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

以下来源于国庆团期我们三江源线路的队员“付冰之隅”

这是一系列关于探寻三江源的故事

在途中的点点滴滴,记录详细,我们面对各种困难,也战胜了各种不安

希望每一个人的旅途都能印象深刻,伴随着美好

第五天(10月6日)杂多-长江源头-杂多

全天行程200公里,行车时间约10小时。

路况:是三江源头行程中距离最短,砂石路最差的一天。不用过河,但有无数的炮弹坑,并且有的坑里有积水,想避开似乎是不可能的。你就随着车在这些炮弹坑中跃来跃去,颠并快乐着。

今天凌晨四点到酒店,为了保持旅途播报的及时性,冲过澡后就发了澜沧江源头的朋友圈,躺在酒店的床上已经是凌晨五点。

领队通知上午十一点半出发去长江源头。可能过了睡眠的时间点,躺在那里没有了睡意,似睡非睡躺到十点多起来,准备去长江源头的东西。为了便于辨认,特意从酒店带了一个矿泉水瓶,采集长江源头的水。

由于路途的艰辛和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车队已经由六辆车缩减到三辆车。

大家都没有休息好,但精神状况都不错,或许长江源头的信念支持着,或许颠簸不易的路给颠清醒了。

出发前寻思,往返二百公里的距离,应该回来很早,自己可以好好走走看看这座漂亮县城。

愿望很美好,一出县城就知道愿望又要落空了。车跑不起来,在砂石路上像扭秧歌般,我们也随之颠簸着。腹诽如果没有系安全带,估计人早出去了。

▼秋高气爽,美景相伴。放眼望去,一片金黄无限伸向天尽头,那弯弯曲曲的溪水也唱着歌欢快地流淌着,让人情不自禁跟着去远方。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4)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5)

▼路上看到路标有阿多乡,查旦乡,以为是这两个方向,其实长江源头在结多乡。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6)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7)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8)

▼距目的地几公里的地方。

长江南源当曲科学考察纪念碑 2019.8

另一个纪念碑写着: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青海水利厅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9)

我们的车停在距长江源头一公里的地方,海拔约4900米。需要从这里徒步到长江源头。一下车就看到小溪从脚下缓缓流过,笃定这一定是来自长江源头的乳汁。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0)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沱沱河当是长江的正源。早在《尚书》中,人们就在讨论长江之源,明朝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认为金沙江是长江之源,并著《江源考》一书论述。到了清朝,人们已认识到通天河,但依然无法确定长江正源。中国曾在1956年和1977年,两次考察长江源头地区,在1977年的考察中,确定发源于格拉丹东的沱沱河是万里长江的正源。2008年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经过再次考察,确定长江源头正源是当曲,当时并未得到认可。直到2017年才得到正式确认,当曲是长江源头正源。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1)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2)

当我站在这个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质公园,瞬间恍惚自己站在某一个星球上,天离我是那样的近,似乎云朵垂手可得;山离我又是那样的远,似乎总也走不到;斑斑积雪像一幅幅随意挥毫的画,似乎任性而美丽;草洼里的冰水泛着冷冷寒意,似乎不欢迎打扰他的不速之客;软软的草墩,似乎让我像一头受惊的小兔跳来跳去。而只有猎猎作响的经幡提醒我,这是青藏高原,这是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长江源。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3)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4)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5)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6)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7)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8)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19)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0)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1)

▼我们沿着铁丝防护网的外围向目的地前行,然后在某一方位要钻过铁丝网,进入圈内。曾经背着背包匍匐前进都毫发未损的我,空手竟然被铁丝网划破了冲锋衣。难忘的纪念!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2)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3)

▼来时的路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4)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5)

离纪念碑不远处有一无名湖,湖不大。我先到的这里,以为这就是源头水,赶紧接了一瓶水。然后仔细端详此湖,眼前清澈湛蓝的湖面波光粼粼,微波涟漪,犹如一位亭亭玉立、沉静的少女,静静地站在蓝天白云之下。这里的美在于静,没有喧嚣,没有鸟鸣,只有风吹过。

▼我一个人在这里站了许久,天地之间只有小小的我。一切都是静止的,时间似乎也在这一刻停止了转动。没有杂念、没有悲喜,心如止水,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我的片刻宁静。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6)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7)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8)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29)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0)

▼我站在这个纪念碑之前,固有的地理知识,长江正源是格拉丹东的沱沱河,这里只是他的南源。当我读完碑文,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这里是长江源头的正源。我到了!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1)

此段内容来自碑文全部内容:

2017年5月19日,三江源生态文明旅游唯一公益大使、三江源国际合作中心张朵儿主任根据200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成果,与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在陕西“中国旅游日”首次共同发布长江、黄河、澜沧江科学源头与文化源头最新成果,当曲被各界正式认定为长江科学源头,格拉丹东布曲认同为长江文化源头。首创文化源头和科学源头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历史与现实多源头考察认定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开历史之先河。

依据“江河唯远”的科考原则,同时兼顾流量、流域面积、河谷地质构造和河谷形态、历史与习惯等因素,尊重事实、科学认定、文化认同、权威发布,确定长江正源为当曲。当曲上源为且曲,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无名台地东北处,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94°35´55´´,北纬32°43´54´´,海拔高5039米,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结多乡;当曲在囊极巴陇处与沱沱河汇合;以囊极巴陇为起算点,当曲长度为360.34千米,比沱沱河长11.71千米,流域面积为3.22万平方千米。

三江源国际合作中心、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局特立此碑,旨在普及三江源科学源头与文化源头的基本知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2)

▼国家地理标志,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 2008年9月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3)

▼源头水、泰山石、正源碑。我赶紧倒了瓶中水,重新采集了源头水。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4)

▼和距今已有37亿年的泰山石合影,海拔5042米。此石来自世界地质公园——泰山。正前方是长江源头正源当曲的上源——且曲。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5)

▼同车的伙伴,一位姐姐由于高反,一路都没有下车。在队员阿托恩的陪伴下,终于抵达长江源头。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6)

▼下山途中,我们几人迷了路,寻找了几个方向,又赶上飞雪飘至,多花了一些时间下山。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7)

一路颠簸夜归人,晚九点多到杂多县城。

三江源头寻源之旅顺利结束。

后 记

三江源之三江(队员游记-寻找三江源头之长江源)(38)

我的三江源寻源之旅顺利结束,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趟旅途,那一定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藏线、阿里大北线和丙察察,这三条路的难度在三江源头就不觉得难了(已经都走过了,否则也不敢如此说)。记得丙察察的经典广告语是“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景”,这句话用在三江源头最为合适不过。“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三江源头最好的诠释。短短五天的行程,让自己收获颇丰,对三江源头有了感性认识 ,对江河起源、江河流域和江河文化有了一定了解。黄河流经九个省级行政区(七省二区),最后在东营流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在流经区域形成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长江流经十一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80公里。长江文化是一个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主体,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闽文化、淮南文化等亚文化层次而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这些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在相同的文化规则下聚合成一个共同的文化体——长江文化。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后,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流经东南亚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全长4909 公里,在中国境内2208公里,其中云南境内1247公里。主要流经民族聚集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各民族文化。而本次出行也让自己知道旅行可以多种多样,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一直坐在车里何尝又不是一种旅行,感受旅途过程,不问目的地。感谢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切,才让我每一次都不虚此行,也让自己更多一份敬畏自然。也要感谢一路同行的所有人,才让我们的行程完美顺利。明天将开启第八条进藏路,也是我的第八次入藏。

北京玛吉阿米藏地旅行,专注于小众旅行线路,更多藏区旅行小众线路、无人区穿越、藏区旅行资讯欢迎关注川藏线 (就川藏线 这三个字,加黄V认证,与本订阅号头像相同),我们一起出发,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中国西部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