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

米粉霸占着湖南人早餐的餐桌。在这里,简单的大米可以幻化出千百种形态。常德的圆粉,长沙的扁粉,渣江的水粉。甚至有人说通过米粉的形状就可以判断出身处湖南的何处。


长沙扁粉

每天清晨,长沙的大街小巷都会传出熟悉的吃粉声。长沙人嗜粉如命。如果去荒岛求生,估计也要带上几斤米粉。

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湖南,优质的稻米和水软风轻的环境,造就了口感软糯的米粉。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1)

在长沙,有很多开了几十年的老店,他们依然延续着延续着老长沙几十年前的规矩,买筹换粉,到了这里,你得像老长沙人一样换好筹码,去厨房拿粉。花花绿绿的筹码代表着肉丝、牛肉加鸡蛋等含义。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2)

几十年前,粉店使用的是竹子做的竹筹,从竹筹上包浆的厚重程度就可以知道粉店生意是否火爆。

如今,竹筹已经难以买到,只能用花花绿绿的塑料筹码替代,然而他们还是固执地守着当年的规矩,正如坚守着买筹的习惯,追求的是老店几十年如一日的传统口味。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3)

长沙人管盖在粉上的菜叫“码子”,肉丝码是米粉盖码中最为经典的品种之一,也最考验粉店的功力。

一锅油汪汪、香喷喷的肉丝,不放任何辣椒和大料,全靠烹调猪肉本身的鲜味儿。新鲜的猪腿肉横刀切成扎实的条状。肉条要够粗才有长沙肉丝粉的霸气和实在。

每20斤瘦肉兑入一点五花肉,为的是肉汤鲜嫩的口感。肉放入沸水中慢慢炖煮,这个过程长达四个小时,期间只需加入盐和少许猪油调味。

盐和油的比例与放的时间是每家店秘而不宣的独家配方。一碗上好的肉丝粉,猪肉原始的醇香鲜美,搭配米粉的柔韧,二者相得益彰。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4)

香脆的油渣是长沙传统的米饭配菜。切成薄片的猪油,下入抹好底油的锅中缓慢煎炸。白花花的猪油逐渐变成金黄色,熬出的油水越来越多,猪油香飘满整个厨房,这个时间要持续两小时。

两小时后,舀出榨干的油渣。这个过程彻底去除了肥肉中的腻味,食客尝到的只有满嘴的浓香。熬汤不能吝惜材料,大骨是提鲜的最好选择,合格的粉店高汤都要熬制数个小时。

长沙米粉的汤头讲究清澈,粉和汤的关系要恰到好处,长沙人自己有个很玄乎的说法“若即若离”。既不能少了汤底和码子的味道,也不能汤味太重,掩盖了米香。

点一碗肉丝粉加一个煎鸡蛋,盖上油渣、剁椒等配菜,尝一口浸透汤汁的油渣,咬一口沾着辣椒的鸡蛋,再嗍一口弥漫着剁椒的咸鲜。

肉丝的鲜美和小葱的芳香味道的米粉,这就是长沙人清晨最惬意的享受。


津市圆粉

在湖南,米粉的形状大致是区分地域归属的试金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吃粉偏好。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5)

扁粉是长沙的传统,而一提到常德津市,人们先联想到的一定是牛肉圆粉。

牛肉圆粉形如龙须,比扁粉更筋道,粉中只放少许底汤,入味凭借的是这种津市圆粉吸附汤汁的强大能力。

牛肉码子种类繁多。红烧、原味、酱汁等等,全靠不同的牛肉烹饪方法实现。

津市人坚持用流经当地的澧水和澧阳平原的早籼米制作米粉。澧阳平原的早籼米水分充足,米质疏松,做出来的米粉顺滑爽口,澧水的优良水质保证了米粉的口感。

用纱布将米浆包好,挤干水分,放入蒸屉中,当米浆变成晶莹的块状,熟米团切成小块放入搅拌机中打碎。通过压粉机挤压,晶莹剔透的米线诞生了。

入锅的米线八秒钟就可烫熟起锅。八秒钟的时长,不能多也不能少。此时米线的吸汤能力最强。

米线在碗中必须摆成古梳状,排列整齐、根根分明,一碗米线才算圆满制成。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6)

肥瘦相间又带筋的牛肚子肉,适宜做红烧牛腩。里脊肉最嫩,切成碎末后做酱汁牛肉,口感最佳,而最为紧实的牛腱子肉适宜煎炸,是制作麻辣牛肉的不二之选。

小茴、孜然、陈皮,秘制的酱料包是牛肉去腥提香的关键。大块的牛腱子肉反复漂洗,去除血水后和香料包一同熬煮。

锅不加盖,让腥膻散发,一个小时后,喷香的熟牛肉出锅,横刀切片使牛肉不至于松散和塞牙。

菜籽油烧热,牛肉在热油中很快变得松脆,加入茴香等磨碎的传统卤料,拌入辣椒油,小火煎炸的过程要持续一个小时。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7)

当牛肉的香味在高温与热油的作用下彻底释放出来,又融入大量与其他食材的异香,麻辣牛肉才可以正式出锅。

与长沙米粉不同,津市圆粉做碗有着完全不同的讲究。最先放入碗中的是雪白丝滑的米线。第二步,加入佐料调味的,其中一小勺常德本地的菜籽油是调味的关键,盖上麻辣牛肉码,撒上葱花,最后浇上一勺熬制数小时的高汤牛油。一道手工麻辣牛肉粉才算正式完工可以顺利上桌。

米粉吃法各有千秋。津市牛肉粉少汤也不加其他配菜。自行搭配是对自家米粉与牛肉制作技术的自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造就了一方美食。津市人恪守的家乡制作米粉的手艺,也用这种一丝不苟的方式还原着家乡的味道,传递着乡情。


湘阴面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8)

湘阴人爱吃碱面。碱面,顾名思义就是在面粉中加入碱制成的面条。碱面和白面相比,具有独特的韧劲,煮的时间长短、汤多汤少,都能带来不同的口味。因此,在湘阴,光吃面就有十几个专有名词,常令初来乍到的人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

湖南人以吃米粉著称,而深受码头文化影响的湘阴人却是其中的另类。

湘阴县,湘江纵穿南北,资水横贯东西。这里古时水运发达,商旅云集。相较于米饭,面条更容易制作与携带,营养耐饿,一经传入,很快广受欢迎。

面条传入湘阴,很快被好吃的当地人加以改良。大铁锅烧开滚水、下面,以锅的面积保证面条受热均匀,加新鲜筒子骨小火熬成的高汤再浇上辣椒炒肉、排骨等浇头,干菜、藠头、萝卜干等本地特产作为配菜,任食客自由搭配。

湘阴面以汤清、面韧、码鲜、味香为特点博得盛名。每天湘阴人都要吃掉超过8000公斤面条。


渣江水粉

每个湖南人都有自己钟爱的米粉。长沙人爱扁粉,津市人爱圆粉,而渣江人心头好,是又细又长的渣江水粉。

湖南的米粉(湖南的味道百变的米粉)(9)

旧时,制粉全靠手工,费时耗力,得经历18道工序精制而成。上等的早稻米淘洗后放入水缸中浸泡,待到颗颗晶莹剔透,用磨浆机打成浆。

磨好的米浆脱水是关键,最后制成的米粉才筋道有韧性。将米浆装入布袋,包扎严实,压上石块,施加压力使米浆的水分完全排出。脱水后,雪白块状的湿泡粉放入大缸中自然发酵。

发酵好的浆粉手工搓成大团,放入沸水中煮二十来分钟,煮好的粉团切开能看到半厘米厚的外圈,已经熟透,中间还是生粉状。这样生熟混搭的粉团打碎后既有张力又很滑爽,才是榨水粉的极好材料。

煮好的粉团重新打碎,再次变成细滑白嫩的模样。巨大的榨粉机直接对准滚水锅,粉团入榨,再出来便是根根分明、晶莹剔透的渣江水粉了。

渣江水粉因发酵而成,口感多少带些微酸,入滚水烫熟,捞出来后用豆豉水冷却便可起到排酸的作用。

一碗碗烫好备用的水粉,口感爽滑弹牙,细嚼无渣。水粉在汤里充分浸润,鲜香的粉细若游丝,与各色码子的厚重、咸香糅合在一起。


米粉之于湖南人,就是新疆人的大馕、上海人的馄饨、西安人的馍馍、苏州人的葱油面,下了飞机唆碗粉再回家,是湖湘游子对米粉最具仪式感的热爱。

圆粉、扁粉、水粉,来自不同地域的湖南人对米粉有不同的偏执追求。米粉的形状就是各地湘人乡愁的形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