副武装的将士方阵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检阅后,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这场有些冒险的大阅兵鼓舞了士气,稳定了人心。

当希特勒听到红场阅兵的声音时,人几乎崩溃。他开始有点明白了他无法征服苏联人民,斯大林也没有被他击垮。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7)

英国《新闻纪事报》报道说:

通往莫斯科的要冲鏖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

11月中旬,绵绵秋雨终于结束,德军指向莫斯科的大规模进攻重新开始。此时,气温已下降到零下5摄氏度,德军各部队冻死冻伤仍在继续,战斗力不断下降,为尽快解决战斗,德军向莫斯科进行三路突击。

11月17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沿600千米长的战线,向莫斯科发起最后的总攻。苏联红军被迫打开伊斯特拉水库闸门,放水阻挡德军前进。11月22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从北面切断了莫斯科到列宁格勒的公路,占领了交通枢纽克林,进而形成了合围莫斯科的态势。

德军离莫斯科红场只有不到50千米,身后就是莫斯科的苏联红军已无处可退,在克林一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不足20千米的战线上,苏联红军整营上刺刀,向德军阵地发起集群冲锋,常常打到全营不剩一人为止。巨大牺牲,终于让德军推进速度一步步迟缓下来。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8)

由于天气寒冷和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致使德军的推进渐渐到了极限。德军士兵中冻伤人数终于超过了战斗伤亡,斑疹伤寒也开始流行。德军飞行员曾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从高空往下俯视整个大地,白茫茫一片,所到之处一片死寂,火车已经停运,没有后备队,没有补给,伤员无法后送。单凭钢铁意志是不够的,我军已达到了力量的极限。

……

然而,德军仍然凭借着钢铁一意志来到距莫斯科中心只有8千米的郊区。克里姆林宫尖顶的红星已经清晰在望,这是德军距离那里最近的一次,这已经是德军能够做到的极限。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德军因衣着单薄,补给又跟不上,苏军的反攻也随之而来了。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9)

苏联红军转入反攻

朱可夫致电斯大林,请求下达反击命令,当晚,斯大林下达反突击命令。斯大林将反攻日期定为12月5日。

12月5日这天“冬将军”再次发怒,俄罗斯西北部迎来冬季最后一次,也是最严酷的一次降温,平均气温降到零下25度至29度。在严冬和苏联红军的双重打击下,德军开始撤退。

希特勒无法接受自己复制当年拿破仑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历史,然而,命运居然就是如此相似,莫斯科用寒冷迎击着那些妄图踏上红场的敌人。

苏联红军从德军手中解放了大批居民地。希特勒的计划就此破产,倒在了拿破仑曾经倒下的地方,严寒中的莫斯科城依然属于苏联人民。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红军重现了俄罗斯击败拿破仑的奇迹,以伤亡近70万人的惨重代价,消灭德军30余万。

莫斯科保卫战十大残忍序幕(以70万人的生命代价)(10)

总结

德军自二战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便是输给了严寒。但是,与希特勒的过度参与指挥,随意改变军方作战计划也是分不开的。

因为作战计划的改变,为朱可夫密切协同各种防空兵器,组成多层次环形防空布阵。同时苏联空军在市区重要目标周围施放大量拦阻气球,莫斯科市区周围组成了高中低空和远中近程结合的防空体系,使德机难以突破争取了时间。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敲响了法西斯走向灭亡的丧钟。事实证明一切反人类战争都必将失败。

普京说:要使青年一代通过学习历史增加对祖国的自豪感。

回望战争,是为了珍爱生命!珍惜和平!反对霸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